

-
首頁 > 美國“關稅大棒”
當地時間5月14日,美國宣布進一步提高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產、半導體以及鋼鋁、港口起重機等產品的關稅,中美貿易戰(zhàn)再次升級。此次加稅影響幾何?中國又該如何應對?
-
特朗普喚起50年前的“滯脹”噩夢,但這次美國人想脫困會更難
-
大衛(wèi)·弗魯姆美國政治評論家,小布什總統(tǒng)講稿撰寫人
特朗普的富國計劃建立在支配與怪罪他國之上——這樣的計劃往往開局即顯露敗相,也從來不會持久。
-
-
“外國政府深諳如何精準打擊美國農產品”
-
加布里埃爾·坎農英國《衛(wèi)報》記者
在深藍的加州版圖上,中央谷地廣袤的農田仍是一片鮮紅地帶。這種支持充滿諷刺意味:關稅造成的損失,或將超過加州史上最嚴重干旱災害帶來的損失。
-
-
特朗普再對華加征50%關稅?中國還有“大招”
-
兔主席畢業(yè)于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知名意見領袖
在美國對華進一步加征50%的關稅后,中國還可以對美國進行有效反制——并不需要全方位提高美國商品的稅率,而是繼續(xù)精準打擊。筆者結合與消息人士的溝通,判斷可能主要落在六個方面。
-
-
鋼鐵行業(yè)的興衰足以告誡特朗普:拯救美國,藥方在中國
-
江宇舟國際政經觀察者
美國的一次次貿易戰(zhàn),反而削弱了自己“可持續(xù)涸澤而漁”的能力。這樣的故事難道美國選民不懂嗎?套用一句公知體:到底是什么樣的體制和環(huán)境,能讓一代代屠龍勇士變成惡龍?
-
-
應對特朗普的關稅,為什么不考慮拋售美債?
-
詹姆斯·麥柯馬克惠譽評級全球主權及超國家評級前主管
那些遭到關稅打擊的國家不應該繼續(xù)為美國的財政赤字出錢。要改變美國當前的政策軌跡,還需要其它更具創(chuàng)造性的選擇。
-
-
美歐兩面夾攻?中國出口不可盲目樂觀
-
周小明原中國常駐日內瓦聯(lián)合國代表團副代表,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
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宮和中歐貿易摩擦,意味著中國可能面臨美歐兩面夾攻的局面。在暴風雨到來之前,我們切不可盲目樂觀,而應對形勢的嚴峻性有清醒認識,未雨綢繆,加緊布局,盡可能減少這兩大事件帶來的沖擊。
-
-
要想徹底封堵中國?除非屏蔽全球
-
江宇舟國際政經觀察者
中美貿易戰(zhàn)開始六年之后,美國終于想起要補上墨西哥這個“漏洞”了。然而中國面對美國的封堵時還能面向全球,而美國要徹底封堵中國則必須屏蔽全球。
-
-
歸咎中國,治不好美國貿易政策的“病根”
-
斯蒂芬·羅奇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摩根士丹利亞洲區(qū)前主席
自由貿易和全球化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這一結論在二戰(zhàn)結束后成為公認的道理,如今卻被視作異端邪說。由此導致的美國不連貫的貿易政策——在因儲蓄導致的貿易赤字中掙扎,并沉浸在對國家安全的恐懼中——有可能令世界變得更糟。
-
-
歐洲跟在美國屁股后面圍堵中國,說好的“戰(zhàn)略自主”呢?
-
安東·尼爾曼烏克蘭能源專家
中國將中歐之間的摩擦定義為“貿易矛盾”而非結構性矛盾,但歐盟顯然并不這么看。
-
-
歐盟對華反補貼調查預設了立場,但德法還在較勁
-
鄭春榮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任
目前歐盟對中國車企發(fā)起的反補貼調查,主要是法國人和歐盟委員會在后面推動。顯而易見,德國反對加征關稅,也正在歐盟內部施加影響力,同法國的那支力量在相互較勁。
-
-
反制美歐對華反補貼調查要有通盤考量,一事一議容易陷入被動
-
周小明原中國常駐日內瓦聯(lián)合國代表團副代表,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
在美國,極限打壓中國優(yōu)勢產業(yè)的幌子是國家安全。在歐盟,它的名字則叫反補貼。同“國家安全”一樣,反補貼是個筐,什么菜都可以往里裝。
-
-
反制拜登打“臺灣牌”的方法,藏在301大棒里
-
雁默臺灣自由撰稿人
非電動車鋰離子電池、醫(yī)用手套、石墨與永久磁鐵之所以要拖到2026年才實施關稅上調,代表現(xiàn)在實施找不到“平替”,那中國為何要幫忙美國養(yǎng)足力氣再來砍你?
-
-
美國新“關稅大棒”,為何在歐洲引發(fā)超預期震驚和擔憂?
-
陳文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中心總經濟師、執(zhí)行局副主任
美國新的“關稅大棒”落下后,連德國總理朔爾茨都感到震驚和擔憂,認為保護主義最終只會讓一切變得更加昂貴,我們需要的是公平自由的全球貿易。歐洲是一個多元化的地區(qū),是影響世界格局最重要的一極,并非所有的歐洲國家都隨美起舞。其中,有我們可以爭取和團結的力量。
-
-
拜登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100%關稅,但他隱瞞了另一個數字
-
延斯·明克拉特德國《商報》資深編輯
中國制造的電動車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僅為1%。這很難令人相信它們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
-
美國加征關稅針對性很強,實質影響究竟多大?
-
崔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如果中國針對美國大選中的搖擺州進行貿易限制,其導致的工作崗位損失相當可觀,例如在佐治亞州,將導致12139個工作崗位的喪失,這一數字超過拜登在2020年大選時比特朗普多贏得的11779張選票。
-
-
美國對華加征關稅,比政策更糟糕的是領導力
-
經濟學人1843年創(chuàng)辦于倫敦
拜登政府的新關稅建立在特朗普時代加征關稅的基礎之上,而特朗普政府當初給出的理由卻是中國“竊取美國技術”。多么滑稽可笑。今天美國人對中國電動車的真正擔憂并不是因為中國車企竊取了美國的技術,而是因為它們把美國車企的技術遠遠甩在后面。
-
-
-
資訊 Information more
-
美宣布對華加征關稅,商務部:將采取堅決措施
-
華春瑩“翻譯”耶倫涉華言論,一針見血
【文/觀察者網 張菁娟】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上周在接受美國公共媒體(APM)經濟電臺采訪時,再次操弄起針對中國的[全文]
-
美媒狠批:美國車企被關稅保護得太安逸,恐懼中國競爭
【文/觀察者網 楊蓉】“關稅和怯懦正讓美國汽車制造商陷入絕境”,美國彭博社氣候和能源領域專欄作家戴維·菲克林[全文]
-
一季度家具、陶瓷類出口額下降,家居企業(yè)尋求新市場、新出路
由于早在數年前就曾遭遇一輪關稅加增,因此家居行業(yè)近年來在關稅壓力下,已經經歷過一番調整。[全文]
-
最高約271%!美擬對東南亞四國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稅
以來自東南亞的太陽能產品低于生產成本價格在美銷售為由,美國商務部日前宣布,擬對相關國家光伏產品征收最高約271%反傾銷稅。這一計劃遭到媒體和相關國家人士質疑。[全文]
-
日媒算了筆賬……
奉行“美國優(yōu)先”策略的“特朗普2.0”將給美國汽車企業(yè)和消費者帶來怎樣的影響?日媒算了筆賬。[全文]
-
美國享受中國廉價商品的時代要終結了?
“拜登對中國加征關稅,標志著廉價中國商品時代的終結?!薄都~約時報》5月18日以此為題,稱拜登此舉旨在“保護戰(zhàn)略性制造業(yè)免受低成本競爭”,從而增加就業(yè)。然而,美國消費者可能不會喜歡為此付出的代價。[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