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HK:核裁軍的未來——人類將告別軍控條約嗎?
最后更新: 2019-10-17 10:21:13畫外音:中程彈道導彈一度將世界帶到核戰(zhàn)的邊緣。為了避免核戰(zhàn)的爆發(fā),美國和前蘇聯簽訂了《中程導彈條約》。今年2月,美國通知俄羅斯美國打算退出該條約。一周內《中程導彈條約》將到期。這將引發(fā)新的軍備競賽嗎?全世界現有1.4萬枚核彈頭。美國和俄羅斯在后冷戰(zhàn)時代核武器管控方面發(fā)揮著核心作用,但中國的軍事力量一直在崛起。核武軍控框架需要根據不斷變化的形勢獲得完善。本期的《環(huán)球議程》節(jié)目是由日本NHK和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于2019年7月5日在瑞典聯合錄制的。
丹·史密斯(主持人、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所長):人們現在正在經歷30年來對核武器從未有過的擔憂,這也對軍控的未來增加了不確定性,情況復雜而危險。歡迎各位來到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我們接下來將討論核武器管控等軍控問題。我們開始吧。謝爾蓋,請問你覺得中導條約到期將會對全球安全以及國際關系帶來什么影響?
日本NHK WORLD-JAPAN網站發(fā)布了2019年7月27日《環(huán)球議程》(GLOBAL AGENDA)節(jié)目,中美俄日四國學者在節(jié)目中就美國退出《美蘇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等內容展開了討論,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主任周波參加了該節(jié)目的討論
謝爾蓋·巴特桑諾夫(1976-1993年在俄羅斯外交部工作,后于2004年加入位于日內瓦的非政府機構“普格沃什會議”推動核裁軍工作):如果你問我條約到期的第二天會發(fā)生什么,美國和俄羅斯相繼退出后,我認為從實際角度看不會發(fā)生什么。但是,從宏觀角度看這就比較令人擔憂。在上世紀50末和60年代,人們開始形成一個觀念,如果蘇聯和美國進行核戰(zhàn),那將會是世界末日。然而從90年代有股逆流開始出現,一些人認為在某些情況下使用核武器是可以考慮的,他們認為在有限范圍內謹慎而精準地使用核武器應該是可以的。我認為這種想法十分危險,我們必須全力阻止人們接受這樣的觀念。
丹·史密斯:托馬斯,你對退約后果有何看法?
托馬斯·卡拉克(美國國際戰(zhàn)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我認為會有一些后果。然而這些后果與退約的原因有關。根據我在北約的同事的說法,退約的起因是俄羅斯一直違反條約,美國必須做出一些反應。美國開始組裝常規(guī)中程導彈。這一切的背景是,各種導彈的產量和需求都在劇增,包括巡航導彈、反艦飛彈、彈道導彈、超音速導彈等。對于美國及其盟國乃至俄羅斯和中國來說,防空導彈和反導彈系統(tǒng)的需求上升了。這就是背景。
丹·史密斯:周波,你同意這個看法嗎,還是你從中國的角度有不同看法?
周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主任):我同意謝爾蓋的說法,實際影響不大。但是我覺得這是對人們對世界未來、美國領導力以及未來軍事發(fā)展信心的一個打擊。每個人的憂慮都在加深,歐洲人非常憂慮,甚至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zhí)岢鲆O立歐洲軍團。德國總理默克爾覺得北約如果擁有這種能在幾分鐘內命中俄羅斯的導彈,可能激起俄方反應。不過我覺得中國被動地卷入這場討論是件很滑稽的事,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華盛頓與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進行交談時甚至也提到了這個問題。
丹·史密斯:下面我們來聽聽秋山對這個問題有什么看法。
秋山信將(日本一橋大學國際問題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從軍控和裁軍的角度來講,我覺得中導條約終結代表了兩件事情。一是冷戰(zhàn)模式的軍控退出歷史舞臺,具有戰(zhàn)略核力量的兩個大國之間的戰(zhàn)略穩(wěn)定遭到了破壞?,F在維持戰(zhàn)略平衡變得十分復雜;二是以規(guī)則為基礎的多邊軍控已經陷入了危機。
丹·史密斯:為什么這樣說呢?
秋山信將:因為如果大國不進行戰(zhàn)略克制并維護以規(guī)則為基礎的國際軍控體系,那么別的國家可能會受到鼓勵也撕毀多邊協定,尤其是朝鮮和伊朗這兩個國家,他們目前處于遵守多邊協議的邊緣,我覺得我們應該考慮這些行動將會給那些國家釋放什么樣的信號。
畫外音:在冷戰(zhàn)接近尾聲時,美國和蘇聯一共有6萬顆左右的核彈頭。1987年,經過幾年的談判,兩個超級大國簽訂了中導條約,禁止了陸基核導彈。然而在今年2月,特朗普政府告訴俄羅斯他們將會退出中導條約。俄羅斯隨即宣布了一個發(fā)展中程導彈的計劃。越來越多的人擔憂可能會發(fā)生新的軍備競賽。
丹·史密斯:諸位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對中導條約在更加宏大的背景中給出自己的理解。諸位都在通過不同角度以對問題不同的理解來對軍控的整體框架表達一種憂慮。托馬斯,你覺得問題有那么嚴重嗎?
托馬斯·卡拉克:我覺得在政治、軍事方面有很多事情在發(fā)生。我想就之前一位嘉賓提到的“信心”問題作一下回應。我認為美國退出中導條約應該會增強各方在一個問題上的信心,即美國及其盟國不會對問題視而不見。前總統(tǒng)奧巴馬曾說過,一切行為皆有后果,違反協議的行為必將受到懲罰。當北約的29個成員國以統(tǒng)一聲音譴責這些違反條約的行為時,這是件好事,體現了美國和盟國沒有因此出現隔閡。如果破壞美國和盟友關系是俄羅斯當初的打算,那么他們沒有得逞。大家已經看到了,北約內部很團結,美國和亞太地區(qū)的盟友們之間的關系也非常穩(wěn)固。
丹·史密斯:從你的角度看,托馬斯,如果我理解錯了請馬上糾正我,美國這樣做真地有道理嗎?
托馬斯·卡拉克:我認為是有道理的,北約29個國家也都如此認為。
丹·史密斯:北約成員中很多人說這是一種違反條約的行為,請美國別退出條約,所以也有雜音。謝爾蓋,你對此有何評價?
謝爾蓋·巴特桑諾夫:很多國家都說這是對條約的違反,還有人說“這種對條約的違反十分有趣”。當美國開始對俄羅斯進行指責時,我問了美國和俄羅斯政府高級代表一些問題。我從美國朋友那邊得到的信息是他們已經跟俄羅斯政府代表接觸過,他們已經對俄羅斯代表傳達了“俄方知道自己做了什么”這樣一層意思。美國人這樣說并沒有很直接地指出俄羅斯的問題所在,而俄方則對我說:“多年以來,美國人從來沒有拿出過可靠的證據來指責俄羅斯,他們沒給出導彈的具體型號,也沒有拍到過任何照片”。美國基本上拒絕了俄羅斯提出的所有談判邀請。
另一方面,俄羅斯也對美國違反條約的很多行為進行了指責,比如測試反彈道導彈系統(tǒng),以及在羅馬尼亞和波蘭進行陸基宙斯盾系統(tǒng)測試等等。
丹·史密斯:陸基宙斯盾是個導彈防御系統(tǒng),之所以將其稱為“陸基宙斯盾”是因為宙斯盾系統(tǒng)一般是?;模侨缃袼呀浽陉懙厣汐@得了部署,現在指控的要點在于,陸基宙斯盾系統(tǒng)可以被用作地對地導彈,而不僅僅是地對空導彈。
托馬斯·卡拉克:那些關于陸基神盾系統(tǒng)的指控我認為是荒謬的,美國遵守了中導條約的明文規(guī)定。下面我想回到“信心”的問題上去。從大局來看,這不光是關于俄羅斯陸基巡航導彈的問題。這要比那個問題宏大得多。大家知道,普京2007年在德國慕尼黑指出,他認為中導條約已經不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他們已經提前給我們發(fā)出警告了。俄羅斯違反中導條約的事件據說在此幾年后開始,當然只是據說。不僅如此,俄羅斯還有大量違反軍控協議的行為,俄羅斯對以國際規(guī)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采取了完全漠視的態(tài)度。所以說,不是只有一兩起違反協議的事件,俄羅斯長期以來都在破壞軍控協議。為了全球戰(zhàn)略穩(wěn)定,這應該引起和平研究機構的重視,俄羅斯才是真正的威脅。
- 原標題:NHK:核裁軍的未來——人類將告別軍控條約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馬力 
-
這回,敘政府軍與庫爾德“聯手”了
2019-10-14 11:01 敘利亞內戰(zhàn) -
殲-20戰(zhàn)機列陣空軍“王牌部隊”
2019-10-13 20:58 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 -
殲-20、運-20將首次亮相空軍開放活動
2019-10-13 10:17 國慶70周年 -
國防科大召開參加國慶閱兵人員總結表彰大會
2019-10-11 21:11 大閱兵 -
敘政府拒援庫爾德:不會幫助美國代理人,你們背叛國家
2019-10-11 19:13 -
因人口急劇減少 韓陸軍將裁9.9萬人
2019-10-11 16:00 三八線之南 -
時隔十年 印度空軍接收首架“陣風”戰(zhàn)斗機
2019-10-09 11:52 印度驚奇 -
武警部隊統(tǒng)一換發(fā)車輛牌證 舊牌10月底廢止
2019-10-09 10:16 -
國慶閱兵上,有一面在上甘嶺留下381個彈孔的戰(zhàn)旗
2019-10-03 20:03 國慶70周年 -
朝鮮宣布新型潛射導彈試射成功
2019-10-03 09:48 半島火箭 -
網傳“受閱飛機有物體掉落”,空軍:是執(zhí)行航拍的航空器
2019-10-02 18:55 國慶70周年 -
烈士張超的同學“陪他”看閱兵
2019-10-02 07:17 國慶70周年 -
將星云集:國慶閱兵89位將軍領隊全名單
2019-10-01 19:05 國慶70周年 -
逐一細數:今天,這百面戰(zhàn)旗接受檢閱
2019-10-01 16:10 國慶70周年 -
新式自動步槍首次亮相
2019-10-01 16:04 國慶70周年 -
首次!空軍上將擔任國慶閱兵總指揮
2019-10-01 15:03 國慶70周年 -
呼嘯而來!轟-6N首次亮相
2019-10-01 11:41 國慶70周年 -
帥炸!東風-41核導彈壓軸出場
2019-10-01 11:37 國慶70周年 -
東風17常規(guī)導彈首秀閱兵場
2019-10-01 11:27 國慶70周年 -
一名水手從“尼米茲”號航母電梯跌落死亡
2019-09-30 18:22
相關推薦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188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評論 356“斷供”陰影下,國產操作系統(tǒng)的破局時刻 評論 118“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評論 199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議”,就這? 評論 167最新聞 Hot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
印度稱軍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襲擊,巴方否認
-
特朗普:可能找中國幫忙
-
大搞家庭式腐敗,甘肅省原副省長趙金云被決定逮捕
-
蓋茨怒懟:馬斯克就是在殺死兒童
-
微軟總裁瞎操心:不讓員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國與烏克蘭達成稀土協議
-
特朗普祝賀:歷史性時刻,美國的莫大榮耀
-
100多架飛機大戰(zhàn)后,印巴局勢怎么走?
-
美國又炒作“中國在古巴進行間諜活動”,我大使駁斥
-
美英談成了,“英國讓步”
-
沖突愈演愈烈,莫迪首發(fā)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