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海金克:獨家對話|“對于中國市場,這才是阿斯麥的主要擔憂”
最后更新: 2024-11-05 08:51:41心智觀察所:讓我們來談談阿斯麥和中國。9月份,荷蘭政府聲稱,適用于先進半導體制造設備的國家出口管制措施將根據(jù)半導體制造過程中的一項非常具體的技術而擴大。而目前中國占了阿斯麥總營收的48%。中國市場對阿斯麥有多重要?出口管制制度將如何影響該公司的利潤?
馬克·海金克:我認為48%是一個相當準確的數(shù)字。在過去的幾個季度里,阿斯麥對中國的銷售額相對增長,主要是因為其他行業(yè)目前正在從低迷中復蘇,仍有大量來自中國制造商的訂單等待交付。
與此同時,中國正在大力使用DUV光刻機,雖然相對不那么先進,但仍然可以用它們制造相當先進的芯片。如果你使用多重曝光技術,雖然量產的經濟性不好但此技術確實是可用的。因此,雖然先進性最終不如EUV,這是一項非常必要的技術,以保持在制造高度先進的芯片方面的競爭力。
中國區(qū)業(yè)務對阿斯麥來說非常重要,對公司來說也有相當?shù)娘L險。如果有更多的出口限制措施,這將損害他們的收入。不過我認為阿斯麥的主要擔憂不是收入,雖然這部分也損害到他們——同時這也為中國的競爭對手創(chuàng)造了一個經濟機會,因為在這里有一個巨大的市場,并且它不會消失。即使阿斯麥的這些競爭對手技術還沒有到位,他們也沒有像阿斯麥那樣擁有高精尖的機器,但他們擁有了機會去積累經驗,這在行業(yè)中是至關重要。
同時他們也獲得了更多的資金來進行研發(fā),并為下一代進行改進。這是向阿斯麥發(fā)出的警告。
如果不斷限制阿斯麥進入中國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這會損害公司的創(chuàng)新水平。我認為這才是阿斯麥的主要擔憂。我預計從明年開始,來自中國的收入占比將會下降,因為EUV將再次占據(jù)市場,因為對人工智能芯片有巨大的需求,大型半導體客戶需要EUV。因此,我們將看到阿斯麥的一個不同的收入占比。
這只是故事的一面。而在另一邊的中國,正在推動性價比更高的設備突破。在開發(fā)國產DUV光刻機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并且在先進技術方面變得更加自力更生。
心智觀察所:你認為,中國在光刻機自主可控計劃中還有哪些短板要補上?
馬克·海金克:問題的答案也許就在本書的書名中。我認為阿斯麥走到這一步是因為它是只會變一種戲法的小馬(俗語含義:指只會一種技能的人),但它也是一匹擁有聰明頭腦的小馬,只專注于一件事——造光刻機。他們已經這樣做了40年,積累了很多經驗。因此,他們知道所有的陷阱在哪里,并在此基礎上積累經驗。
他們獲得了巨大的市場份額,也從世界各地收集了大量的數(shù)據(jù),因為遍布全球各地的5000臺光刻機都來自他們的工廠。他們使用數(shù)據(jù)來改進他們的系統(tǒng),因為他們的客戶希望他們這樣做,他們與客戶建立了良好的關系。
這種關系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個中立的合作伙伴,這就像是光刻機領域的瑞士。不會因為某個客戶更為重要而推遲另一個訂單,大家都需要排隊。會有大量的訂單積壓,你只需要在隊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阿斯麥關注的是客戶的價值。
還有一個重點是他們的企業(yè)文化。你在阿斯麥開始工作時,你真的可以挑戰(zhàn)你的領導,因為荷蘭人通常都很直率。彼此溝通很直接,他們對人際關系中的地位沒有特別在乎。
實際上,書中的主角之一叫馬丁·范·登·布林克(Martin van den Brink),他看上去是一號員工,實際上是零號員工,最近才卸任。有人說他的頭腦就像公司發(fā)展路線的復制品。我認為應該反過來說,公司發(fā)展路線是他頭腦的復制品。他非常專注,但他也有視野上的盲點,這也是書中所提到的,阿斯麥有時會忽略光刻技術中某些關鍵且易于被忽視的點。他的這種工程精神必須與另一個人保持平衡,就是前CEO皮特·溫尼克(Peter Wennink),最近他也離職了,他們倆都在享受退休后的生活。
馬丁·范·登·布林克有著典型的工程師精神,在某種程度上他對員工也非常嚴厲,他會說“永遠不要偷懶,不要認為你已經做到了。即使我們在市場上處于領先地位,也要時刻保持偏執(zhí)?!边@就像在書中關于英特爾的部分——“成長的終結”提到的那樣——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
另一方面,皮特·溫尼克更像是一個心理學家,他幫助別人和諧相處,協(xié)調各種關系,阿斯麥的工程師文化可以說是相當令人生畏的,而且與政府、供應商和客戶建立良好的關系非常重要,同時擁有一個有工程文化的人和一個擁有外交手腕的人,這對阿斯麥來說是良好的組成部分,我認為這種合作模式很難復制。
馬丁·范·登·布林克(Martin van den Brink),新任CEO 傅恪禮(Christophe Fouquet)和前任CEO 皮特·溫尼克(Peter Wennink)(@阿斯麥官方)
這種文化的發(fā)揚是因為阿斯麥發(fā)明了它,成長于它,甚至可以說是復制了它。你還必須找到像蔡司這樣的合作伙伴,以及擁有相同心態(tài)的其他供應商。在荷蘭,有一種觀點認為,當你建立一家公司時,它不僅是為了利潤或為股東實現(xiàn)利潤最大化,也是為了給合作系統(tǒng)灌輸價值觀并與供應商們一起分享。
你如果訪問荷蘭,可以去荷蘭南部的一個名叫Veldhoven的小鎮(zhèn)上看一看,你會看到一個有著完整產業(yè)系統(tǒng)的半導體設備行業(yè)在發(fā)展,這里的每家供應商都圍繞著這個產業(yè)向阿斯麥供貨,在一個很棒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積累成長,我認為這是世界所獨有的。
心智觀察所:這就涉及到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阿斯麥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去打造它,這不僅僅是每個人和每個合作伙伴的品性的融合,還有價值觀的整合。
馬克·海金克: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為可能是文化差異。荷蘭人反對層級地位,也許是因為我們都生活在一個非常平坦的土地上,下屬也希望能挑戰(zhàn)你的領導地位。所以當你是被挑戰(zhàn)方的時候,要從第一秒就要開始接受挑戰(zhàn)了,這就像一場游戲。
心智觀察所:你受到過什么挑戰(zhàn)嗎?
馬克·海金克:我剛踏進辦公室,馬丁·范·登·布林克就對我喊道:“你為什么要寫這本書?”能以這種方式了解對方很棒,這種與人打交道的方式會試圖讓人們展現(xiàn)出最好的一面。
這些年來,我對他進行了幾次采訪,這些采訪都是長時間、密集的,這對我來說也很有意義,因為他對這個行業(yè)有著豐富的知識和戰(zhàn)略洞察力。因為人們往往忘記了阿斯麥的工程師精神的內涵。
阿斯麥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臺酷炫的設備,但你也必須有戰(zhàn)略眼光來進行收購,比如收購擁有EUV許可證的美國公司Cymer,這多虧了馬丁·范·登·布林克聰明的商業(yè)頭腦。所以我們真的很欣賞他對未來的展望,即專注于未來,專注于技術發(fā)展的路線圖,因這些設備往往需要10到15年的時間來打造完成。
心智觀察所:在你的書的最后一章展望未來的時候,你特別談到了阿斯麥的企業(yè)文化。當布林克和溫尼克都離開時,這些涉及企業(yè)文化的規(guī)范和價值觀將有可能會消失。你認為阿斯麥應該采取什么措施來傳遞,以確保企業(yè)文化不斷地傳遞下去?
馬克·海金克:這對阿斯麥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zhàn),這不僅是關于他們領導層的離開,也是關于公司仍然需要保持一種創(chuàng)業(yè)的感覺。所以從第一天開始。他們總有走投無路的感覺。但是,當你將規(guī)模從40000名員工擴大到80000名時,保持這種創(chuàng)業(yè)的感覺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系統(tǒng)架構往往會變得更加官僚,而不再有牛仔文化和官僚體系之間的斗爭,這需要保持一種非常微妙的平衡。
他們更傾向于牛仔文化的一面,培養(yǎng)了一種冒險精神。我認為他們做出的一個重要決定是任命新的首席執(zhí)行官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法國人傅恪禮(Christophe Fouquet),在公司工作了大約15年。所以他對阿斯麥的文化了如指掌。當然,他有著不同的個性和行事原則。他知道阿斯麥是如何迅速發(fā)展的,這也是企業(yè)成長過程的一部分,這不是一個局外人闖進來對員工們咆哮“你在干什么?”
因此,阿斯麥需要找到一種新的精神。我認為Christophe可以引導公司走向未來,但也很難與外界保持平衡,之前阿斯麥曾是一家籍籍無名的中小公司,那時沒有人知道光刻是什么,芯片是如何制造的。
但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光刻設備是多么重要的,而這種技術自主可控的意識首先肇始于美國,在疫情期間被推高,當時每個人都渴望能掌控半導體供應鏈。而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阿斯麥是干什么的了,它成了一家明星級企業(yè),這和以前是不一樣的。我認為這本書也可能有所幫助,因為這本書描述了他們公司內部的成長文化。我也收到了阿斯麥的回復,盡管其中有些情節(jié)寫的不是阿斯麥公司本身的故事,因為這可能有點敏感,但阿斯麥能接受客觀事實。
我們來自哪里?我們始于何地?我們的這種企業(yè)文化有什么特別之處?我們想要保留和傳承什么?這都是阿斯麥所需要思考的。
心智觀察所:如果你要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讓讀者購買你的書并閱讀它,那理由會是什么?
馬克·海金克:我個人認為,我個人來說最令人信服的原因是,雖然我寫這本書的內容是關于一種非常復雜的技術,但我希望我85歲的母親能夠理解并能夠閱讀這本書。我力圖讓每個人都能理解阿斯麥是什么,從基本層面上了解他們的機器是如何工作的,為什么每個人都如此關心這項技術。
我媽媽都快讀到這本書的結尾了,所以我認為我這本書算是成功了。
心智觀察所:讓我們一起來關注馬克的這本新書!非常感謝做客心智觀察所。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標簽 心智觀察所- 原標題:獨家對話|“對于中國市場,這才是阿斯麥的主要擔憂”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昊 
-
視覺盛宴!心智觀察所線下沙龍熱議顯示與圖像處理
2024-11-04 09:48 心智觀察所 -
成功分離!神十八乘組踏上回家路
2024-11-03 16:21 航空航天 -
神十八乘組明日凌晨1點多返回
2024-11-03 11:15 航空航天 -
今年有另一場更值得關注的數(shù)學競賽
2024-10-31 08:12 心智觀察所 -
中國貨運航天飛機,來了
2024-10-30 07:26 航空航天 -
馬斯克擁抱特朗普的隱秘心境,藏在這部美劇中
2024-10-29 14:35 心智觀察所 -
神十九將帶果蠅上太空 小鼠:等我
2024-10-29 13:34 航空航天 -
我國首艘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完成試航
2024-10-26 19:44 中國精造 -
“把大象裝進冰箱”,鴻蒙為什么行?
2024-10-25 14:41 心智觀察所 -
我國科研人員揭示過敏反應關鍵機制
2024-10-25 13:40 -
我國成功發(fā)射天平三號衛(wèi)星
2024-10-22 08:55 航空航天 -
肖克利的幽靈重現(xiàn)硅谷
2024-10-22 08:39 心智觀察所 -
中方代表:防止出現(xiàn)機器自主殺人
2024-10-22 08:26 科技前沿 -
中國科學家讓“死亡”50分鐘豬腦“復活”
2024-10-20 15:05 科技前沿 -
污蔑寧德時代,美國有著怎樣的怨念與悔恨?
2024-10-17 14:33 心智觀察所 -
我國成功發(fā)射高分十二號05星
2024-10-16 08:33 航空航天 -
我國首個空間科學規(guī)劃公布!明確這些目標
2024-10-15 09:54 航空航天 -
拿下諾貝爾化學獎的中國血統(tǒng),還將拯救谷歌?
2024-10-15 08:33 心智觀察所 -
星艦第五次試飛實現(xiàn)重大突破,但我國類似火箭可能得等一等
2024-10-13 23:04 航空航天 -
中國汽車電子產業(yè)將站上兩個世界之巔
2024-10-12 08:29 心智觀察所
相關推薦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醞釀“獨立公投” 評論 89美財長賣力為關稅洗地,臺下高管們只關注中國 評論 51印外長懟歐盟:這么依賴中美俄,還想戰(zhàn)略自主… 評論 123“美國買家缺席,結果很意外!” 評論 80最新聞 Hot
-
“很明顯,幾乎所有美國出口都受到了打擊”
-
“指揮混亂!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們國家正處于脆弱時刻,美國卻在丑陋地炫耀權力”
-
涉1000億歐元美國商品,歐盟考慮:談不成就動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醞釀“獨立公投”
-
日本先談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讓
-
美財長賣力為關稅洗地,臺下高管們只關注中國
-
特朗普又開新戰(zhàn)線,“只會鼓勵各國像中國一樣反制”
-
印外長懟歐盟:這么依賴中美俄,還想戰(zhàn)略自主…
-
“美國買家缺席,結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將垮臺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關稅將抹掉15億美元利潤”,福特撤回了一個預期
-
縣長張漢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長落馬后“消失”4個月
-
今年第三次議息,美聯(lián)儲“將無視特朗普,維持不變”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國養(yǎng)活的社會主義政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