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鋒:中美關系質變,美國能否接受“范式變化”?
關鍵字: 中美關系中美競爭中美貿易戰(zhàn)二、中美關系的變化與戰(zhàn)略博弈帶來的影響
美國對中國的戰(zhàn)略牽制和中美之間全方位的戰(zhàn)略競爭體現(xiàn)在多個方面。中美貿易戰(zhàn)涉及的產業(yè)政策、科技競爭、經貿摩擦只是沖突的一部分,中美之間的博弈還擴展到了國際舞臺上和其他各個領域。
2018年,就世界貿易組織(WTO)貿易規(guī)則改革的問題,中方與美方代表就在公開場合有過多次交鋒。同年12月,在加拿大境內發(fā)生的“孟晚舟案”則是美國出于政治因素而采取的惡性競爭的行為。軍事方面,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屢屢挑釁,不僅在公開場合批評中國在南海搞“軍事化”,還屢次派出軍艦闖入中國領海,以“航行自由行動”為名進行挑釁,這種行為在 2018 年發(fā)生了五次,而 2019 年還未過半就已經發(fā)生了三次。美國在輿論上攻訐中國,卻無視自己的行為對南海地區(qū)“軍事化”造成的惡劣影響,這種“雙重標準”的行為已經成了現(xiàn)任美國政府的外交常態(tài)。
特朗普上臺后,還推動對臺軍售常態(tài)化。在2017年的“香格里拉安全對話”上,時任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就表示“依照《臺灣關系法》,美國堅定致力于提供臺必要的防御軍備”。2018年9月,美國更是批準了價值30億美軍的對臺軍售,其中包括F-16戰(zhàn)斗機和C-130運輸機的戰(zhàn)機備件。此外,特朗普還簽署了國會遞交的“臺旅法”,允許美臺兩地高層互訪。這些行為都是對“一中”原則和海峽兩岸關系的挑戰(zhàn)。
在輿論上,美國更是鼓吹新一輪的“威脅論”,試圖拉攏西方盟友共同孤立中國。
(一)銷蝕中美兩國關系的基礎,對經濟造成重大損害
美國的這一系列行為,無疑是在銷蝕中美之間通過多年不懈努力打造和維護的相對穩(wěn)定的雙邊關系基礎,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和重大關切,這對中美關系將造成難以修補的裂痕。
事實上,現(xiàn)任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絕非完全基于特朗普總統(tǒng)的個人意志,其反映出華盛頓中心權力背后的利益集團、政治家、戰(zhàn)略團隊以及美國社會整體對中國的態(tài)度轉變。這對中國未來如何處理與美國的關系,尤其是要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維護維護和平穩(wěn)定的發(fā)展環(huán)境,形成了巨大的挑戰(zhàn),是中國外交目前面對的最大、最急切的挑戰(zhàn)。
然而,從戰(zhàn)略和長期的角度來看,目前特朗普政府發(fā)動的貿易戰(zhàn)、科技戰(zhàn)將是極為沉重的。中國的制造業(yè)從低端、中低端到向未來高端的持續(xù)發(fā)展,將決定 21 世紀的中國是否能夠真正成為一個產業(yè)強國、科技強國和世界政治意義上的全球性大國。中國未來的軍事裝備和戰(zhàn)斗能力,說到底,也是中國的制造業(yè)是否尖端、科技創(chuàng)新是否不斷領先、政府財政是否能夠長期和穩(wěn)定地獲得巨額稅收所決定的。美國現(xiàn)在所發(fā)動的貿易戰(zhàn)、科技戰(zhàn),大幅度降低對美國的高科技合作和投資,不惜讓美國市場給中國“關門”,嚴格限制、甚至切斷雙方各個層次的高科技合作??陀^地說,中美關系的“部分脫鉤”已然發(fā)生。
與此同時,在中美經貿和科技關系至少將發(fā)生“部分脫鉤”的狀況下,中國的產業(yè)、經貿和科技發(fā)展能否在今天的全球政治中找到“替代來源”和“替代市場”?中國與其他發(fā)達國家以及新興國家的關系進入一個相對比較平穩(wěn)的時期,但這些國家在內政外交上出現(xiàn)的新變化,需要中國在對外工作中時時關注。首先是在發(fā)達國家中蔓延的反全球化浪潮,同時伴隨著民粹主義和保護主義的興起,主要出現(xiàn)在發(fā)達國家最集中的歐洲地區(qū)。經濟上,在經歷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后,歐洲經濟始終低迷,就業(yè)、收入、貧富差距等問題引起民眾對于歐盟管控和經濟一體化的不滿,開始推崇封閉的政策來增加本國就業(yè)機會、保護貿易利益和本土產業(yè)。在社會文化方面,尤其是“難民危機”爆發(fā)之后,歐洲各國出現(xiàn)了較為強烈的反移民、反對多元文化情緒,帶有鮮明的民族主義和本土主義色彩。在政治上,各個國家的保守勢力抬頭,政策和意識形態(tài)上出現(xiàn)右傾趨勢,且此類政策獲得的民意支持在上升,更是有一些極端右翼政黨開始活躍。不斷增強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甚至將“去一體化”思潮推動發(fā)展為實踐。2016年英國“脫歐”就是民粹主義思想和“反全球化”、“去歐洲一體化”的典型案例。
下一任英國首相熱門競爭者鮑里斯·約翰遜 圖片來源:IC photo
曾經引領區(qū)域一體化、自由貿易和對外開放的歐洲走向了反方向。這對于中國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企業(yè)“走出去”戰(zhàn)略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在該地區(qū)的施行形成了較大的阻礙。這些思潮和政策趨勢不僅左右著歐洲各國的內政外交,也會對歐盟的政策產生影響,可能會使得中歐關系中的一些問題被放大,比如貿易摩擦等。另一方面,“反全球化”浪潮客觀上影響著世界格局,增加了全球治理的難度,對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的發(fā)展產生了負面作用,這對于積極融入全球體系、支持推動全球化進程以及更多承擔全球治理責任的中國來說意味著更大的挑戰(zhàn)。
(二)影響中國與大國和區(qū)域合作關系框架,加劇地緣政治競爭壓力
在中美關系嚴重倒退之后,中國與大部分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合作關系的大框架也將受到這股“再全球化”力量實質性打擊嗎?顯然,由于和美國關系的惡化,中國與一些美國盟友之間的關系也經歷著考驗,比如在“孟晚舟案”中扮演了協(xié)助者角色的加拿大,又比如在美國的新亞太戰(zhàn)略中具有重要戰(zhàn)略的澳大利亞,以及將外交重心放在解決半島問題上的韓國等。一旦產生更劇烈的沖突,這些與美國有著利益相關的國家難免會被卷入紛爭。與美國有密切政治、經濟、安全關系的歐盟各國,尤其是北約國家,也在中美競爭中可能被迫選邊站。
此外,周邊外交作為中國對外工作的新重點也帶來了新問題。比如印度和日本這樣與中國存在地緣戰(zhàn)略競爭關系的國家,其對華政策不僅受到中美競爭大環(huán)境的影響,更多的時候存在著基于本國經濟和安全利益的考量,長期未解決的領土和主權爭端也可能在動蕩的國際局勢下成為爆發(fā)的關鍵點。東盟各國在中美競爭中搖擺不定,針對南海問題想要長期建立的協(xié)調談判機制是否能建立起戰(zhàn)略互信的穩(wěn)定基石?例如南海行為準則(COC)談判,還需拭目以待。
中國—東盟國家外長特別會議 圖片來源:IC photo
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中國與這些國家在“升溫”與“降溫”、合作與競爭、緩和與惡化之間的波動是常態(tài)。但由于中美關系質變的影響、全球秩序的大調整以及地緣經濟和地緣政治競爭加劇,今后中國與發(fā)達國家以及新興市場國家之間的關系仍然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包括中日關系、中歐關系、中俄關系和中印關系,今后最重要的挑戰(zhàn)不是“第三方市場”如何合作,而是如何降低和化解“第三方勢力”的沖擊和影響。
(三)對“一帶一路”建設形成長期挑戰(zhàn)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國與其他發(fā)展中國家長期以來都保持著相對友好的關系。中國的迅速發(fā)展為這些國家提供了新的發(fā)展思路和參考模式,中國多年來提供的對外援助及合作項目促進互利共贏,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更是為沿線發(fā)展中國家提供了更多的發(fā)展機遇。然而,項目從中短期來看,同樣無法提供中美即便是“部分脫鉤”帶來的損益。
近年來針對倡議的國際壓力從未停止過,尤其是來自西方國家和媒體的質疑,例如“債務陷阱論”和“地權政治工具論”。輿論上的負面評論多多少少對于發(fā)展中國家的政策思考會產生一些影響。中國如何在推動對外援助和建設“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增強與發(fā)展中國家的互信,以實際行動反駁對“大國擴張”的質疑聲,與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團結合作、堅固友誼,也是中國外交的一個重點。
再者,部分發(fā)展中國家,尤其是亞非拉地區(qū)的一些極度窮困地區(qū)和沖突熱點地帶的國家長期以來都有內政動蕩、局部沖突、恐怖主義、割據戰(zhàn)爭等社會安全問題。政局不穩(wěn)定和極端主義的威脅嚴重威脅到海外貿易投資安全,為對外發(fā)展政策也埋下了不穩(wěn)定的隱患。在不干預別國內政的前提下,如何保護國家的海外利益和公民的人身安全,如何預防風險和化解危機,都是對外工作中的難題。
另外,大國在亞非拉地區(qū)競爭擴大,尤其是針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傳統(tǒng)和新興大國都參與到了海外戰(zhàn)略競爭中,例如日本和印度準備共建“亞非增長走廊”,美國也出臺了“新非洲戰(zhàn)略”,美國代理國防部長沙拉漢2019年6月1日在新加坡2019香格里拉峰會上也提出了“印太發(fā)展金融項目”,宣布美國的資金投入將從以往的290億美元增加到600億美元。第三世界意味著發(fā)展的機遇與潛力,同時也存在著極高的風險,更是大國競爭的舞臺。如何在發(fā)展中建立真正具有互信互利基礎上的牢固的伙伴關系,如何在發(fā)展自身的同時帶動其他國家的進步,如何消除外界的疑慮指責并打造良好的國際形象,這些問題仍然是中國“一帶一路”項目持續(xù)落地依然沒有解決的長期挑戰(zhàn)。
- 原標題:朱鋒 | 貿易戰(zhàn)、科技戰(zhàn)與中美關系的“范式變化”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徐楊
- 最后更新: 2019-07-15 08:31:59
-
無法將最低時薪上調至60元,文在寅向國民致歉
2019-07-15 07:52 三八線之南 -
發(fā)射前1小時 印度又雙叒叕延遲登月
2019-07-15 07:33 印度驚奇 -
加情報部門將華裔病毒學家邱香果帶離國家實驗室
2019-07-15 07:22 海外華人 -
緊隨美聯(lián)航,美航延長波音737MAX停飛至11月
2019-07-14 23:11 波音危機 -
古巴頒布新選舉法 將設國家主席和總理職位
2019-07-14 22:09 拉美左翼 -
事關30億人用水,中國科學家發(fā)起“第三極水塔計劃”
2019-07-14 21:21 -
英外相:只要保證不去敘利亞,愿放油輪
2019-07-14 19:19 伊朗局勢 -
撞船事件中有功,麥凱恩號50名水手獲表彰
2019-07-14 18:14 美國一夢 -
烏克蘭親俄電視臺大樓遭榴彈襲擊,取消播放爭議紀錄片
2019-07-14 18:13 烏克蘭之殤 -
40年來首列新車,中國列車在古巴正式運行
2019-07-14 16:18 基建外交 -
他又“打太極” 觀眾都看不下去了…
2019-07-14 16:16 觀網看片 -
“他退出伊核協(xié)議 就為了氣奧巴馬”
2019-07-14 16:15 特朗普 -
美國移民海關執(zhí)法局升起墨西哥國旗和反“藍命貴”旗幟
2019-07-14 16:04 美國一夢 -
紐約大停電,推特炸鍋了
2019-07-14 15:00 美國一夢 -
加外交部:又一加拿大公民在華被拘
2019-07-14 13:30 觀察者頭條 -
為防稀土被卡脖子 五角大樓緊急摸底
2019-07-14 11:23 美國政治 -
英媒:泄露駐美大使密電的人找到了
2019-07-14 11:06 不列顛 -
大停電42周年日,紐約又停電:7.3萬用戶受影響
2019-07-14 10:59 美國一夢 -
北約想把太空視作戰(zhàn)場,馬克龍要建“太空指揮部”
2019-07-14 10:03 法國見聞 -
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跳上毒販潛艇,繳獲7.7噸毒品
2019-07-14 09:27 美國一夢
相關推薦 -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lián)合聲明 評論 742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54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5“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55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評論 123最新聞 Hot
-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lián)合聲明
-
石破茂再強硬表態(tài):美國,還不降
-
美方吹風會:中美都不想“脫鉤”,同意稅率下調115%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最糟的時刻還未到來
-
特朗普施壓后,澤連斯基表態(tài):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車企利潤暴跌超20%,“與中國競爭加劇”
-
中美會談結束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上漲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濟體地位不?!?/a>
-
流浪53年后,蘇聯(lián)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
?;鸬谝灰?,印巴互相指責
-
為什么選出美國籍教皇?梵蒂岡消息人士:還不是因為特朗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