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文魁:中國仍需5%以上經濟增速,關鍵在于穩(wěn)內需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最后更新: 2022-10-18 10:54:065、如果中國經濟要擺脫對房地產長期產生的依賴,下一個承接的引擎會是什么?
張文魁:應該是數字經濟。數字經濟是新興領域,幾乎所有相關行業(yè)都處于快速膨脹之中。過去幾年,全球數字經濟增加值連續(xù)以5%以上的名義速度增長,顯著高于全球GDP的名義增速。中國的這個速度則達到10%左右。
據有關機構測算,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yè)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近 8%,其中大數據產業(yè)規(guī)模超過1萬億元??梢灶A計,數字經濟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最新引擎,中國經濟增長的下一步,應該也要大力發(fā)展數字經濟等領域的新興產業(yè)。
6、關于逆全球化趨勢對產業(yè)鏈重構的影響。目前跨國企業(yè)對中國的投資現狀在發(fā)生變化,他們究竟在擔心什么?
張文魁:正如我在《穩(wěn)增長》這本書里所分析的那樣,這方面我們也面臨一些新情況。從目前來看,還沒有出現大規(guī)模產業(yè)鏈外遷的趨勢。
《穩(wěn)增長》作者:張文魁
中國有完整的產業(yè)鏈體系、龐大的國內市場、完善的產業(yè)鏈配套設施以及較好的基礎設施體系,依然很有吸引力。但也有一些因素值得警惕。首先,是疫情反復對于生產連續(xù)性產生影響,因此而影響到供應鏈的穩(wěn)定性。再者,歐美等國正在建立基于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的“小圈子”??偨Y來說,我國產業(yè)鏈外遷的動向是有的,盡管不算很嚴重,短期可能看不出明顯影響,但長期效應不能不令我們警醒。
·中國仍需保持5%以上經濟增速,政策關鍵在于穩(wěn)內需
7、下半年中國經濟面臨內外部哪幾方面的風險與挑戰(zhàn)?從目前經濟運行狀況來看,接下來,政策持續(xù)加力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有多強?
張文魁:從我掌握的一些情況來看,不能認為現在穩(wěn)增長的壓力大大緩解了。下半年我國的通脹壓力不斷會有所上升還是有所下降,都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許多人都希望下半年能有6%左右的經濟增速,但根據我對市場主體實際情況的把握,這可能是有難度的。
為什么下半年穩(wěn)增長的壓力仍然很大?疫情反復當然是最重要的風險,如何統(tǒng)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fā)展則是最重要的挑戰(zhàn)。光是通過貨幣信貸和稅收等經濟政策是無法實現統(tǒng)籌的。當然在經濟政策這個領域,仍然需要繼續(xù)發(fā)力,下一步應該把穩(wěn)內需,特別是穩(wěn)消費需求,作為政策發(fā)力點。
8、您多次提到了穩(wěn)住經濟增速的重要意義。有觀點認為,中國經濟應盡可能保持較高增速;也有觀點認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現在要從高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變,跑得慢才能跑得遠。您贊同哪種觀點?
張文魁:中國仍然面臨很大的發(fā)展任務,需要保持至少5%以上的較高經濟增速。所謂的不要高增長而要高質量,是一個謬論。衡量經濟發(fā)展質量的很大一個維度就是全要素生產率。
從數據分析來看,經濟增速比較高,相應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速才會比較高;經濟增速比較低,全要素生產率增速也會比較低。2021年中國人均GDP剛剛躍過1.2萬美元的臺階,中國經濟增長的空間還比較大,潛在增速仍然較高,或者以更謹慎的概念來表述,還在中速以上,中速以上也就是指至少在5%以上。如果沒有中速以上的增長,就談不上高質量。所以,未來保持中速以上增長,不僅是有必要的,同時也是有可能的。
·現在不建議加杠桿,應加大對服務業(yè)小微企業(yè)的政策支持力度
9、今年以來,企業(yè)和居民部門的中長期融資表現一直在下滑,有人類比這一當下現象為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您怎么看?
張文魁:根本原因在于企業(yè)、居民、政府部門的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都不夠樂觀。當然這主要是疫情原因。至少從短期來看,兩個表的修復都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如果走現代貨幣理論提倡的那條路的話,正如我在這本書里所分析的,會不會成為所謂的“新巫毒經濟學”大流行的契機?不得而知。
受到兩三年來的疫情影響,一些企業(yè)和家庭已經陷入債務困境,他們對未來的預期有很不明確,現在鼓勵他們加杠桿,這并不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許多人覺得宏觀杠桿率高點也沒有什么大不了,日本的宏觀杠杠率,特別是政府部門杠杠率長期以來那么高,看起來也平安無事。
但根據我的一些研究,這樣的政策對日本的政府部門和企業(yè)部門所產生的后果并不一樣,企業(yè)部門的活力來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事情,政策緊了也不行,松了也不行;政企作用替代性和互補性少了也不行,多了也不行。如果企業(yè)部門的活力不能得到提升,經濟增長就缺乏堅實的微觀基礎。
- 原標題:中國仍需5%以上經濟增速,關鍵在于穩(wěn)內需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特拉斯“已經完了”?英新財相宣布推翻幾乎所有減稅措施
2022-10-17 23:06 不列顛 -
日賺1.62億,茅臺市值超騰訊
2022-10-17 18:16 觀網財經-消費 -
歐盟建議減少對華供應鏈依賴?中方回應
2022-10-17 17:01 -
第七批集采中選結果預計11月下旬在上海正式執(zhí)行,含胃癌等疾病用藥
2022-10-17 16:58 醫(yī)療改革 -
六大行年內再次齊發(fā)公告:9.53萬億貸款支持實體經濟
2022-10-17 16:01 觀網財經-宏觀 -
國家發(fā)改委:中國經濟今年總體延續(xù)恢復發(fā)展態(tài)勢
2022-10-17 11:34 聚焦二十大 -
中海油: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加約104%-108%
2022-10-16 16:20 大公司 -
上交所: 科創(chuàng)板股票做市交易業(yè)務準備就緒
2022-10-15 12:21 觀網財經-金融 -
羅杰斯:中國將成為21世紀最成功的國家,給孩子留下大量中國股票
2022-10-15 11:19 觀網財經-宏觀 -
讓星巴克“走上神壇”的那個女人,殺回前線
2022-10-14 16:13 -
美國9月CPI同比增長8.2%
2022-10-13 20:43 觀網財經-海外 -
工信部通報38款APP侵害用戶權益,映客、丁香醫(yī)生等上榜
2022-10-13 18:52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本田丟失了中國市場
2022-10-13 18:25 -
20年來全球最大單體金礦!山東“海下2000米黃金王國”有了新進展
2022-10-13 18:08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短視頻毀了華語樂壇?我們也看到了春天
2022-10-13 17:52 -
“心動外賣”商標獲批,抖音動真格了?
2022-10-13 17:13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文在寅又成靶子?韓國總理直斥光伏“掏空國庫”
2022-10-13 16:10 光伏危機 -
普京松口了,德國卻拒絕
2022-10-13 15:46 歐洲亂局 -
集團LOGO變更,字節(jié)跳動“跳”向抖音?
2022-10-13 14:45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雙11將至,上海市監(jiān)局:促銷規(guī)則要更加透明、簡單易懂
2022-10-13 12:18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相關推薦 -
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xié)議”,就這? 評論 148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698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57“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評論 61最新聞 Hot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
突發(fā):巴稱擊斃40至50名印士兵
-
巴總理:關鍵時刻,感謝“親愛的兄弟”埃爾多安
-
烏克蘭議會批準美烏礦產協(xié)議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
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
“中國遠落后于美國的時代已終結”
-
“接到指示,美情報機構加強搜集力度”
-
“雙方出動125架戰(zhàn)機,交火距離一度超過160公里”
-
門票價格從10元上漲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館回應
-
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
烏克蘭央行行長:考慮放棄美元
-
美聯(lián)儲:就是不降息
-
法方證實:至少一架陣風戰(zhàn)斗機被擊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敵人哀嚎,印軍引以為傲5架戰(zhàn)機,化為灰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