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宇:騰訊10億的“科學探索獎”,怎樣才能真正雪中送炭
關鍵字: 騰訊科研科學探索獎第三,“為科技獎勵和評價機制的改變做出些嘗試”這個說法理論上不成立。
為什么不成立?我建議諸君再認真讀讀國家印發(fā)的《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貴單位近期難道沒有在清理四唯嗎?國家不正在嘗試著改變嗎?啥意思?難道是說這文件里寫的不夠全面、不夠充分?這個文件出臺之前,可是廣泛征求了科學家們意見的,很多人都收到過郵件按要求認真填寫。
所以現在最重要的問題,不是嘗試,而是落實。先把提出來的問題解決了再說,對吧,辦事兒要有個邏輯。另外,這個獎?chuàng)f“堅持不唯出身、不唯帽子、不唯派系的原則”,貌似現在全國各種項目、人才計劃之類的,都是這個評審要求吧?
這個獎項的發(fā)起人,很多是非常資深的科學家,理論上各種項目也評審不少。那么,問題就來了:騰訊的項目您不唯出身、不唯帽子、不唯派系,國家的項目您打算怎么評?還能評出花來不成?
所以,雪中送炭做不到,支持從容不迫沒有必要,搞嘗試又沒有邏輯,馬老板不是忽悠型,問題在于科學家也不能拿人當傻子來忽悠是不?再者,企業(yè)的本質就是逐利,人家掏10個億出來,還是需要給人有足夠回報的。這樣問題就來了:這個獎怎么發(fā)才能不打水漂?很簡單:把45改成30。年齡上限為30歲。
為什么是30歲,不是35?因為四青雖然通常要求40歲以內,但還是有不少35歲以下的青年學者能夠獲得資助;此外,基金委的青年項目貌似是改成人才計劃了,限齡35,這個是好事情。
國家的反應通常沒有那么慢,如果這個獎項的限齡是35歲,可能短時間之內國家就會出臺相關政策來支持35歲以下的青年學者,這樣這個獎項迅速就會變成雞肋。
那如果這個獎項改成限齡30,會有什么不同?有,第一,萬事開頭難,青椒們起步都很艱難。不考慮少年班,通常大家18歲讀大學,22讀研究生,27、28左右獲得博士學位?,F在國內招PI通常要求有博后的經歷,這樣再做個1-2年博后,30歲左右就面臨人生的重要抉擇:繼續(xù)做博后,還是獨立做研究?想獨立做研究,哪兒來的資助?沒錢談什么獨立?對吧。
所以青年學者最缺錢、缺支持的時候,就是剛剛開始獨立做研究的時候。美國對新PI貌似是有特殊支持的,一般第一個RO1項目拿起來不那么困難,這樣能夠熬過生存期,國內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支持,所以青椒們基本上是自生自滅的狀態(tài)。這幫人事實上是最最需要支持的。
第二,判斷30歲以下學者的潛力,從中選拔出未來能夠成為杰出科學家的青年人才,這個可不是猴子能做的事情,還是需要花很多心思的。當然嘍,科學家們得選擇做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既然忽悠了企業(yè)家的錢,那就得干有分量的事情。
事實上也沒有那么困難,舉個“栗子”,當年nyouyou混水木的BBS,看她貼的人多了去了,那時候nyouyou可遠沒有到30歲,問題是版上所有人都相信nyouyou能成為非常出色的科學家。
再一個就是華大基因的王俊博士,咱讀研究生的時候,也是所有人都知道他研究做得好。
其他的例子那就多了,比方說,咱生信圈兒的王MM(參見《N6-甲基腺苷的調控功能:那些27歲的教授們》),再有就是兄弟我有很多十幾年的同行好友,為什么會是好友?當然是早就看出潛力來了。
咱就一個菜鳥,還是個大菜鳥,20多歲的時都能看清楚誰誰能有前途,國內最杰出的一幫戰(zhàn)略科學家們,這樣的事情還不小菜一碟?
第三,企業(yè)是可以拿到回報的。比方說,這個獎設立10年,如果能夠選出一個nyouyou級別的青年科學家,那這錢花的是不是超值?當然嘍,如果一不小心選出個尹希(2017年科學突破獎-物理學新視野獎得主,參見《少年班:來自天頂星的超級賽亞人們》)或是張鋒(不用解釋吧?),那估計騰訊從此不需要做廣告了。
另外,關于這個獎,邵斌博主兩天前有評論《也談騰訊的科學探索獎》,可供參看。
- 原標題:騰訊的“科學探索獎”:改變什么?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最后更新: 2018-11-19 11:11:39
-
中科曙光與下一代互聯(lián)網國家工程中心簽約 助力IPv6規(guī)?;渴?/a>
2018-11-19 09:49 大公司 -
科技早報|俞敏洪回應“歧視女性”是沒表達好 周小川稱要鼓勵多渠道支付
2018-11-19 09:48 -
雙星發(fā)射成功!北斗即將從區(qū)域邁向全球
2018-11-19 07:06 航空航天 -
2018中國芯評選 展銳獨攬兩金 華為落榜 原因何在
2018-11-18 21:18 -
蘋果討好中國的這十年
2018-11-18 20:06 -
袁隆平:我還有兩個夢
2018-11-18 20:02 -
外媒:HTC已取消2019年上半年的旗艦手機產品
2018-11-18 17:00 -
外媒:iPhone的利潤率已從峰值74%降至60%
2018-11-18 16:51 -
紫光存儲芯片即將投產 晉華前途未卜
2018-11-17 21:27 -
余承東:超越蘋果后,華為目標兩年內排名第一
2018-11-17 18:01 手機 -
中國大陸存儲“三國”會如何演義下去
2018-11-16 15:59 科技前沿 -
反壟斷局:三星海力士鎂光的反壟斷調查已有重要進展
2018-11-16 12:00 IT新浪潮 -
香港地鐵接入支付寶的背后 竟隱藏著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的新模式?
2018-11-16 10:53 BAT -
再失華裔高管,谷歌AI中國中心總裁李佳離職創(chuàng)業(yè)
2018-11-16 10:32 大公司 -
科技早報|拼多多遭做空被疑夸大營收 美團市場份額增至59%
2018-11-16 10:25 -
吳宜燦獲美國核學會聚變核能杰出成就獎 首位華人獲獎者
2018-11-16 08:58 科技前沿 -
大學生一眨眼,這書自己翻頁
2018-11-15 17:53 -
被庫克暗諷后 扎克伯格禁止高管使用iPhone
2018-11-15 17:51 大公司 -
騰訊云前三季度收入60億元 阿里云著急嗎?
2018-11-15 15:42 IT新浪潮 -
叉車鋰電化加速 寧德時代、比亞迪挺進新戰(zhàn)場
2018-11-15 10:37 新能源汽車
相關推薦 -
巴軍:擊落6架印軍機,含3架新銳“陣風” 評論 935商務部:中方決定同意與美方接觸 評論 408“指揮混亂!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評論 7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醞釀“獨立公投” 評論 130美財長賣力為關稅洗地,臺下高管們只關注中國 評論 57最新聞 Hot
-
巴軍:擊落6架印軍機,含3架新銳“陣風”
-
“辛杜爾”是什么意思?印度稱向這幾個國家通報了行動
-
巴軍方:印度襲擊已致26死46傷
-
結巴、顫抖、不知所云…美財長被徹底問崩了
-
繞開美國中間商,“找商品,直接和中國談”
-
巴方:印度已“越過界限”,當然會進行報復
-
“形勢變了,加拿大過去那么對中國,太蠢”
-
巴西豆農笑了
-
商務部:中方決定同意與美方接觸
-
特朗普拒不付錢,加州又扯中國
-
歐洲最后一家關鍵抗生素原料商@歐盟:讓你不打錢,我們去中國了…
-
黃仁勛:錯失中國市場,損失巨大
-
印巴交火,特朗普:很遺憾
-
“加拿大永遠不賣”“永遠別說永遠”
-
“指揮混亂!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輪投票通過,默茨正式當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