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特爾·斯坦因:絕大多數德國人“真搞不懂”特朗普為何會勝選
美國不愿為了建立世界氣候政府或世界民主的夢想,而犧牲其世界頭號強國的地位。事實上,情況一直如此——而特朗普如今更是赤裸裸地提醒了人們這一事實。選舉結果再次讓我們認識到:普通的美國工人已經厭倦了將稅金浪費在覺醒運動、左翼身份政治、多元化、平等性和包容性(DEI)意識形態(tài)、氣候幻想以及無節(jié)制的社會支出上。他們不會為了自殺式的開放邊境移民政策而犧牲自己的安全和身份。最重要的是,他們希望回歸有利于美國和美國中產階級的成功經濟政策。
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思想和新關稅政策的出臺,將損害德國的出口制造業(yè)。汽車行業(yè)及其他行業(yè)顯然十分擔憂。身為德國人,我希望關稅能夠適度,且損害能夠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然而,我們必須承認,當前德國傳統(tǒng)產業(yè)經濟低迷的嚴峻形勢并非源于美國政策,而是完全由我們自己造成:由于綠色能源轉型政策導致能源成本過高、稅收和勞動力成本高昂,以及官僚主義和繁文縟節(jié)過多,德國競爭力持續(xù)下滑。如今,這已威脅到德國經濟模式的核心。德國曾在19世紀是經濟強國,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廢墟中再次崛起,但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在失去優(yōu)勢,逐漸落后,我們缺乏某些美國地區(qū)所展現出的創(chuàng)新水平。
特朗普身邊有埃隆·馬斯克——這個時代最成功的企業(yè)家和創(chuàng)新者,這也標志著一次富有遠見的變革:美國想要再次“伸手摘星”。美國絕不會允許自己在科技領域被擠出全球頂尖的行列,也不會允許中國在創(chuàng)新能力和經濟實力上超越自己。馬斯克向太空發(fā)射火箭,打造炫酷的賽博卡車,而德國那些愚蠢的進步派卻在驚嘆用笨重的貨運自行車取代汽車的想法。在德國,你幾乎看不到馬斯克那種振奮人心的樂觀精神和不可遏制的成功欲望。相反,特斯拉和SpaceX的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在德國卻備受詆毀?!睹麋R》最近刊登了一篇關于馬斯克的文章,標題為“二號公敵”,荒謬地指責他破壞了民主。
德國《明鏡周刊》的封面,該雜志將馬斯克稱為“二號公敵”,而“頭號公敵”是特朗普。
馬斯克遭到歐洲左翼精英的憎恨,因為他解放了推特(Twitter)和X,在這個此前由左翼勢力主導的平臺上恢復了健康的權力平衡。他代表意見自由和民主辯論的最大化。對于那些試圖控制國家話語、審查不受歡迎意見的建制派守護者而言,這簡直是恐怖的愿景。他們將不喜歡的就斥為虛假信息。特朗普的勝利,是在文化層面對抗左翼“抵制文化”的一次突破。
特朗普的勝利之所以讓歐洲人和德國人感到更加痛苦,是因為它暴露了我們在安全政策方面的弱點和幻想。這位前總統(tǒng)完全有理由猛烈抨擊德國武裝力量嚴重不足且依賴美國安全保障的做法。三十年來,包括默克爾政府執(zhí)政的十六年,德國對軍隊的撥款嚴重不足。我們始終未達到北約設定的國內生產總值2%的目標。
副總統(tǒng)當選人、參議員詹姆斯·戴維·萬斯在今年2月《金融時報》的一篇專欄文章中寫道:“歐洲必須在國防方面自立自強”,這是正確的。目前,德國的聯邦國防軍就像一名跛腳的獨腿士兵。萬斯在文章中寫道:“聯邦國防軍幾乎難以組建起一支隨時能投入戰(zhàn)斗的旅級部隊?!彼粲醯聡朔@一弱點。在今年春季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他也明確了這一點。
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里烏斯一直在努力拼湊足夠的資源,以調動一個旅級部隊前往波羅的海地區(qū)。2022年2月底,在俄烏沖突后,朔爾茨宣布了“Zeitenwende”,即歷史性的轉折點。但實際上,他在宣言之后并未采取多少實際行動。政府承諾通過債務融資為聯邦國防軍額外撥款1000億歐元,但并未帶來任何真正有意義的改變。德國仍遠遠落后于北約2%的開支目標。
特朗普將再次向我們出示這張賬單,而從施羅德到默克爾(以及默克爾曾經的財政部長朔爾茨),德國歷屆政府都曾以為他們能夠逃避這張賬單。在共產主義蘇聯帝國解體后,德國希望以犧牲國防為代價,永遠享受“和平紅利”,幾乎免費地躲在北約和美國核武器的保護傘下。現在,是時候償還了。特朗普終將迫使我們加大對自身武裝力量的投入。如果我們想要更加獨立和自主,這便是前提條件。
當選總統(tǒng)及其即將上任的政府將會嘲笑我們之前的道德傲慢。德國的姿態(tài)常常是空洞無物的:向全世界宣講道德行為準則,卻未能以足夠的軍事力量來支撐自身的安全需求。德國有一種傾向,即對世界進行說教——無論是氣候問題、LGBTQ群體問題、正確處理過往罪孽的方式,還是在新全球主義背景下克服民族國家的必要性——這種傾向將不得不終止,這無疑是值得慶幸的。在特朗普的領導下,我們將獨自站在雨中。
2024年7月2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柏林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講話。 新華社
朔爾茨政府極不受歡迎。僅有15%的德國公民支持他的社會民主黨,綠黨的支持率也有所回落。德國的經濟危機、移民危機、能源價格高昂、極端進步主義等問題,使得民眾紛紛疏遠“進步聯盟”。三年后,這個矛盾重重、意識形態(tài)混亂的聯盟終于垮臺。在默茨的帶領下,基督教民主聯盟變得更加保守,他試圖給人留下自己糾正了默克爾的一些重大錯誤的印象,尤其是在移民危機期間的開放邊境政策上。但真正令柏林政界擔憂的是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的崛起,因為他們?yōu)檫M步夢想提供了一個激進的替代方案。
特朗普的“美國優(yōu)先”政策可能會為歐洲的右翼政黨或右翼政府提供意識形態(tài)上的助力。同時,這也將使我們的處境更加艱難。我們必須掌控好各自的國家與民族。但大勢所趨,預示著一種向右轉的趨勢,即重新推崇更具活力、更加自由的經濟和國家自由的政策——所有這些都是值得歡迎的變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彭宇萱 
-
全程空喊口號,她威脅要讓中國“付出更大代價”
2024-11-13 08:48 觀察者頭條 -
阿斯利康CEO:關于中國的事情,我們真的很重視
2024-11-13 08:26 -
“中國月壤給了意大利總統(tǒng)一點點震撼”
2024-11-13 07:49 航空航天 -
美國駐以色列大使,定了他
2024-11-13 06:56 美國政治 -
德國提前大選時間定了,“朔爾茨失去了德國人民的信任”
2024-11-12 23:06 德意志 -
怕特朗普再次阻撓?WTO想“提前任命”這個重要職位
2024-11-12 22:30 特朗普 -
“中方敦促英方立即停止”
2024-11-12 22:20 香港 -
以新防長放話:喘息?沒門
2024-11-12 21:53 觀察者頭條 -
美民主黨進步派高層炮轟:黨內領導人“淪為大財團人質”
2024-11-12 20:47 美國政治 -
曾起訴中國的他,決定退出司法部長競選
2024-11-12 20:36 美國政治 -
中俄舉行戰(zhàn)略安全磋商
2024-11-12 20:25 中俄關系 -
除了盧比奧,我國還制裁了這些美國人
2024-11-12 18:58 中美關系 -
“討好”特朗普,他被要求這么做…
2024-11-12 17:24 美國大選 -
朝俄批準!外交部表態(tài)
2024-11-12 17:24 朝鮮現狀 -
他蠢蠢欲動:特朗普贏了,機會來了
2024-11-12 16:53 巴以恩仇錄 -
中美領導人是否將在APEC峰會期間會面?外交部回應
2024-11-12 16:44 中美關系 -
外交部回應菲防長言論:每一次爭議升級都是菲方挑釁引起
2024-11-12 16:37 南海局勢 -
“拜登趕緊辭職,讓哈里斯當會兒總統(tǒng)”,在場的都驚了
2024-11-12 16:16 美國政治 -
韓國、越南、印尼……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還要砸誰?
2024-11-12 15:48 特朗普 -
“忠誠、對華強硬”…又一批重要人選曝光
2024-11-12 15:03 美國政治
相關推薦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6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10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8“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