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衛(wèi)·普里斯特蘭:共產(chǎn)主義還剩下什么?
關鍵字: 共產(chǎn)主義共運蘇聯(lián)列寧再見列寧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烏拉!烏拉!烏拉! ”的聲浪猶在我耳畔,那些身著灰色軍裝的士兵在接受檢閱時,堅定地呼喊著, “熱烈慶祝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70周年! ”
那是1987年,我作為交換生在莫斯科留學。那個11月的清晨,我來到高爾基大街(觀察者網(wǎng)注:現(xiàn)稱特維爾大街),看閱兵隊伍向紅場進發(fā)。年輕的軍人們在蘇聯(lián)和外國政要的注視下,向列寧墓致敬。這場令人印象深刻的的儀式,其目的是展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長盛不衰的革命活力和廣泛的國際影響力。
面對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主席奧利弗·坦博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亞西爾·阿拉法特等左翼領導人,時任蘇聯(lián)領導人的戈巴爾喬夫談到十月革命價值觀如何激勵著當下的政治運動。周圍懸掛的標語上寫著俄國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的句子:“列寧活過,列寧活著,列寧將永遠活下去!”
1920年,列寧向開赴波蘭前線的紅軍士兵講話
這句標語顯得很空洞,因為當時所有人都看得出來,蘇聯(lián)的經(jīng)濟問題已經(jīng)很嚴重,尤其我那些靠學校供應伙食的俄國同學們。但即便如此,整個體制仍然看上去如同列寧墓上的大理石般堅固。我和大多數(shù)旁觀者一樣,無法想象共產(chǎn)主義會在未來兩年內轟然崩塌,蘇聯(lián)會在四年內四分五裂。
很快,大眾對十月革命的看法就完全變了:不受干預市場似乎將自然而然、不可避免地形成,而共產(chǎn)主義仿佛從一開始便注定會被掃入托洛茨基所說的“歷史的垃圾桶”。人們認為,全球化的自由主義秩序可能會遭到來自伊斯蘭主義或中國國家資本主義的挑戰(zhàn),但無論如何,信譽敗壞的馬克思主義已不足為懼了。
今天,當我們紀念二月革命——即十月革命的前奏——100周年時,歷史已再度轉折。中國和俄羅斯運用象征共產(chǎn)主義傳統(tǒng)的符號,凝聚反自由主義的民族主義;在西方,人們對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信心尚未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復蘇,新崛起的極右翼和激進左翼勢力爭相拉攏民意。去年的美國大選季,信奉社會主義的獨立人士伯尼·桑德斯參與民主黨選舉,意外獲得超高支持率;西班牙前共青聯(lián)成員帕布洛.伊格萊希亞斯領導的“我們可以黨”也在選舉中崛起,顯示了左翼思想在草根階層的回潮。2015年,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經(jīng)典之作《共產(chǎn)黨宣言》在英國成了暢銷書。
所以,我1987年在莫斯科見證的,究竟是共產(chǎn)主義最后的吶喊,還是它要在21世紀再度破蛹而出的掙扎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共產(chǎn)主義錯綜復雜的百年史詩中找到線索,在這條敘事弧上,隨處可見錯謬的早夭、瀕死的絕境和始料不及的復活。
- 原標題:What's Left of Communism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楊晗軼
-
“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評論 7中方同意接觸,美媒緊盯:事關重大、令人鼓舞 評論 68印度指控巴與恐襲有關,稱空襲是行使自衛(wèi)權 評論 301直播:跟著軍工組探訪俄羅斯兵器博物館 評論 127巴軍:擊落6架印軍機,含3架新銳“陣風” 評論 1306最新聞 Hot
-
“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
擔心美國施壓,在華德企:希望新一屆德國政府確立平衡立場
-
“以方計劃會越過另一條紅線”,歐洲6國外長發(fā)布聯(lián)合聲明
-
印空軍:今起在與巴基斯坦接壤地區(qū)進行演習
-
中方同意接觸,美媒緊盯:事關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訪:特朗普太掉價了,美國不代表掠奪
-
哥倫比亞準備加入“一帶一路”?中方回應
-
印度指控巴與恐襲有關,稱空襲是行使自衛(wèi)權
-
首批145%關稅中國貨船抵洛杉磯港,美業(yè)界預警…
-
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又使壞,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將訪華
-
特朗普又要給波斯灣改名了
-
英國快和美國談成了?條件是…
-
改道、停飛,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軍方公布回擊細節(jié):兩國戰(zhàn)機均未侵入對方領空
-
巴軍:擊落6架印軍機,含3架新銳“陣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