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瑋:小學考試題目難到要延時,我們的教育怎么了?
最后更新: 2025-01-13 08:14:3403
針對師生和家長們的“吐槽”,一名業(yè)內人士告訴我:“我知道師生和家長群體會對這種新方向新模式反應大,但它確實是未來考試和選拔的大方向。諸如深圳南山區(qū)、廣州海珠區(qū)、成都青羊區(qū)這些地區(qū),作為重點試點區(qū),它就是該省市的中高考風向標。此次南山區(qū)引發(fā)熱議,主要還是步子太大題量太夸張了,但只看單獨的每道題,說實話這次南山區(qū)的數學題質量是很高的?!?
那為什么近幾年的小學考試會出現“體量大、跨學科、重拔高”等新風向呢?這背后隱藏著教育理念帶來選拔機制變化的深層次原因。
“其實早在2021年,新標準出來后,陣痛就已經開始了。比如新高考數學題量減少了,但難度加大更注重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倡導師生日常‘多想少算’、‘多讀少刷’?!币幻萄泄ぷ魇业睦蠋煾嬖V我?!斑@種變化是從新中考、新高考改革開始的,慢慢延展到了小學,其最終目的還是想讓中高段小學生們逐漸適應新中考新高考模式,因此,短期內小學老師和家長不習慣不認同也很正常。”
部分業(yè)內人士指出,新課程標準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fā)展的能力。頒布以來,國家義務教育的質量監(jiān)測命題方向和重點都發(fā)生了較大轉變:
一、基礎知識VS舉一反三。小學教材教授的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但考試卻在基礎上予以整合和延伸。這便是家長和老師反映的“一個大題第一問還在四上,第二問就在五下”——考試會設計一些超出教材內容但基于同種原理的問題,來評估學生“舉一反三”的思維能力。
二、題海戰(zhàn)術VS天資聰穎。過去,尤其是小學階段,題海戰(zhàn)術是公認的取得高分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很多專家表示,大量做題雖然能在短期內提高成績,但到了更高階段,則局限了學生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現在小學考試的題目設計,也往往會包含一些“變種題”,去倒逼學生思考、打擊學生機械刷題的動力。
三、偏科獨秀VS融會貫通。現在的考試設計“跨學科”格外明顯,比如數學里面有大量閱讀材料,語文里可能會考二進制,英語里面會考物理、天文等等?!艾F在的普遍現象是,小學階段,主科通常并行,要么一起好要么一起差,很少見到以前主科成績云泥之別的情況了。因為跨學科打破了各科界線,不會融會貫通的每科都學不好。”
四、教材即世界VS生活是教材。新標準出來后,考題設計越來越多包含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旨在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具體生活問題的能力?!氨热邕@些年,小學考題都注重當地特色非遺、景點、歷史人文等,或是情景化要求孩子用知識去處理每個事?!?
一名奧匹林克數學教練坦言:“說句難聽的,以前靠題海戰(zhàn)術刷出來的優(yōu)等生跟不上了——不回歸知識內核,再怎么刷題都刷不完各種基于‘教材原點’又無限延展或變形的題。而且現在考題設計,還需要孩子有豐富的生活經驗,缺乏常識的孩子會覺得特別難。等于是既要學生腦子靈學得好,還得學生日常耍得好,耍得好指的是他/她和社會接觸得多。我個人理解,國家是不需要那么多死讀書的人,傾向于搞學術的搞學術,搞技術學技術?!?
04
對于上述變化,一名老師建議,既然此次新標準引發(fā)了大量討論,家長與其崩潰抱怨,不如“順風而行”早做規(guī)劃。
“孩子的身心健康當然是第一位的,但反內卷和躺平還是不一樣的,我個人建議不要和時代洪流激烈對抗?!彼赋?,仍舊打算卷成績賽道的,不要再占據孩子大量課余時間去刷改革前的舊題庫,而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大量閱讀的習慣,并且要帶著思考和目的去閱讀,“好讀書、讀好書”;多參與當地社會活動、了解當地風俗民情等。同樣,覺得自己孩子不是讀書料的家庭,在降低期盼的同時挖掘孩子其他方面的閃光點,追求不同的發(fā)展方向。
“讀個大學又怎樣呢?畢業(yè)找不到工作的一大把。說實話,除了就業(yè)形勢嚴峻,這幾年應屆生里動手能力差、人際交往能力弱,同時覺得自己苦讀十多年畢業(yè)就該一步登天的也很多。”一名反詐警察告訴我,“參與電詐或電詐受害群體比例最高的就是大學生,遠比老年人和孕婦寶媽還多。你說大學生聰明吧,智商都讀到大學了,但很多基本的生活常識和抵御誘惑性虛假信息的能力都沒有?!?
“就說當下,現在缺的不是坐辦公室的人,缺的是實踐和動手能力強,缺的是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人,更何況未來呢?”某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一位享有諸多榮譽同時基層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告訴我?!拔覀儽臼械脑?,在小學高段引入了職業(yè)理想和職業(yè)規(guī)劃課程,有些孩子可能讀書上很吃力,又有來自父母學校的壓力,那我們希望能幫助他們發(fā)掘自己的閃光點,不唯分數論成敗,而是發(fā)展終身學習的能力,重學力而非重學歷,因為教育本身就該是育人不是育分?!?
但“育人而不育分”在目前階段太難了——不管新中、高考改革初衷和落地效果如何,不管職業(yè)教育現狀和發(fā)展前景如何,當前最大的弊端還是整個社會的教育評價太粗暴單一。
“我下社區(qū)帶著小朋友做活動,請孩子們說一件近期開心的事。只有兩個幼兒園小朋友最開心的是踢進了幾個球、學會了什么東西,大多數學生開心的都是某次考試考好了。而且開心是因為最后結果帶來了表揚,不是意識到‘自己努力的過程’。幾乎還是唯分數論,即使雙減后等級制的換算也是基于分數的;但同時又不允許公開成績和排名,家長們更難以看清自己孩子的前景。所以教師、學生、家長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不得不將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應試準備中,忽略了更重要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生活質量和社會適應能力等。”
小結
綜上所述,為什么出現“教考分離”風向?或許是因為多地圍繞著新課標改革的具體要求,如注重“全面發(fā)展”“終身學習”“回歸生活”等,義務教育的質量監(jiān)測命題方向也隨之出現較大改變。落地到學生期末考試層面,便集中表現為教考分離,并可能在未來形成大趨勢。
但如果不改變整個社會和教育執(zhí)行體系“唯成績論”的價值導向,教材和考試、培養(yǎng)和選拔機制再怎么改革,最后只會變成“既要又要還要”,層層壓在最弱勢的孩子們身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突破3000億千瓦時!我國距離最遠特高壓工程送電量數據亮眼
2025-01-13 06:41 能源戰(zhàn)略 -
中國疾控中心:均是已知病原體,未出現新發(fā)傳染病
2025-01-12 15:43 -
抗告遭駁回,“柯文哲要在看守所里過年了”
2025-01-12 09:00 臺灣 -
兩條時速350公里高鐵新線,有重要進展!
2025-01-12 07:19 高鐵世紀 -
去年公示提拔未果,王川通報被查
2025-01-11 22:45 廉政風暴 -
“超百畝耕地變大坑”,官方通報
2025-01-11 20:49 -
何立峰與里夫斯共同主持中英經濟財金對話
2025-01-11 19:42 -
中科院院士,著名海岸和近海工程專家邱大洪逝世,享年95歲
2025-01-11 18:42 -
山東超百畝土地變大坑!“破壞耕地”還是“合理挖土”?
2025-01-11 17:04 基層治理 -
限時45天,4省被要求整改
2025-01-11 16:31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杭州警方:李某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025-01-11 16:31 -
我駐緬使館提醒
2025-01-10 21:28 -
五糧液原董事長李曙光,被查
2025-01-10 19:59 廉政風暴 -
財政部:請大家放心!
2025-01-10 17:36 今日財經 -
北航原副校長張廣,判了12年
2025-01-10 17:34 廉政風暴 -
國家網信辦擬出臺MCN新規(guī):禁止12類行為!
2025-01-10 17:27 -
“中國出現不明病毒”?外交部:危言聳聽
2025-01-10 15:59 -
王星將于今日晚間乘機回國
2025-01-10 14:33 -
特朗普:普京想見我,安排上
2025-01-10 14:17 特朗普 -
衛(wèi)星影像對比分析,西藏定日縣水庫未出現險情
2025-01-10 13:23
相關推薦 -
“越談越僵!最急著簽的都杠起來了” 評論 21美歐這事兒鬧的,還扯上中國… 評論 57“美國失敗了,不只黃仁勛這么想” 評論 60“美國給中國送大禮,共和黨人這下該解釋麻了” 評論 54特朗普胡謅:有學生2+2都不會,怎么進的哈佛? 評論 232最新聞 Hot
-
“越談越僵!最急著簽的都杠起來了”
-
“推倒重來要幾十年!沒有中國我們根本無法生產”
-
美歐這事兒鬧的,還扯上中國…
-
印軍稱擊斃一名巴基斯坦越境者,巴官員稱印方“含糊其辭”
-
特朗普胡謅:有學生2+2都不會,怎么進的哈佛?
-
內蒙古一地突降大雪,多匹馬被凍死
-
美議員跑加拿大求“復合”:咱有共同“敵人”,中國啊
-
“美國給中國送大禮,共和黨人這下該解釋麻了”
-
特朗普威脅三星:25%
-
波音被美司法部“豁免”
-
萬斯炒作:美國絕對主導時代結束了,中俄想各個擊破
-
特朗普AI顧問叫囂:荷蘭繼續(xù)對中國限制出口
-
港科大:無條件錄取哈佛轉學生
-
“特朗普,再次成功讓中國人對美國祛魅”
-
數十人突然被裁!“特朗普想強化總統(tǒng)特權”
-
“暴政!”哈佛禁令引眾怒,中國學生不敢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