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瑋|上甘嶺戰(zhàn)役親歷者:在電話電線全斷時,我接到一個重要任務
最后更新: 2022-08-01 09:16:18黃繼光的年輕生命,也永遠定格在597.9高地。他在20日拂曉時的驚天一撲,助我軍奪回了零號陣地。至此,上甘嶺597.9和537.7高地上的全部陣地被我軍掌控,我軍按照事先部署,轉入防御。
在15軍軍史檔案中,曾有這樣一段描述:
“上甘嶺戰(zhàn)役中,危急時刻拉響手雷、手榴彈、爆破筒、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舍身炸敵地堡、堵敵槍眼等,成為普遍現象?!?
第一階段結束后,秦基偉改變了策略。他發(fā)現“聯合國軍”一反常態(tài),此前最害怕被成建制消滅的美軍,此次“傷亡更大”但仍然“拉很大的架勢”,秦基偉便提出“穩(wěn)住陣腳,同敵人打持久戰(zhàn)”。我軍開始以坑道斗爭與小分隊反擊為主,為主力調整部署,準備大規(guī)模反擊爭取時間。
鄧彰德(左一)為戰(zhàn)友講解手雷的使用 出自志愿軍政治部《上甘嶺戰(zhàn)役》一書
“400米的敵軍火線”和“重機槍5秒的間歇”
上甘嶺很快成為決定朝鮮局勢的生死之戰(zhàn),新華社每天集中報道,而美國方面也向全世界宣稱美軍將“扭轉戰(zhàn)局”。一時間,上甘嶺兩個面積僅3.7平方公里的高地,聚集了全世界的目光。
10月20至30日,是上甘嶺“堅持坑道斗爭”的第二階段。
志愿軍工事、坑道受損嚴重,多個陣地被敵軍占領,戰(zhàn)斗中,鄧彰德冒著槍林彈雨將身負重傷的副連長背下火線,完成了重要文件的傳達。后來,“電話、電線全部不通了”,此時,鄧彰德接到一個重大任務。
“你把這封信,一定送到前沿主坑道里。告訴戰(zhàn)士們,第一,堅持到底、把坑道守?。〉诙?,部隊不會放棄你們,明天凌晨展開反擊,主坑道和外面里應外合,奪回陣地!”交代完任務后,上級鄭重地對鄧彰德說:“小鬼,就交給你了?!?
晚上八九點,鄧彰德帶著一顆手榴彈獨自上路了。“天已經開始黑了,美國鬼子知道我們擅長夜間作戰(zhàn),在陣地上密集地丟照明彈。照明彈落下的地方,四周如同白晝。幸運的是戰(zhàn)場上散落著美軍降落傘,我拿了一個降落傘披在身上,匍匐前進?!?
每當照明彈熄滅,趁著下一顆發(fā)射前的短暫間隙,鄧彰德就來一次撲躍,再躲進彈坑,蓋上降落傘隱蔽。就這樣,他艱難地穿過了400多米的火線。
“主坑道在地勢更高的山坡上,到處是敵人。我好不容易爬到距離坑道口100余米處,忽然發(fā)現坑道口上方有敵人的工事,還有重機槍在把守!”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老英雄依舊熱血沸騰:“坑道口周圍被土埋了,只剩一米多寬的一個小洞。就那么小一個口子,機槍還在上方‘噠噠噠噠噠’的對著洞口打,子彈把坑道口的泥土打得四濺飛起?!?
鄧彰德在敵人眼皮子底下,悄無聲息地爬到了距離坑道口僅幾米的地方?!拔异o下心來觀察子彈射擊的節(jié)奏和規(guī)律,沒多久我發(fā)現敵人每換一個位置點射,中間會出現約5秒的間歇?!?
鄧彰德聽著機槍的射擊聲、在心里默默地數著數,瞅準機槍手切換點位的一剎那,他猛地站起身把降落傘一拋,向坑道口躍去,就在他撲進坑道口的瞬間,一串子彈擦著他的頭皮飛過。
“出發(fā)前為了更好隱蔽,我沒有帶槍,就帶了一顆‘光榮彈’——如果我在路上被發(fā)現了,我就拉響‘光榮彈’和鬼子們同歸于盡。”鄧爺爺一拍大腿,遺憾地說道:“其實挺可惜的,當時沒能把那個火力點干掉?!?
鄧彰德撲進坑道,坑道里的哨兵驚呼“敵人進來了!”,鄧彰德急忙大聲地說:“自己人!自己人!”回憶到此處,鄧爺爺笑得調皮又開心:“完成這次任務后,戰(zhàn)友們都打趣‘鄧小鬼送信,比電話還快!’”
以10月30日開始的決定性大反擊為標志,戰(zhàn)役進入了“恢復鞏固陣地”的第三階段。
鄧彰德傳遞的消息十分重要,反擊開始時,戰(zhàn)士們里應外合,很快炸掉了坑道口的敵軍碉堡,他因此榮獲特等功。之后幾天,敵我雙方對597.9高地展開殊死爭奪。陣地的一面紅旗上,留下了381個彈孔,一截不到1米的樹干上,嵌進了100多個彈頭和彈片。
大反擊后,597.9高地除東北山梁上的2、8、11號陣地仍在敵軍控制外,主峰及幾個要點陣地均已掌握在第45師手中。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觀網直播間】科舉時代:從世襲制到科舉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這件青銅文明“巔峰之作”終于合體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續(xù)上新!直擊三星堆考古發(fā)掘進程
2022-06-14 13:23 -
98歲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冊在世幸存者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烏克蘭,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婭再一次被“絞殺”
2022-04-24 10:15 烏克蘭之殤 -
“定遠”沉艦殘骸遺址水下考古調查工作今年將繼續(xù)
2022-02-13 22:33 考古 -
蘇聯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帥幣”與張作霖:作為旅游資源的歷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觀網直播間:蘇聯為什么由盛轉衰
2022-01-07 17:57 -
“連無助的老兵都要欺負?。俊比毡镜臍v史虛無主義很“優(yōu)雅”
2022-01-04 07:51 -
?;韬钊ナ罆r間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發(fā)現!江西樟樹國字山大墓或為越國王室貴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國為何總是走向統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譜?為何歷史老師常常推薦?
2021-10-29 08:12 -
-
“美國應學學印度,因為印度支配了中國兩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動畫《奇跡有密碼》之“不平凡的扁擔”
2021-09-28 16:31 -
做學問?抱大腿?胡適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適立場不正,但學問很大?
2021-09-08 07:40
相關推薦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評論 103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議”,就這? 評論 152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708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59“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評論 62最新聞 Hot
-
沖突愈演愈烈,莫迪首發(fā)聲
-
挪威發(fā)布國家安全戰(zhàn)略:美國不可靠,需要跟歐洲抱團
-
印度兩座水電站已重新開閘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
夸大對華關稅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發(fā)!巴稱擊斃約50名印士兵,印稱摧毀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統
-
彈射座椅大廠泄露了印巴空戰(zhàn)戰(zhàn)損“天機”?
-
巴總理:關鍵時刻,感謝“親愛的兄弟”埃爾多安
-
日本地鐵出現隨機殺人事件,男子揮20厘米菜刀砍傷2人
-
“斯洛伐克幾分鐘前才被通知…現在知道國際政治是啥了吧”
-
“俄羅斯要價太高,但...”
-
烏克蘭議會批準美烏礦產協議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
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
“中國遠落后于美國的時代已終結”
-
“接到指示,美情報機構加強搜集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