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飛騰:泰國熱烈歡迎中國旅客,中國外交深耕東南亞起作用了?
最后更新: 2023-01-17 09:19:01我們可以先來看看過去四個月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外交活動:
2022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訪華,這是中共二十大勝利閉幕后中方首次接待外國人領導人來訪,中越雙方簽署了包括文旅在內的13份合作文件。
11月1日至2日,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應邀訪問新加坡,和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共同主持中新雙邊合作機制會議,不僅聚焦“一帶一路”、經貿等議題,公共衛(wèi)生和人文交流等議題也是重要內容。
11月8日至13日,李克強總理訪問柬埔寨并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李克強總理指出,中國東盟“雙方正加緊優(yōu)化簽證政策、調增航班等措施,便利商務人員往來”;中國愿在做好防疫工作前提下為東盟留學生返華復課提供最大便利,實現(xiàn)“愿返盡返”。
11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巴厘島G20峰會期間同印尼總統(tǒng)佐科舉行會談,兩國元首就共建中印尼命運共同體達成重要共識,一致同意以2023年中印尼建立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10周年為契機,打造高水平合作新格局。
2023年1月3日至5日,菲律賓總統(tǒng)馬科斯應邀訪華。習近平主席在會見時指出,中國正在主動優(yōu)化調整防疫舉措,更加科學統(tǒng)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相信不久兩國人民又可以恢復到疫情之前那種密切的交流交往。而馬科斯也表示,期待疫情過后,更多中國民眾赴菲旅游和學習。在訪問結束之際簽署的聯(lián)合聲明中,雙方“承諾將致力于推動游客人數(shù)和兩國各城市特別是首都之間直航航班恢復至疫前水平?!?
相比之下,中國和最近的兩個鄰國——韓國、日本的關系卻一直難以見到轉機。
2022年11月15日,習主席在巴厘島會見韓國總統(tǒng)尹錫悅時特意指出,反對將經濟合作政治化、泛安全化。尹總統(tǒng)當時還回應稱,希望同中方保持各層級交往,加強人文交流,增進兩國民間友好。
11月17日,習主席在曼谷參加APEC會議期間會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時指出,日本在歷史、臺灣等重大原則問題上,必須重信守諾、妥善處之;要塑造相互客觀積極認知,促進民心相通。
但從事情進展看,日韓并未完全做到這一承諾。這表明,韓國對華政策不僅深受國內輿情的負面影響,還受到美國對華政策的牽制。
因此,需要更進一步加以說明的是,為什么近期以來東南亞和中國的合作,要比中國與日韓的合作更好呢?
這就必須深入了解地緣政治的影響。毫無疑問,日韓是美國對華博弈中試圖牢牢掌握的重要助力。烏克蘭危機暴發(fā)以來,日本渲染“中國威脅論”,在去年底出臺的幾份國家安保文件中,已經和美國一樣將中國界定為最大的挑戰(zhàn)者,并表示要將軍費提高至GDP的2%水平。
而韓國隨著保守政權執(zhí)政,政治加速右轉,在其去年底出臺的“印太戰(zhàn)略”文件中,雖然沒有將中國當作假想敵,但也是以價值觀差異作為立論的基石,進一步顯現(xiàn)出和中國立場的巨大差異。
但日韓的這些“示好”,并沒有換來美國的真心相待。
美國政界在看待東南亞時有很強的優(yōu)越感和傲慢姿態(tài)。盡管美國近期加強對東南亞的外交,但東南亞幾乎從來不是其外交的優(yōu)先方向。美國的一些說辭,如重返亞太或重返東南亞,很多時候對該地區(qū)的承諾也僅僅停留在口頭。
美國總統(tǒng)拜登于2022年11月12日在東盟—美國峰會上表示,美國會繼續(xù)強化對東盟的投入。(圖片來源:聯(lián)合早報)
過去十多年,到訪東南亞的美國高官屈指可數(shù)。并且,美國高官往往因為國內政治因素、甚至個人因素,在答應參加東南亞領導人的重要外交活動后又“放鴿子”。許多東南亞領導人對此很無奈,不免下調對美國承諾可信性的期許。
據(jù)報道,在2022年11月13日舉行的東亞峰會開始后,美國總統(tǒng)拜登仍未現(xiàn)身,美國領導人的位子空置。(圖片來源:聯(lián)合早報)
反觀中國,我們極為重視東南亞,多次表示這是中國外交的優(yōu)先方向,并在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實施親誠惠容的方針政策。待人以誠,這是中國讓很多東南亞領導人所感受到的。
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有數(shù)千年的交往歷史。美國只是在20世紀崛起、并且也只是在最近數(shù)十年展示了對中小國家的友好姿態(tài),何況其原因多數(shù)時候是出于冷戰(zhàn)中對抗蘇聯(lián)的需要,或者說大國博弈的需要,并非主動為東南亞謀劃。
美國行為的外溢作用,或許仍讓一部分人“執(zhí)迷不悟”。而實際上,東南亞從中學到的一項經驗是,一個強大的中國要比衰落的中國更有益于地區(qū)和平。美國宣傳和鼓動的“中國威脅論”很難在東南亞有市場。
隨著中美大國博弈的加劇,地緣政治的影響不可避免波及到周邊地區(qū)。作為美國的盟友,韓日正面臨日益逼仄的空間。在防疫政策上對中國游客的態(tài)度,難免成為中國檢驗日韓是否具備獨立自主推動對華關系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日韓需要提升統(tǒng)籌能力,加強對華溝通協(xié)調,特別是做好對中國的公共外交。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泰國熱烈歡迎中國游客,中國深耕東南亞外交起作用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楊珈媛 
-
失去40%普通物質,銀河系似乎在“減肥”
2023-01-17 09:10 -
莫斯科交易所首次推出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基金
2023-01-17 08:57 觀網財經-海外 -
西方援烏坦克,俄方:會像其他武器一樣在戰(zhàn)場燃燒
2023-01-17 08:08 俄羅斯之聲 -
-
白俄羅斯和俄羅斯舉行聯(lián)合飛行戰(zhàn)術演習
2023-01-17 07:39 俄羅斯之聲 -
美“星鏈”系統(tǒng)已部分交付烏軍
2023-01-17 06:50 烏克蘭之殤 -
國會論戰(zhàn)將至,岸田“防衛(wèi)增稅”計劃被批:不值得討論
2023-01-16 23:12 日本 -
意總理:他被捕是國家的偉大勝利
2023-01-16 22:48 -
商務部:劉鶴與耶倫將于18日在蘇黎世會面
2023-01-16 22:30 中國外交 -
共和黨人繼續(xù)發(fā)難
2023-01-16 22:07 美國政治 -
中方是否對涉日韓簽證政策作出調整?外交部回應
2023-01-16 21:59 中國外交 -
“不交出130名‘恐怖分子’,瑞芬別想入約”
2023-01-16 21:56 歐洲亂局 -
引發(fā)爭議半個月后,德防長宣布辭職
2023-01-16 20:22 德意志 -
-
國家衛(wèi)健委主任與譚德塞通話,外交部:世衛(wèi)認可中方抗疫努力
2023-01-16 17:22 -
美日渲染鼓噪“中國核威脅”,外交部回應
2023-01-16 16:30 中國外交 -
GTA真人版
2023-01-16 16:27 -
-
“我們該扮演什么角色?美國的奴隸嗎?”
2023-01-16 15:56 歐洲亂局 -
眾議院監(jiān)督委員會主席:他是個壞人,但也不該被強迫辭職
2023-01-16 15:56 美國政治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領導人訪問基輔,將與澤連斯基共同討論?;饐栴}
-
印軍否認S-400防空系統(tǒng)被摧毀
-
印度前高官:勸巴基斯坦,中國的話好使
-
空中爆炸!巴軍通報7日空戰(zhàn)細節(jié),含擊落“陣風”錄音
-
要松口了?印官員稱將“適時”公開
-
印度32座機場暫停對所有民用航班運營
-
英官員承認:美英貿易協(xié)議這條款,沖中國來的
-
巴外長:印度讓巴基斯坦別無選擇
-
巴基斯坦稱使用“梟龍”戰(zhàn)機擊毀印度S-400防空系統(tǒng)
-
搞錢色交易、貪欲膨脹,深圳市政協(xié)原副主席王幼鵬被“雙開”
-
“跟巴西建這條鐵路,中國非常感興趣”
-
果然,英國被用來“立規(guī)矩”了
-
印度官員:印軍正做出回應
-
印方:一高級官員在巴方炮擊中身亡
-
巴基斯坦發(fā)起“銅墻鐵壁”行動:已打擊20多處印度軍事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