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春:美國之音是如何在中國開展認知戰(zhàn)的?
最后更新: 2025-03-18 16:41:35【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姚春】
在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下令繼續(xù)削減聯(lián)邦官僚機構(gòu)資金后,數(shù)十名美國之音員工被曝已于3月15日接到停職郵件,該媒體的一些地方臺已停止播報新聞。美國之音主任邁克爾·阿布拉莫維茨同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自己和“幾乎整個”1300人的員工團隊已被停職。
在國內(nèi)不少70后、80后眼中,美國之音是他們學習英語的“啟蒙之音”,然而這個成立于1942年的廣播電臺,一直以來充當?shù)亩际敲绹畬ν庑麄鞯暮砩?,二?zhàn)后的宣傳重點是蘇聯(lián)、東歐和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通過講述“美國故事”,推廣所謂的美式“民主自由”,干涉他國內(nèi)政。而這樣一個講述“美國故事”的電臺,在美國國內(nèi)卻“無福消受”。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美國之音是如何針對中國展開認知塑造的。
2022年6月14日,在美國華盛頓特區(qū),政府資助的媒體公司美國之音的總部——美國全球媒體署大樓外景。路透社
一、美國之音的認知戰(zhàn)手法
1.用講故事的方式卸下防備
“一切傳播皆是敘事”,這是最核心、最重要的關鍵點,因為故事將會決定人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半m然人們認為電視劇中的情節(jié)是虛構(gòu)的,但是他們卻會認為故事中的社會背景、教訓、道德是真的?!蓖ㄟ^多個案例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傳播對于指導具體事件的意義不大,但在受眾內(nèi)心埋下價值觀種子的意義奇大。
美國之音正是如此。早在上世紀60年代之前,美國之音每天傳播的內(nèi)容都是意識形態(tài)色彩很強的內(nèi)容。中美建交后,隨著兩國關系的緩和,再一味唱衰中國就不太合適了,于是美國之音終于找到了好辦法吸引中國聽眾——教英語。
1972年尼克松訪華后不久,美國之音開通了何麗達主持的《英語900句》節(jié)目,此后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改革開放之初中國人學習英語的熱情。隨后,更多的教學節(jié)目包括《商業(yè)英語對話》《太空與人》《今日美國》《美國人物志》都開辦起來了。
在這些節(jié)目里,美國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社會制度、歷史文化,被大量地灌輸給中國的老百姓,令信息匱乏的人們感到耳目一新。在普通人眼里,這個“敵臺”的節(jié)目實用、播音員發(fā)音充滿磁性,音樂也很好聽,忍不住想聽。對美國之音利用講故事的方式,讓受眾卸下了防備,美式價值觀通過故事植入了受眾內(nèi)心。
為了最大限度拉近距離感,美國之音選用了大量十分了解中國歷史、現(xiàn)狀和文化的華裔擔任記者和主持人,典型的如周幼康、趙克露。時間越往后,美國之音的策反工作和規(guī)模就越大。
90年代,美國之音招收了不少大陸留學生,學歷包括傳媒、國際政治、教育、經(jīng)濟,甚至化學碩士。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曾在內(nèi)部稱:“要把接收中國留學生作為一項戰(zhàn)略投資”。1982年,當他得知中國在美有六千五百名訪問學者和留學生時,就表示“六萬五千人更好,這是長期投資”。
美國特別重視對中國留美學生的工作,重點喜歡盯住留學生中的高干子弟和學習尖子,跟他們建立私人關系,期望他們回國后能擔任要職。“等他們逐步成為中國社會的棟梁后,就可以通過他們的頭腦逐步使中國向資本主義演變”。連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也眼紅美國之音的影響力,他在1982年的一次內(nèi)部講話中說,美國在做中國留學生工作方面下手早,收效大,日本已經(jīng)落后了。相當數(shù)量的反動力量其實是在這個時候培養(yǎng)出來的。
2.用“議程設置”的方式塑造對立
“議程設置”簡單來說就是,即我們會關注到媒體希望我們關注的信息。如果我們把輿論場視為一個大坑,我們看到的坑里的東西不是我們希望放進去的,而是搬運者給我們放進去的。
除了介紹美國的美好生活,美國之音還致力于揭露中國的各種負面和弊端,而由于國內(nèi)媒體在報道這類問題時受到諸多限制,以至于一段時間里讓人產(chǎn)生了這樣一個印象:群眾關心的就是他們報道的,美國之音展現(xiàn)了“美帝擔當”——這就是典型的“認知塑造”。
姑且不說美國之音的報報道有沒有夾帶私貨,如果受眾的確得到且認可了這個認知,那么就說明美國熟練掌握議程設置的手法,事實上已經(jīng)在一定程度上擁有了在中國境內(nèi)的話語權(quán);換言之,我們國家人民群眾的關切竟然是通過外媒來展現(xiàn)時,認知塑造權(quán)已經(jīng)被悄悄拿走了。
而美西方真正的目標是為了拯救中國人民嗎?當然不是。他們需要的是“切入點”,這個切入點既可以讓中國政府“投鼠忌器”,還可以瓦解國家相對穩(wěn)定和統(tǒng)一的意識形態(tài),其最終目標是讓人民群眾和國家官方力量形成對立,而“替民眾說好話”的切入點就是“議程設置”。
好在國家已經(jīng)早已認識到這一問題,并且我國對新聞傳播領域所下的功夫是肉眼可見的:不僅能夠做到直面問題,更敢于全鏈條展示問題解決進度,因而認知塑造的權(quán)力重新被國家掌握了起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中方回應特朗普關閉“美國之音”
2025-03-18 16:26 -
“中國發(fā)現(xiàn)NASA反應堆缺陷,探月競賽天平傾斜了”
2025-03-18 16:24 觀察者頭條 -
這個南太島國從加拿大轉(zhuǎn)向中國,反對派炸了...
2025-03-18 16:18 -
外交部:中韓正推進海域劃界談判,當前黃海局勢穩(wěn)定
2025-03-18 15:59 -
“我父親為你父親舉辦了英雄的葬禮,而你卻讓他進了監(jiān)獄”
2025-03-18 15:51 -
中美領導人近期將舉行會談?外交部回應
2025-03-18 15:46 中美關系 -
以軍空襲加沙已致342死,超100名死者為兒童
2025-03-18 15:45 巴以恩仇錄 -
以軍打破協(xié)議對加沙發(fā)動大規(guī)模襲擊,外交部回應
2025-03-18 15:43 巴以恩仇錄 -
加拿大總理首訪,選了英法兩個“可靠”盟國
2025-03-18 15:34 -
加沙戰(zhàn)火重燃,內(nèi)塔尼亞胡腐敗案出庭安排被取消
2025-03-18 15:22 巴以恩仇錄 -
王毅將出席中日韓外長會
2025-03-18 15:22 中日關系 -
哄特朗普改口,共和黨人故意說:這么做會讓中國變富…
2025-03-18 14:37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美研究人員曾試圖向韓國泄密核反應堆設計軟件
2025-03-18 14:24 三八線之南 -
俄軍官:已控制庫爾斯克州幾乎所有定居點
2025-03-18 14:10 烏克蘭之殤 -
“中國40天沒從美國進口LNG,澳企卻拿下大單”
2025-03-18 11:49 觀察者頭條 -
日媒緊盯:中方又要出手了?
2025-03-18 11:49 -
“美國喉舌”遭“斷糧”后找歐盟,不料…
2025-03-18 11:40 美國一夢 -
想買中國鈷又不想交美國稅,“這樣總行了吧”
2025-03-18 11:27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事關DeepSeek,美商務部郵件曝光
2025-03-18 10:36 人工智能 -
哈馬斯譴責
2025-03-18 10:25
相關推薦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256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評論 372“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評論 202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xié)議”,就這? 評論 167最新聞 Hot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
印度稱軍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襲擊,巴方否認
-
特朗普:可能找中國幫忙
-
大搞家庭式腐敗,甘肅省原副省長趙金云被決定逮捕
-
蓋茨怒懟:馬斯克就是在殺死兒童
-
微軟總裁瞎操心:不讓員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國與烏克蘭達成稀土協(xié)議
-
特朗普祝賀:歷史性時刻,美國的莫大榮耀
-
100多架飛機大戰(zhàn)后,印巴局勢怎么走?
-
美國又炒作“中國在古巴進行間諜活動”,我大使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