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主要作者胡福明去世,享年87歲
1月2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獲悉,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主要作者、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胡福明今晨6:40去世。
胡福明,1935年7月生, 江蘇無錫人。1955年9月就讀于北京大學新聞專業(yè),翌年進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研究班學習,1962年畢業(yè)后,到南京大學政治系(后更名哲學系)任教。2001年退休。榮獲“江蘇社科名家”稱號。
胡福明是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主要作者。
據(jù)《黨建》雜志社報道,1977年7月,胡福明的妻子因病住院。陪夜時,他把《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列寧選集》《毛澤東選集》帶到醫(yī)院,在病房走廊的椅子上草擬文章提綱。瞌睡了,就把3張椅子拼起來躺一會,醒了再看、再寫、再改。5天后,妻子出院了,提綱也大致寫成了。
9月初,胡福明將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8000字左右的文章,寄給了《光明日報》。
后來,其他一些同志參與研究修改這篇文章,數(shù)易其稿,作為集體智慧的結晶,最終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題,于1978年5月10日在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tài)》上發(fā)表,5月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文章的形式公開發(fā)表,新華社當天轉發(fā)全文,《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也于次日全文轉載。
2018年8月出版的《我的學術小傳》中,胡福明說:“經過了一些事,我更堅定自己的一貫主張,就是要獨立自主地思考,要堅持實事求是?!?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胡福明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并獲評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的代表人物。2019年9月25日,胡福明獲“最美奮斗者”個人稱號。2020年10月18日,胡福明榮獲南京大學哲學系“最高貢獻獎”。(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孫慶云)
- 原標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主要作者#胡福明去世#,享年87歲
- 責任編輯: 夏雨 
-
社區(qū)醫(yī)生犯難:“沒治過”新冠,“不敢發(fā)”抗病毒藥,怎么辦?
2023-01-02 10:57 抗疫進行時 -
陽康后出現(xiàn)“腦霧”癥狀?專家回應
2023-01-02 09:50 抗疫進行時 -
“陽康”沖向三亞:12萬一晚房間售罄,飛機上坐滿了人
2023-01-02 09:34 -
陽康游客心衰死亡6人?老君頂景區(qū)回應
2023-01-02 09:21 網絡謠言 -
為何做了充足準備仍感覺猝不及防?衛(wèi)健委專家回應
2023-01-02 07:53 抗疫進行時 -
香港完成第一階段載荷專家選拔,40人通過初選
2023-01-02 07:38 航空航天 -
中國著名藝術家侯一民先生逝世,曾參與人民幣主景設計
2023-01-02 07:37 -
人民日報仲音:積極主動,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堅實支撐
2023-01-02 07:30 抗疫進行時 -
-
為美國頭號流行毒株囤點諾氟沙星?藥監(jiān)局:未成年人禁止服用
2023-01-01 20:55 觀網財經-健康 -
內蒙古:種牙等口腔類醫(y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yī)保
2023-01-01 20:49 觀網財經-健康 -
鄭州CBD能放煙花了?官方:已上街勸阻市民上萬余人次
2023-01-01 20:11 節(jié)日談 -
鄭州一醫(yī)院稱“陽康”不代表結束并推出千元體檢套餐,官方回應
2023-01-01 18:57 抗疫進行時 -
男子跨年夜乘車開天窗放煙花,下一秒被交警帶走
2023-01-01 18:30 節(jié)日談 -
多地調整煙花爆竹燃放政策,大連:除夕不限時燃放
2023-01-01 17:44 節(jié)日談 -
上海要調整“單爐單人”火化方式?市民政局:謠言!
2023-01-01 15:04 網絡謠言 -
蒙脫石散一夜脫銷,專家提醒:勿亂用藥小心便秘
2023-01-01 14:30 抗疫進行時 -
“澳車北上”啟動!首輛澳門單牌車元旦零點后駛入內地
2023-01-01 14:27 -
張伯禮:沒有所謂特效藥,囤特效藥不如囤“好身體”
2023-01-01 14:04 抗疫進行時 -
神十五乘組:攜手建設好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
2023-01-01 13:47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評論 152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xié)議”,就這? 評論 160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714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100多架飛機大戰(zhàn)后,印巴局勢怎么走?
-
美國又炒作,我駐古巴大使發(fā)文駁斥
-
美英談成了,“英國讓步”
-
沖突愈演愈烈,莫迪首發(fā)聲
-
“美國在歐洲的廣泛軍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兩座水電站已重新開閘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
夸大對華關稅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發(fā)!巴稱擊斃約50名印士兵,印稱摧毀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統(tǒng)
-
彈射座椅大廠泄露了印巴空戰(zhàn)戰(zhàn)損“天機”?
-
巴總理:關鍵時刻,感謝“親愛的兄弟”埃爾多安
-
日本地鐵出現(xiàn)隨機殺人事件,男子揮20厘米菜刀砍傷2人
-
“斯洛伐克幾分鐘前才被通知…現(xiàn)在知道國際政治是啥了吧”
-
“俄羅斯要價太高,但...”
-
烏克蘭議會批準美烏礦產協(xié)議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