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婞淳奪中國臺北東京奧運首金:兒時居無定所,長大后默默行善
(觀察者網(wǎng)訊)7月27日,臺灣“舉重女神”郭婞淳以抓舉103公斤、挺舉133公斤、總成績236公斤贏得東京奧運會女子59公斤級舉重金牌,在實現(xiàn)自己舉重生涯的“金滿貫”同時,也為中國臺北隊在本屆奧運會奪得首金。
多家臺媒在報道這一喜訊時,都不約而同地提及了郭婞淳坎坷身世,“小時候居無定所,誰家可住就住誰家,長大后拿到比賽獎金就會默默行善”,許多臺媒稱,郭婞淳奪金背后的故事為無數(shù)臺灣民眾傳遞了正能量。
7月27日,郭婞淳在頒獎臺上高舉金牌一度落淚,圖自東方IC
據(jù)臺媒中時新聞網(wǎng)稱,郭婞淳此次比賽中“完全沒有敵手”,在她抓舉首次挑戰(zhàn)100公斤之前,所有對手都已完成3次試舉,最多96公斤。在郭婞淳進行挺舉,首次上場挑戰(zhàn)125公斤時,只剩下沒有舉起120公斤的委內(nèi)瑞拉對手還有1次試舉。新華社也評論稱,比賽中,由于郭婞淳的實力太強,其余8名對手已經(jīng)放棄了對金牌的爭奪,反而因競爭銀牌、銅牌而激烈廝殺,只留下27歲的郭婞淳“高處不勝寒”。
在確定金牌落袋后,郭婞淳沒有提前結(jié)束比賽,而是開始準備打破挺舉140公斤的世界紀錄。不過,在成功舉起133公斤進行過渡后,她最后一次試舉開出141公斤,但是提起杠鈴的瞬間就掉鈴了。
賽后接受采訪時,已贏得亞運會、亞錦賽、世錦賽和大運會舉重冠軍的郭婞淳對此耿耿于懷,她說自己雖然拿下奧運會金牌,實現(xiàn)了“金滿貫”,但卻沒能破世界紀錄,這讓抱著此目標來東京奧運會的郭婞淳“感到很懊惱”。
比賽中的郭婞淳,圖自東方IC
不過,遺憾未能破世界紀錄的郭婞淳,也因為中國臺北隊拿下本屆奧運會首金而被臺媒稱為“臺灣之光”。許多臺媒紛紛報道她奪得金牌的喜訊,在不吝贊美的同時,也不約而同地提及了郭婞淳坎坷身世,稱她為無數(shù)臺灣人傳遞了正能量。
據(jù)臺媒ETtoday新聞云報道,現(xiàn)年27歲的郭婞淳來自臺東,阿美族,出生時被發(fā)現(xiàn)胎位不正、臍帶繞頸,并且體重過輕。從小因為母親長期在外地工作,由外婆撫養(yǎng)長大,因家中積欠房貸,經(jīng)常沒錢吃早餐,連夜搬到工寮或借住親戚家是常態(tài)。郭婞淳從小就在運動場上展現(xiàn)極佳的天賦,靠體育獎學金及獎金負擔自己的學費,幫助家計。
另據(jù)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報道,郭婞淳在踏上舉重之路后,曾一度因訓練而受重傷,她在2014年仁川亞運前夕被杠鈴壓傷大腿,導致右大腿肌肉斷裂七成,雙腳無法活動,嚴重得需要坐輪椅。當時,郭婞淳要借助拐杖走路,幸好最后順利康復,并于2016年的里約奧運取得銅牌。
臺媒“中央社”也提及,郭婞淳“小時候居無定所,誰家可住就住誰家,長大后拿到比賽獎金就會默默行善”。據(jù)報道,郭婞淳早在2013年亞錦賽拿到冠軍、領(lǐng)到“國光獎金”后,第一時間就跑回臺東圣母醫(yī)院要捐救護車,但因臺東圣母醫(yī)院沒有急診服務,所以建議她改捐贈給羅東圣母醫(yī)院。豈料羅東圣母醫(yī)院也無這項需求,轉(zhuǎn)而建議她捐贈給急需救護車的澎湖惠民醫(yī)院。捐完救護車,郭婞淳仍掛念著臺東圣母醫(yī)院的需求,于是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再度去到臺東圣母醫(yī)院,用無名氏捐錢。她當時告訴護理人員說,“我在臺東成長,受臺東的照顧很多,我要盡自己的力量回饋臺東;而我也一直關(guān)注長期照顧弱勢的臺東圣母醫(yī)院的需要?!?
2019年,臺東圣母醫(yī)院院長陳良娟在臉書分享郭婞淳默默行善,捐“國光獎金”助人的故事,圖自臉書
另外,在2013年亞錦賽后,郭婞淳接著拿到世界錦標賽金牌,之后她同樣回到母校臺東大學附屬體育中學捐贈10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3萬元)。2017年大運會奪金后,郭婞淳回到母校寶桑國中,捐出應援T恤義賣所得40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9.3萬元)及跑步機等器材,勉勵學弟學妹堅持自己的夢想之路。2019年,郭婞淳在多家廠商贊助下印制2020寫真月歷,所得全數(shù)捐助臺東植物人安養(yǎng)服務。
郭婞淳曾表示,追求金牌過程中不能只專注金牌,還可以幫助更多人。甚至她提到退休后想到回到臺東開早餐店,“希望讓學弟妹每天的第一餐充滿活力,也希望借此帶給學弟們能有回饋和感恩的信念”。
- 責任編輯: 陶夢 
-
南京公布47例新增確診病例詳情
2021-07-28 15:1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國家防總:8月下旬我國有發(fā)生極端強降水事件的可能
2021-07-28 14:57 極端天氣 -
臺灣又曝“共諜案”,這次是“副防長”
2021-07-28 14:52 臺灣 -
陳薇團隊最新成果:吸入式疫苗獲重大進展
2021-07-28 14:2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國家防總:7月17日以來,洪澇災害造成河南等省96人死亡失蹤
2021-07-28 14:27 極端天氣 -
“謝謝你,山東好漢!”
2021-07-28 14:26 河南暴雨 -
北京香山老年公寓西南道路護坡坍塌共致5人遇難 7人獲救
2021-07-28 14:16 -
河北灤平公布8密接者軌跡,有人曾到山東、天津旅游
2021-07-28 14:1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河南強降雨已致73人遇難
2021-07-28 13:46 河南暴雨 -
揚州:主城區(qū)娛樂場所、體育場所、培訓機構(gòu)等一律暫停開放
2021-07-28 13:2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湖南常德發(fā)現(xiàn)1例無癥狀感染者,曾與成都確診病例有接觸
2021-07-28 13:1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多例感染者軌跡指向同一演出 張家界發(fā)緊急提醒
2021-07-28 11:5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上海:“煙花”影響基本結(jié)束,系近十年雨量第一、最大風速第二
2021-07-28 11:54 -
南京通報確診出租車司機情況,同小區(qū)343人全部隔離
2021-07-28 11:3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宿遷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與此前通報確診病例系母女關(guān)系
2021-07-28 11:1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鄭州地鐵5號線,被沖垮的是不是“擋水墻”?
2021-07-28 11:06 河南暴雨 -
奧運三問:請回答2008
2021-07-28 10:45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江蘇新增本土確診48例:南京47例,宿遷1例
2021-07-28 10:3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北京一診所騙取核酸檢測陰性報告,4人被刑拘
2021-07-28 10:3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人臉識別“不同意就不提供服務”?最高法:違法!
2021-07-28 10:31 政策風向標
相關(guān)推薦 -
最新聞 Hot
-
“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
擔心美國施壓,在華德企:希望新一屆德國政府確立平衡立場
-
“以方計劃會越過另一條紅線”,歐洲6國外長發(fā)布聯(lián)合聲明
-
印空軍:今起在與巴基斯坦接壤地區(qū)進行演習
-
中方同意接觸,美媒緊盯:事關(guān)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訪:特朗普太掉價了,美國不代表掠奪
-
哥倫比亞準備加入“一帶一路”?中方回應
-
印度指控巴與恐襲有關(guān),稱空襲是行使自衛(wèi)權(quán)
-
首批145%關(guān)稅中國貨船抵洛杉磯港,美業(yè)界預警…
-
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又使壞,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將訪華
-
特朗普又要給波斯灣改名了
-
英國快和美國談成了?條件是…
-
改道、停飛,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軍方公布回擊細節(jié):兩國戰(zhàn)機均未侵入對方領(lǐng)空
-
巴軍:擊落6架印軍機,含3架新銳“陣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