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媒稱岸田襲擊者曾在訴訟中提及“統(tǒng)一教”和安倍遇刺
(觀察者網訊)4月17日,用管狀炸彈襲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嫌疑人木村隆二,因涉嫌破壞公共安全被捕。木村隆二對于實施刺殺的動機保持沉默,但近日日媒曝出木村隆二去年的一份訴訟記錄,其中提及了木村隆二對現(xiàn)行選舉制度不滿,還在法庭上提到了安倍晉三遇刺和邪教“統(tǒng)一教”。
據產經新聞4月18日報道,木村因不滿足參加議會選舉的資格,而向神戶地方法院提起國家賠償訴訟,但被駁回。隨后木村向大阪高等法院提起上訴,在庭審中,他引述了去年7月發(fā)生的針對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槍擊事件,聲稱現(xiàn)有的選舉制度和政治現(xiàn)狀存在問題,如“現(xiàn)有政治家靠‘統(tǒng)一教會’的組織票當選”。
產經新聞報道原文
據訴訟記錄,木村原本打算參加2022年7月10日的參議院選舉,但由于不滿足公職選舉法規(guī)定的被選舉資格(30歲以上)且無法準備300萬日元的保證金,因此未能參選。因此,他向國家提起訴訟,要求賠償10萬日元的損失。
在訴訟中,木村稱,“參議院選舉的被選舉資格規(guī)定沒有合理依據,侵犯了成年人的被選舉權?!彼€表示,盡管30歲以下的成年人和30歲以上的成年人都是“成年人”,但他們不能參選,這是歧視,并違反了憲法規(guī)定的法律下的平等。去年11月,神戶地方法院一審判定年齡要求和保證金制度都是合理的,因此駁回了訴訟。
木村對此表示不服,并向大阪高等法院提起上訴。在上訴書中,他在一審階段的主張之外,還以前首相安倍晉三槍擊事件為依據,聲稱“現(xiàn)有政治家在未獲得國民信任的情況下,依靠‘統(tǒng)一教會’的組織票當選,并不當獨占利益,持續(xù)給國民造成損害”。
目前,和歌山縣警方正在緊急調查木村的政治觀點與首相遇襲事件之間是否存在關聯(lián)。
據《周刊新潮》雜志4月19日報道,案件調查人員稱,目前可以了解到嫌疑人對政治有很強烈的興趣,但尚不清楚為何對選舉制度的不滿,會導致針對現(xiàn)任首相的恐怖行為。在被認為是嫌疑人的推特上寫著,雖然岸田首相也是世襲第三代,但通常不會有無視民意的人成為政治家。他還在自己發(fā)起的國家賠償訴訟中批評岸田內閣,“強行推進安倍前首相的國葬,無視民意反對”。
《周刊新潮》雜志報道原文
調查人員還認為,木村的部分政治觀點并不一定是發(fā)動襲擊的動機,對其行為產生決定性影響的可能是山上徹也。
2022年7月8日,山上徹也因家庭深受“統(tǒng)一教”荼毒,而當街槍殺前首相安倍晉三。安倍曾為該邪教站臺,山上徹也在網絡上看到了相關視頻,而對安倍萌生殺意。
安倍晉三為“統(tǒng)一教”站臺的視頻 圖片來源:中國反邪教網
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紀50年代起源于韓國的邪教“統(tǒng)一教”,如今與日本政壇的綁定頗深。安倍的外祖父甲級戰(zhàn)犯岸信介下臺后,為“統(tǒng)一教”在日本的飛速擴張,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冷戰(zhàn)期間,“統(tǒng)一教”借著宗教和反共意識形態(tài)發(fā)展壯大,為岸信介政治家族的后代們,提供了諸多便利。據中國反邪教網消息,1986年,“統(tǒng)一教”曾報道稱,在日本選舉中,有130名與“統(tǒng)一教”有關系的人當選眾議員和參議員。安倍第二次執(zhí)政后,自民黨和“統(tǒng)一教”的關系進一步走近。
經過數十年的滲透,“統(tǒng)一教”已經把日本打造成自己瘋狂斂財的主要國家。據研究“統(tǒng)一教”的歷史學家稱,其多達70%的財富來源于日本。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賈明冬 
-
尹錫悅松口暗示軍援:若烏克蘭戰(zhàn)場出現(xiàn)大規(guī)模襲擊平民……
2023-04-19 14:53 烏克蘭之殤 -
梅德韋杰夫:他就不提是誰炸的
2023-04-19 14:43 -
“聯(lián)合國正式向美國表達關切”
2023-04-19 14:36 美國泄密事件 -
22歲旅泰大熊貓死亡,中泰專家將展開聯(lián)合調查
2023-04-19 14:14 熊貓政治 -
博雷利:歐盟內部對華政策有分歧,很多事沒中國合作解決不了
2023-04-19 14:13 歐洲亂局 -
“馬克龍望獲中方幫助,促成俄烏今夏開啟和談”
2023-04-19 14:07 烏克蘭之殤 -
9年前主張放棄美元儲備貨幣地位,如今他警告:中國想削弱美元
2023-04-19 13:55 美國一夢 -
新火箭部署一拖再拖,歐盟想找馬斯克當“外援”
2023-04-19 11:37 航空航天 -
為避免“操縱大選”誹謗指控,??怂惯x擇7.8億美元和解
2023-04-19 11:06 美國大選2020 -
外交部發(fā)言人駁斥七國集團外長會聯(lián)合聲明涉華內容
2023-04-19 11:02 中國外交 -
墨西哥總統(tǒng)痛斥美國竊聽:不僅刺探情報,還把信息透露給媒體
2023-04-19 10:40 美國泄密事件 -
波蘭允許烏糧食恢復過境,但...
2023-04-19 10:00 歐洲亂局 -
12年來首次!沙特外交大臣訪問敘利亞
2023-04-19 09:30 觀察者頭條 -
海外首航!國產噴氣式客機ARJ21在印尼投入運營
2023-04-19 09:06 航空航天 -
金正恩:如期發(fā)射軍事偵察衛(wèi)星1號
2023-04-19 07:30 朝鮮現(xiàn)狀 -
蘇丹快速支援部隊:已控制!武裝部隊:沒有!
2023-04-19 06:59 -
突敘外長會晤:突尼斯支持敘利亞維護其主權和領土完整
2023-04-19 06:49 阿拉伯之冬 -
“今天誰能吸引中國消費者,明天誰就能拿下世界”
2023-04-18 22:35 觀察者頭條 -
馮德萊恩提中國行:對華脫鉤不實際,但……
2023-04-18 21:57 -
商務部解答不可靠實體清單實施有關問題
2023-04-18 21:30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1“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70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評論 212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評論 91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311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