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名確認聽證會上,拜登內(nèi)閣成員爭相提中國
【文/觀察者網(wǎng) 王愷雯】“中國是對美國挑戰(zhàn)最大的國家”、“中國是我們最重要的戰(zhàn)略競爭對手”、“我們能戰(zhàn)勝中國”……上任在即,拜登的內(nèi)閣成員們也不藏著掖著了。
當?shù)貢r間1月19日,美國參議院分別就拜登提名的國務卿人選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國家情報總監(jiān)人選艾薇兒·海恩斯(Avril Haines)、國防部長人選勞埃德·奧斯汀(Lloyd J. Austin III)以及財政部長人選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舉行提名確認聽證會。
在聽證會上,中國成為繞不過去的議題,而這些美國政府高官的候任者也在發(fā)言中,頻繁提及對華關系。
距離拜登就職美國總統(tǒng)還有數(shù)小時,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20日表示,中美之間雖然存在分歧,但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間,希望美國新一屆政府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中美關系盡快回到正確發(fā)展軌道。
《紐約時報》:在確認聽證會上,拜登的助手們暗示對中國采取強硬態(tài)度
綜合《紐約時報》、路透社、《南華早報》等多家媒體報道,布林肯在聽證會上稱,中國對美國的挑戰(zhàn)“毫無疑問”是所有國家中最大的,他相信兩黨有非常堅實的基礎建立跨黨派的政策來對抗北京。
當被“反華急先鋒”、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問及:“中國的目標是成為占據(jù)世界主導地位的政治、地緣政治、軍事和經(jīng)濟強國,你對此有任何懷疑嗎?”
布林肯說:“我對此毫不懷疑。”
在臺灣問題上,布林肯聲稱希望臺灣在世界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包括“通過其他方式參與”國際組織。他還提到了蓬佩奧放寬美國與臺當局官方交流限制,揚言贊成美國加強與蔡英文當局的接觸。
布林肯叫囂,如果中國大陸“攻擊”臺灣,“那將是他們嚴重的錯誤”。
他還對香港問題指手畫腳,宣稱香港的民主“正在被踐踏”,美國應該更快采取行動予以回應,收容那些“逃離香港、逃離壓迫、捍衛(wèi)民主”的人。布林肯稱,要認真審視美國對在香港的企業(yè)機構應該采取什么立場,“北京是否得到了好處?還是雙方都能受益,我們得好好研究一下?!?
在對華立場上,布林肯甚至在特朗普那里找到了共識,他聲稱:“我認為特朗普總統(tǒng)對中國采取更強硬態(tài)度是正確的,盡管我非常不同意他在很多領域采取的方式,但基本原則是正確的……我們能夠戰(zhàn)勝中國?!?
不過,布林肯也留了一手,稱“在符合我們共同利益的情況下,既會有競爭,也會有合作”。
美國國務卿提名人安東尼·布林肯 圖源:澎湃影像
布林肯不是當天唯一把矛頭對準中國的候任拜登政府內(nèi)閣成員。在另一場聽證會上,國家情報總監(jiān)人選海恩斯也向議員們表態(tài),如果提名獲得確認,其首要任務就是處理來自“自信和具侵略性的中國”的反情報威脅。
海恩斯聲稱:“中國在一列問題上對我們的安全、繁榮和價值觀構成了挑戰(zhàn),我確實支持(對華)采取強硬立場?!薄罢f到間諜活動,他們就是對手。”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jiān)提名人艾薇兒·海恩斯 圖源:澎湃影像
美國財政部長提名人、曾任美聯(lián)儲主席的耶倫19日稱中國是“我們最重要的戰(zhàn)略競爭對手”,聲稱拜登政府準備使出“全套工具”來打擊中國的“非法行為”。
繼承特朗普政府一貫的論調(diào),耶倫污蔑中國利用“竊取知識產(chǎn)權”、“強迫技術轉讓”、“非法補貼”等方式削弱美國公司的競爭力。
福克斯新聞指出,耶倫的言論表明,拜登政府可能會在某些領域繼續(xù)特朗普對華強硬立場。
美國財政部長提名人珍妮特·耶倫 圖源:澎湃影像
國防部長人選奧斯汀則表示,印太地區(qū)必然是國防部的重點,而中國是美國主要的威脅。奧斯汀說,雖然美國對中國仍保持優(yōu)勢,但兩國之間的差距已經(jīng)縮小,“我們的目標將是確保我們今后能擴大這一差距”,美國必須對中國構成“可信的威懾力”。
美國國防部長提名人勞埃德·奧斯汀 圖源:美國國防部網(wǎng)站
相較于特朗普政府,拜登團隊此前在涉華議題上相對低調(diào),但在提名確認聽證會上,面對兩黨議員的“中國問題轟炸”,他們也高調(diào)作出了回應。對于拜登內(nèi)閣成員的表態(tài),《紐約時報》指出,有“明顯跡象”表明,新總統(tǒng)可能會在對華問題上采取更強硬的立場。
不過,在當前美國政壇彌漫的反華陰云中,還是有一些理性的聲音,例如拜登提名的美國白宮國安會“印太協(xié)調(diào)員”坎貝爾近日就表示,中美關系如沿著當前道路走下去,將進入非常可怕的境地。雙方應暫停針鋒相對的做法,設立合適的接觸渠道和機制,并采取一些溫和步驟,向對方發(fā)出改善關系的積極信號。
對此,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在1月2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中美之間雖然存在分歧,但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間,并對世界和平與發(fā)展負有特殊責任。
華春瑩強調(diào),中方對美政策是一貫、明確的。我們致力于同美方實現(xiàn)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同時堅定捍衛(wèi)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希望美國新一屆政府同中方相向而行,加強對話,管控分歧,拓展合作,推動中美關系盡快回到正確發(fā)展軌道,更好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王愷雯 
-
“從明天開始,裁談會不應再有這樣的噪音”
2021-01-20 20:58 -
特蕾莎·梅:拜登的到來是英國“黃金時機”
2021-01-20 20:48 不列顛 -
伊朗用制裁為他們“送行”
2021-01-20 20:20 伊朗局勢 -
埃及與卡塔爾同意恢復外交關系
2021-01-20 19:49 -
-
哈里斯就職前,這個印度小村又嗨了
2021-01-20 17:26 印度驚奇 -
我外交官反諷:蓬佩奧你好棒棒,不想說再見
2021-01-20 16:16 中美關系 -
服役僅9年的宙斯盾艦就這么拆了,還要花700萬美元
2021-01-20 16:10 -
俄外交官這波嘲諷絕了
2021-01-20 16:04 俄羅斯之聲 -
現(xiàn)役美兵想幫IS襲擊911紀念館,被FBI臥底誘捕
2021-01-20 16:03 美國一夢 -
他稱“多元文化等各種‘主義’一點都不美國”,美網(wǎng)友怒了
2021-01-20 15:51 美國政治 -
“特朗普可能是謀殺從犯”
2021-01-20 15:38 美國政治 -
為什么赦免他,不赦免自己?
2021-01-20 15:01 美國政治 -
-
歐洲最新民調(diào):近6成受訪者認為,中國10年內(nèi)超越美國
2021-01-20 14:18 -
“在貧窮落后的美國 總領館斷電沒什么特別的”
2021-01-20 13:51 俄羅斯之聲 -
特朗普要建新政黨,名字都起好了
2021-01-20 13:23 特朗普 -
就職前夜,拜登為40萬新冠死者點燈
2021-01-20 13:17 美國一夢 -
歐盟都放棄了,拜登政府還對瓜伊多不死心
2021-01-20 12:35 拉美左翼 -
他定性了:國會騷亂是特朗普挑唆的
2021-01-20 12:07 美國政治
相關推薦 -
“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評論 7中方同意接觸,美媒緊盯:事關重大、令人鼓舞 評論 68印度指控巴與恐襲有關,稱空襲是行使自衛(wèi)權 評論 301直播:跟著軍工組探訪俄羅斯兵器博物館 評論 127巴軍:擊落6架印軍機,含3架新銳“陣風” 評論 1306最新聞 Hot
-
“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
擔心美國施壓,在華德企:希望新一屆德國政府確立平衡立場
-
“以方計劃會越過另一條紅線”,歐洲6國外長發(fā)布聯(lián)合聲明
-
印空軍:今起在與巴基斯坦接壤地區(qū)進行演習
-
中方同意接觸,美媒緊盯:事關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訪:特朗普太掉價了,美國不代表掠奪
-
哥倫比亞準備加入“一帶一路”?中方回應
-
印度指控巴與恐襲有關,稱空襲是行使自衛(wèi)權
-
首批145%關稅中國貨船抵洛杉磯港,美業(yè)界預警…
-
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又使壞,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將訪華
-
特朗普又要給波斯灣改名了
-
英國快和美國談成了?條件是…
-
改道、停飛,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軍方公布回擊細節(jié):兩國戰(zhàn)機均未侵入對方領空
-
巴軍:擊落6架印軍機,含3架新銳“陣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