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數百新冠患者春季去世,尸體如今還堆在冷藏車里
【文/觀察者網 龍玥】紐約市曾一度成為美國新冠疫情的“重災區(qū)”,今年春季由于確診與死亡病例激增,該市不得不調用冷藏車充當“移動停尸房”。
然而,據《紐約郵報》、《華爾街日報》11月22日報道,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地區(qū),數百具在春天去世的新冠患者的尸體仍存放在冷藏車中。
紐約市首席醫(yī)學檢察官辦公室22日透露,今年4月,該市在日落公園附近的碼頭倉庫建了一個緊急臨時太平間,現在約有650具尸體存放在太平間的多輛冷藏車中。這些死者中的大多數都沒有家屬認領,或者家屬無法負擔葬禮費用。
報道指出,即便紐約市有殯葬補貼,且費用已從今年5月的900美元增加到1700美元,但紐約州立殯葬協(xié)會的數據顯示,該州傳統(tǒng)葬禮的平均成本為9000美元。該組織稱,一個典型的火葬服務費用約為6500美元,這對紐約州困難家庭來說,仍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上述太平間附近的一名保安人員對《紐約郵報》稱,他經常看到殯儀館的車輛進出太平間,“今天早上就來了幾輛車……他們幾乎每天都有車來。”另一名在附近工作多年的人說道,這里已經空置很長一段時間,新冠疫情暴發(fā)才重新啟用。該人士表示,他知道這里會用來存放尸體,因為911恐怖襲擊后,大量遇難者尸體也是臨時安放在此。
紐約市首席醫(yī)學檢察官辦公室一位發(fā)言人表示,在新冠大流行結束之前,這些尸體存儲設施將持續(xù)保持運轉。該發(fā)言人稱,冷藏車中的尸體數量其實在緩慢下降,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尸體數量從698具減少到了650具。
今年春季期間,紐約市許多無人認領的新冠死者遺體會被送往一個人煙稀少、臭名昭著的小島——哈特島集中埋葬。公開資料顯示,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暴發(fā)的時候,紐約市政府也曾在這座無人小島上掩埋遇難者遺體。由于其特殊的歷史原因,人們將被埋在島上視為一種恥辱。不過《華爾街日報》稱,哈特島埋葬新冠死者相關報道出現后,紐約市長白思豪表示,將不會在臨時墳墓中進行大規(guī)模埋葬。
哈特島無人機拍攝視頻截圖
美國疫情暴發(fā)早期階段,紐約市一度成為全美疫情“重災區(qū)”?!都~約時報》疫情數據顯示,今年4月是紐約市疫情最為嚴峻的時期,每日新增病例持續(xù)在4000例以上,并頻繁創(chuàng)下新高。隨著確診人數陡增,該市的死亡人數也在4月迎來峰值,單日死亡人數一度突破800例。
紐約市疫情數據 圖自《紐約時報》
而疫情壓力導致紐約市停尸房空間嚴重不足,該市不得不開始調用冷藏車存放新冠患者的尸體。
但關于冷藏車的相關丑聞不斷被媒體曝出:今年4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曝出,在布魯克林的尤蒂卡大街的一家殯儀館外,警察在2輛散發(fā)惡臭的卡車中發(fā)現了數十具腐爛的尸體。今年5月,據??怂剐侣剤蟮溃绹恍┭b過尸體的冷藏卡車仍被用于運送食品。不過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間用于存放尸體的冷藏卡車,在經過徹底消毒和清理后可被用于食品運輸。
視頻截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龍玥 
-
美媒:決定美國未來外交政策的不是他倆,是中國
2020-11-24 22:39 -
王毅:中日達成五點重要共識和六項具體成果
2020-11-24 22:02 中日關系 -
他又在菲律賓挑撥離間:中國“躺槍”
2020-11-24 21:25 南海局勢 -
他剛被提名為美國務卿,印媒就嗨了
2020-11-24 20:28 美國大選2020 -
“就是這一年,澳對華關系搞砸了”
2020-11-24 19:58 -
“對中國說不負責任的硬話沒有用”
2020-11-24 19:00 -
呵呵,澳媒惡人先告狀
2020-11-24 18:16 海外華人 -
這個時候,特朗普政府還想搞“反制中國聯(lián)盟”
2020-11-24 17:18 中美關系 -
2020年度詞匯是啥?牛津詞典犯難了
2020-11-24 17:13 網絡熱詞 -
推動全球抗疫 習近平這樣倡議
2020-11-24 15:37 G20 -
變成《新豬肉時報》了?
2020-11-24 15:29 -
韓濟州海域打撈出宋元時期中國古船碇石
2020-11-24 14:53 三八線之南 -
她揚言“72小時摧毀350艘中國軍艦”,這次咋沒上拜登名單?
2020-11-24 14:21 美國大選2020 -
世衛(wèi):可能有不止一例“零號病人”
2020-11-24 13:5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
耿爽:提醒英國代表三個事實
2020-11-24 11:34 中國反恐進行時 -
在密歇根州煞費苦心,他還是輸了
2020-11-24 11:07 美國大選2020 -
拜登正式公布首批內閣人選
2020-11-24 10:52 美國大選2020 -
NASA:希望中國和全球科學界分享數據
2020-11-24 09:59 -
通用“拋棄”特朗普,轉投拜登
2020-11-24 09:38 特朗普
相關推薦 -
“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評論 7中方同意接觸,美媒緊盯:事關重大、令人鼓舞 評論 68印度指控巴與恐襲有關,稱空襲是行使自衛(wèi)權 評論 301直播:跟著軍工組探訪俄羅斯兵器博物館 評論 127巴軍:擊落6架印軍機,含3架新銳“陣風” 評論 1306最新聞 Hot
-
“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
擔心美國施壓,在華德企:希望新一屆德國政府確立平衡立場
-
“以方計劃會越過另一條紅線”,歐洲6國外長發(fā)布聯(lián)合聲明
-
印空軍:今起在與巴基斯坦接壤地區(qū)進行演習
-
中方同意接觸,美媒緊盯:事關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訪:特朗普太掉價了,美國不代表掠奪
-
哥倫比亞準備加入“一帶一路”?中方回應
-
印度指控巴與恐襲有關,稱空襲是行使自衛(wèi)權
-
首批145%關稅中國貨船抵洛杉磯港,美業(yè)界預警…
-
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又使壞,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將訪華
-
特朗普又要給波斯灣改名了
-
英國快和美國談成了?條件是…
-
改道、停飛,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軍方公布回擊細節(jié):兩國戰(zhàn)機均未侵入對方領空
-
巴軍:擊落6架印軍機,含3架新銳“陣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