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政新聞眼丨從三句詩看習主席新年首訪發(fā)出哪些信息
最后更新: 2020-01-19 09:47:561月18日是習近平主席訪問緬甸的第二天。上午,他同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舉行會談并出席一系列活動,下午啟程回國,晚上回到國內。這是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以來第三次在新年首訪中專程去往一個國家。正如他在與溫敏總統(tǒng)會談時所說,通過此訪發(fā)出三點信息,開啟了中緬關系新時代。
△聯播視頻:習近平同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會談
“路遙知馬力”:堅定支持緬甸走自己的路
18日上午,習主席的首場活動就是同昂山素季國務資政舉行會談。在過去的十幾個小時當中,他們會面了4次,說的很多話語讓人動容。
在前一天他們第一次會面時,昂山素季對習主席說,緬中“胞波”之誼歷經時代變幻的考驗,只有我們才深知其中的深刻含義。
△慶祝中緬建交70周年圖片展展出了宋慶齡1956年訪問緬甸參觀紡織研究所的照片,陪同她的白衣女士就是昂山素季的母親都慶枝。那一年,昂山素季約11歲。
△昂山素季的父親是緬甸獨立領袖昂山將軍。這是1946年昂山素季(左一)全家人的合影。2016年8月,昂山素季就任緬甸國務資政后,將中國作為東盟外的第一個出訪國。習近平在會見時高度贊賞她追循先輩足跡、致力于推進中緬友好事業(yè)。
17日晚上,昂山素季在慶祝兩國建交70周年系列活動暨緬中文化旅游年啟動儀式上致辭時說,無論緬甸國內形勢如何變化,緬甸歷屆政府均重視同中國發(fā)展友好關系。
△這珍貴的11秒的畫面,是1960年4月周恩來和陳毅訪問緬甸時向昂山將軍墓獻花圈的情景。
在18日的會談中,昂山素季說,緬中關系的重要特點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中國的支持不是出于私利,而是為了捍衛(wèi)公平正義,對于像緬甸這樣的小國格外彌足珍貴。習主席回應說,路遙知馬力,患難見真情。中方將繼續(xù)在國際上為緬方仗義執(zhí)言,支持緬方維護國家尊嚴和正當權益。
△18日的午宴期間,昂山素季收到了四張珍貴的照片,記錄了她的母親都慶枝在上世紀50年代留下的“中國情緣”。(總臺央視記者荊偉拍攝)
17日,習主席在與溫敏總統(tǒng)會談時開宗明義地講到,希望通過此訪發(fā)出三點信息,其中第一點就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堅定支持緬甸政府和人民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fā)展道路,不斷推進國家發(fā)展事業(yè)。這一信息也鮮明寫入了18日發(fā)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共和國聯合聲明》之中。
“江水溯源長”: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
在18日的會談中,昂山素季說,習近平主席這次訪問具有里程碑意義。正是在這次訪問中,中緬兩國領導人決定共同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開啟了雙邊關系的新時代。
《時政新聞眼》梳理發(fā)現,在此訪之前的四年多時間里,習主席曾與昂山素季有過6次會晤,曾經多次交流命運共同體這一話題。
△ 會談后,習主席和昂山素季在這里出席多項雙邊合作文件文本交換儀式。(總臺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
2015年6月11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了由主席昂山素季率領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代表團,這是昂山素季的首次訪華之行。習主席說,中緬傳統(tǒng)友誼歷經風雨從未改變,各領域務實合作成果豐富,成為休戚與共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 1965年12月22日,中國援建緬甸的滾弄鋼索吊橋建成通行,成為兩國“友誼橋”。
昂山素季最近一次訪華是去年4月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北京世園會開幕式。習近平在會見她時說,中緬“胞波”情誼深厚,共飲一江水,是命運共同體。
習主席新年此訪標志著中緬致力構建命運共同體邁出重要一步,接下來就是要抓好落實。
△近年來,中緬深化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2011年5月31日至6月7日,中國赴緬國際復明醫(yī)療隊在緬甸仰光開展“光明行”活動,為248名緬甸白內障患者免費進行手術。
△2014年,緬甸在洛陽白馬寺捐建了緬式風格佛殿。
在此訪中,習主席引用了上個世紀60年代陳毅元帥寫的一句詩,“胞波感情重,江水溯源長?!?/strong>中緬兩國傳承胞波情誼,共同致力于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將為兩國關系發(fā)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這正是習主席此次訪緬成功傳遞的又一個重要信息。
“水漲荷花高”:積極推進務實合作
回望歷史,早在公元前4世紀,中緬之間就開通了一條“金銀大道”——川滇緬印古道,即南方陸上絲綢之路。習主席在此訪的署名文章中說,中國盛唐時期,緬甸驃國王子率領舞樂隊不遠千里訪問長安,著名詩人白居易揮毫寫下千古絕唱《驃國樂》。
△這是緬甸曼德勒市“胞波博物館”里的一幅展品,用緬甸刺繡再現緬甸驃國樂舞的華麗場景。
2017年5月,中緬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共建新時代的“金銀大道”。2018年,緬甸成立實施“一帶一路”指導委員會,國務資政昂山素季親自擔任主席。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在緬甸的先導項目,中緬油氣管道項目于2010年6月開工,包括原油管道項目和天然氣管道項目,其中天然氣管道于2013年投產運行,原油管道在2017年正式投產運行。
△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建成7年來,不僅為中緬兩國提供了穩(wěn)定安全的能源供給,也造福了管道沿線的兩國人民。
1月17日,習主席在與溫敏總統(tǒng)會談時說,希望通過此訪發(fā)出的第三點信息是,中方愿同緬方積極推進務實合作,加快“一帶一路”倡議同緬甸發(fā)展戰(zhàn)略對接,使雙邊互利合作結出更多碩果,造福兩國人民。
在1月18日與昂山素季會談時,習主席列出了務實合作的具體路線圖,包括加快發(fā)展對接,建好經濟走廊;聚焦龍頭項目,加強互聯互通;擴大貿易投資,密切地方合作等。兩國領導人共同出席多項雙邊合作文件文本交換儀式,涉及政治、經貿、投資、人文、地方等多個領域。
△《時政新聞眼》在內比都大街上看到這樣一條緬甸語橫幅,翻譯成中文是“熱烈慶祝2019年緬甸全國通電率實現50%”。(總臺央視記者馬超拍攝)
在此訪中,習近平強調,中國開展對外合作從不強加于人,從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你輸我贏、單邊通吃。中方愿同緬方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穩(wěn)步推進中緬經濟走廊重點合作項目的建設,更多惠及當地人民。
這讓《時政新聞眼》想起了2013年4月習主席曾經說過的一番話:緬甸朋友常說“水漲荷花高”。中國堅持睦鄰友好政策,努力使自身發(fā)展更好惠及包括緬甸在內的周邊國家。這就是中國的合作之道。
△離開緬甸前,習主席還會見了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2011年3月出任國防軍總司令至今,他曾多次訪華。2013年10月,習主席曾在北京會見過他。(總臺央視記者鐘銳拍攝)
△聯播視頻:習近平會見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
18日下午,在習主席結束訪問啟程回國時,緬甸四架戰(zhàn)機起飛護航。這種送行時護航的情形并不多見。
△這是機場送行前的場景。(總臺央視記者李錚拍攝)
△獨家視頻:緬甸戰(zhàn)機再次為習主席專機護航
短短一天多時間,習主席在緬甸出席12場活動,見證簽署達成29項各領域合作文件。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習主席的新年首訪發(fā)出了鮮明信號,也作出了精彩示范。
- 原標題:時政新聞眼丨從三句詩看習主席新年首訪發(fā)出哪些信息
- 責任編輯: 黃濤 
-
習近平同緬甸領導人駐足觀看的這組照片太有故事
2020-01-19 09:27 中國外交 -
德內政部長:排除華為,5G建設將推遲5到10年
2020-01-19 09:21 華為 -
英王室:哈里、梅根將放棄王室頭銜
2020-01-19 09:11 不列顛 -
朝最高人民會議議員黃順姬逝世,金正恩偕夫人吊唁
2020-01-19 08:59 朝鮮現狀 -
俄國情咨文全文:蘇聯解體后,我們仍然有同樣的雄心壯志
2020-01-19 07:47 觀方翻譯 -
馬克龍正在看《蒼蠅》,示威者涌上來了
2020-01-18 23:24 法國見聞 -
“多吃披薩,少吃蔬菜”得虧美國政府想得出…
2020-01-18 21:19 美國政治 -
又吹噓“斬首”細節(jié):10、9、8…砰一聲,蘇萊曼尼完了
2020-01-18 20:32 特朗普 -
中緬聯合聲明(全文)
2020-01-18 16:19 中國外交 -
美軍賴著不走:我們可是常駐軍
2020-01-18 16:19 伊拉克局勢 -
“拖拉機大軍”再次“攻入”柏林
2020-01-18 16:12 德意志 -
美國和平隊撤離中國,盧比奧稱中國已“不需要幫助”
2020-01-18 15:54 中美關系 -
習近平晤昂山素季:將繼續(xù)在國際上為緬方仗義執(zhí)言
2020-01-18 15:13 中國外交 -
-
特朗普喊話哈梅內伊:說話給我小心點!
2020-01-18 11:17 伊朗局勢 -
又發(fā)現新問題
2020-01-18 09:14 波音危機 -
新總統(tǒng)剛上任 就宣布與委內瑞拉斷交
2020-01-18 08:54 -
梅德韋杰夫下臺,是普京的安排還是命運的捉弄?
2020-01-18 08:38 俄羅斯之聲 -
-
普京周末將出席的柏林利比亞問題峰會,規(guī)格非常高
2020-01-17 22:46 非洲之窗
相關推薦 -
“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評論 7中方同意接觸,美媒緊盯:事關重大、令人鼓舞 評論 68印度指控巴與恐襲有關,稱空襲是行使自衛(wèi)權 評論 301直播:跟著軍工組探訪俄羅斯兵器博物館 評論 127巴軍:擊落6架印軍機,含3架新銳“陣風” 評論 1306最新聞 Hot
-
“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
擔心美國施壓,在華德企:希望新一屆德國政府確立平衡立場
-
“以方計劃會越過另一條紅線”,歐洲6國外長發(fā)布聯合聲明
-
印空軍:今起在與巴基斯坦接壤地區(qū)進行演習
-
中方同意接觸,美媒緊盯:事關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訪:特朗普太掉價了,美國不代表掠奪
-
哥倫比亞準備加入“一帶一路”?中方回應
-
印度指控巴與恐襲有關,稱空襲是行使自衛(wèi)權
-
首批145%關稅中國貨船抵洛杉磯港,美業(yè)界預警…
-
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又使壞,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將訪華
-
特朗普又要給波斯灣改名了
-
英國快和美國談成了?條件是…
-
改道、停飛,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軍方公布回擊細節(jié):兩國戰(zhàn)機均未侵入對方領空
-
巴軍:擊落6架印軍機,含3架新銳“陣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