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校白人精英”性侵只被判刑3個月,41年來首位法官被民眾罷免
關鍵字: 美國法院加州性侵特納游泳名校精英斯坦福民眾干涉是否有害司法?
出于三權分立的權力結構,要想憑空罷免一位美國法官,實際上并不容易。
為了維護司法獨立,全美有41個州和聯(lián)邦法院系統(tǒng)都禁止對法官的召回。而加利福尼亞州是僅有的9個允許法官召回的州之一。這其中有4個州的“召回程序”必須出示法官的犯罪證明或瀆職的具體情況。在其他5個州(含加州),法官可以出于任何原因被召回。
為啟動召回程序,發(fā)起人必須籌集全州20%以上選民的簽字,提出召回某位法官的請愿,之后就可進行“全州特別召回選舉投票”。如果同意票過半,該法官就會被免職。構成召回法官的理由多種多樣,大多是針對某位法官的個案判決結果或與公職有關的具體言行。
召回投票活動發(fā)起者達貝爾家中,收集的支持者簽名堆積如山 圖自赫芬頓郵報
另外,司法召回只是4種“罷免法官”的方式之一,且僅適用于由選舉產(chǎn)生的州法官。另外三個途徑分別是:彈劾、立法決議請求、刑事犯罪免職。
這些允許選民直接“干涉”司法的方式,實際上讓很多美國法律界人士頭疼不已。Vox新聞網(wǎng)昨天(6日)刊登了加州一位公共辯護律師馬紹爾(Rachel Marshall)的文章。對方表示“我無數(shù)次看到法官因擔心成為下一個佩爾斯基,而決定對被告加刑。”
Vox新聞網(wǎng)報道截圖
文章寫道:此次召回投票的發(fā)起者們都是一群缺乏法律常識的人。在一些同行眼中,佩爾斯基“考慮周到”、“頭腦聰明”,是一位稱職的法官。即便是讓加州別的法官來判罰特納,估計也是同一個結果。
馬紹爾還稱,自己出于公共辯護律師的立場,“不完全支持佩爾斯基的判罰”,因為“這可能會給被告席上弱勢群體造成不少壓力”。不過要想推翻佩爾斯基的判決,恐怕很難。
美國司法體系中雖然存在“改判”,但并不能因為“不同意意見”就否定了一位法官的判決——只有當判決過程中存在“誤解法律”,或是出現(xiàn)“非法程序”的情況下,才能有“改判”一說。
而就這次“特納案”而言,佩爾斯基對于被告的判決其實上是到位的。
首先,華盛頓郵報指出,加州司法行為委員會(CCJP)早在2016年底就對佩爾斯基的判罰作過評估。報告中寫道,“盡管在過去的幾個月內(nèi)收到了成千上萬份投訴,但CCJP并沒有發(fā)現(xiàn)佩爾斯基在對特納的審判中存在所謂‘不公判罰’。”
CCJP對“特納案”的報告,稱不存在“不公審判”
除此之外,CNN曾在2016年翻閱了美國過去20年的“大學體育特長生犯罪記錄”,發(fā)現(xiàn)這類人群的“性侵案上訴率”比普通人要高,但“定罪率”要比常人要少。其中有52宗涉及NCAA(全美大學體育協(xié)會)運動員的“性侵案”,而這些人被判處的刑期從3個月至20年不等。
CNN報道截圖
由此可以看出,特納的待遇在這些美國體育特長生里并沒有顯得很“特殊”;相反,CNN還爆料稱有些學生在犯罪后,壓根就沒有被起訴。這樣進一步減少了“翻案”的可能性。
“法官不是立法者,”馬紹爾總結道,“他們的工作并不是為了響應政策,或者跟風社會運動。保證司法程序正常運轉(zhuǎn)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要讓法官們被民眾觀點強行干涉。召回佩爾斯基法官已對美國司法體系造成了傷害,我們能做的就是謹防一錯再錯?!?/strong>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徐乾昂
- 最后更新: 2018-06-07 15:57:00
-
“白宮不是你們燒的嗎?”還真不是
2018-06-07 14:19 特朗普 -
網(wǎng)紅狗再戰(zhàn)鱷魚 但這次的結局很現(xiàn)實
2018-06-07 14:19 觀網(wǎng)看片 -
美眾院議長:特朗普不應赦免自己
2018-06-07 13:43 特朗普 -
美媒:又有2名美駐華領館人員“患病”
2018-06-07 12:42 中美關系 -
“特金會”前夕,對朝鷹派博爾頓“退居二線”?
2018-06-07 11:47 美國政治 -
美日印海軍今起聯(lián)合軍演,地點不尋常
2018-06-07 10:21 重返亞太 -
特金會前訪美猛刷存在感 朝媒:被天下笑話
2018-06-07 10:13 日本 -
外媒:白宮要美國航空對華強硬,就不改
2018-06-07 10:10 中美關系 -
白宮經(jīng)濟顧問:美國盟友別怪特朗普,要怪就怪……
2018-06-07 10:07 美國經(jīng)濟 -
美媒:衛(wèi)星照片顯示朝鮮拆毀關鍵性導彈試驗設施
2018-06-07 08:10 -
共和黨金主砸數(shù)百萬美元抵制特朗普:撤關稅
2018-06-06 23:24 美國政治 -
小說發(fā)貨停止,動畫改編取消,這部辱華作品涼了?
2018-06-06 22:00 日本 -
這個歐洲總理被稱“世界最窮”,猜猜月薪?
2018-06-06 21:39 -
錢快付清工程才建13%?馬來調(diào)查前總理,將來華找協(xié)助
2018-06-06 21:34 海外投資 -
英國人怒了,咱們還資助中國電影?
2018-06-06 19:40 不列顛 -
“美利堅小姐”的這一幕即將消失了
2018-06-06 18:06 美國一夢 -
美士兵偷裝甲車,警車狂追100公里
2018-06-06 18:00 美國一夢 -
全家辛辛苦苦養(yǎng)到“破繭成蝶”,剛飛起來就…
2018-06-06 17:16 趣讀 -
美軍轟炸機又飛南海空域 中方:碰瓷需付代價
2018-06-06 16:24 南海局勢 -
印度贈馬爾代夫直升機被退回,印媒又想到了中國
2018-06-06 16:08 龍象之間
相關推薦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評論 131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xié)議”,就這? 評論 155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712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100多架飛機大戰(zhàn)后,印巴局勢怎么走?
-
美國又炒作,我駐古巴大使發(fā)文駁斥
-
美英談成了,“英國讓步”
-
沖突愈演愈烈,莫迪首發(fā)聲
-
“美國在歐洲的廣泛軍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兩座水電站已重新開閘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
夸大對華關稅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發(fā)!巴稱擊斃約50名印士兵,印稱摧毀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統(tǒng)
-
彈射座椅大廠泄露了印巴空戰(zhàn)戰(zhàn)損“天機”?
-
巴總理:關鍵時刻,感謝“親愛的兄弟”埃爾多安
-
日本地鐵出現(xiàn)隨機殺人事件,男子揮20厘米菜刀砍傷2人
-
“斯洛伐克幾分鐘前才被通知…現(xiàn)在知道國際政治是啥了吧”
-
“俄羅斯要價太高,但...”
-
烏克蘭議會批準美烏礦產(chǎn)協(xié)議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