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發(fā)現!NASA宣布在火星上發(fā)現3種有機分子
關鍵字:【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網站6月8日消息,NASA于當地時間6月7日下午兩點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公開了火星新發(fā)現——好奇號火星車在接近火星地表處一塊有30億年歷史的沉積巖中發(fā)現了有機分子,說明火星可能曾存在遠古生命;發(fā)現火星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存在季節(jié)性波動現象這些新證據與尋找火星上當前生命有關,這些新證據與尋找火星上當前生命有關。雖然這些發(fā)現不一定是生命本身的證據,但對于未來探索地球表面和地下的任務來說,這些發(fā)現是一個好跡象。
NASA網站截圖
這些新發(fā)現均發(fā)表在6月8日的《科學》雜志上。
有機分子含有碳和氫,也可能包括氧、氮和其他元素。雖然有機分子通常與生命有關,但也可以由非生物過程創(chuàng)造,也不一定是生命的指示物。
“有了這些新發(fā)現,火星告訴我們要堅持下去,繼續(xù)尋找生命的證據,”位于華盛頓的NASA總部科學任務理事會的副主管托馬斯·祖布臣(Thomas Zurbuchen)說。“我相信,我們正在進行的和計劃中的任務,將解開這個紅色星球上更多令人驚嘆的發(fā)現?!?
“好奇號還沒有確定有機分子的來源,”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珍妮弗·艾根布羅德(Jennifer Eigenbrode)說?!盁o論它保存著遠古生命的記錄,是生命的食物,還是在沒有生命的情況下存在,火星物質中的有機物都保存著關于行星狀況和過程的化學線索?!?
好奇號火星車 圖片來自NASA網站
盡管今天的火星表面不適合居住,但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在遙遠的過去,火星的氣候允許我們所知的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液態(tài)水在火星表面聚集。來自“好奇號”的數據顯示,數十億年前,蓋爾環(huán)形山內的一個水湖包含了生命所必需的所有成分,包括化學成分和能源。
“火星表面暴露在宇宙輻射中。輻射和刺激性化學物質均可使有機物分解。”艾根布羅德指出,“此次能在火星宜居時期形成的沉積巖的頂端5厘米中發(fā)現遠古有機分子,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好的兆頭。在未來任務中,我們將繼續(xù)向下挖掘,借此進一步了解火星上有機分子的來源?!?季節(jié)性的甲烷釋放
在第二篇論文中,科學家們描述了在火星大氣中發(fā)現的甲烷在近3個火星年(約6個地球年)的時間里的季節(jié)性變化,“好奇號”火星儀器套件的樣本分析檢測到了這種變異。
這些甲烷也許來自水與巖石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但科學家尚未排除與生物有關的可能性。此前,科學家僅在火星大氣中發(fā)現過以大規(guī)模、無規(guī)律的羽狀噴流形式存在的甲烷。而此次的新發(fā)現顯示,蓋爾撞擊坑中所含的少量甲烷會在溫暖的夏季有所增加、達到峰值,然后在冬季再度下降,年年如此。
這一發(fā)現十分重要,因為它將有助于縮小甲烷可能的來源范圍。地球上的甲烷主要與生物活動有關,來自濕地、農田、牲畜等等。目前還無法確認火星上的甲烷是否與生物有關。但此次發(fā)現的甲烷季節(jié)性波動也許能排除部分地質學上的解釋。
“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對甲烷的觀測中發(fā)現某種重復性現象,因此有助于我們對它的了解?!钡诙撐牡闹饕髡?、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克里斯·韋布斯特(Chris
Webster)指出,“這都要歸功于好奇號的‘長壽’。沒有它的長期服役,我們就無法發(fā)現這一季節(jié)性變化規(guī)律?!?
發(fā)現有機分子
為了識別火星土壤中的有機物質,好奇號從蓋爾隕石坑的四個地區(qū)對被稱為“泥巖”的沉積巖進行了樣本鉆取。這個“泥巖”是數十億年前從古湖底堆積的淤泥中逐漸形成的?;鹦菢颖痉治鰞x對巖石樣本進行了分析,火星樣本分析儀用烤箱加熱樣本(溫度超過500攝氏度),從粉末巖石中釋放有機分子。
火星樣本分析儀測量了從泥巖樣品中分離出來的小有機分子——不容易蒸發(fā)的較大有機分子的碎片。根據艾根布羅德的說法,這些碎片中有些含有硫,這可能有助于保護它們,就像硫被用來使汽車輪胎更耐用一樣。
研究結果還表明,有機碳濃度約為百萬分之10或更多。這接近于在火星隕石中觀測到的量,比以前在火星表面探測到的有機碳多100倍。發(fā)現的一些分子包括噻吩類、苯、甲苯和小的碳鏈,如丙烷或丁烯。
2013年,火星樣本分析儀在蓋爾撞擊坑最深處的巖石中發(fā)現了一些含氯有機分子。此次新發(fā)現進一步豐富了在火星遠古湖泊沉積物中發(fā)現的分子種類,也有助于解釋這些分子為何得以留存至今。
此次在火星大氣中發(fā)現甲烷、并在接近地表處發(fā)現遠古時期保留下來的有機分子后,科學家們的信心大大加強,相信NASA的2020火星漫游車和歐空局的“火星太空生物”(ExoMars)漫游車還將在火星表面和淺層地表中發(fā)現更多有機物。
“這些發(fā)現能說明火星上存在生命嗎?”NASA火星探測項目首席科學家邁克爾·梅耶(Michael Meyer)反問道,“我們還不清楚。但這些結果顯示,我們正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于文凱
- 最后更新: 2018-06-08 12:28:56
-
集成電路關鍵基礎材料實現量產 擺脫進口依賴
2018-06-08 08:49 -
2018自然指數排名:中科院連續(xù)6年位列科研機構首位
2018-06-08 08:14 科技前沿 -
99.999999999%純度的電子級多晶硅,我國也能出口了!
2018-06-07 14:09 科技前沿 -
網絡強國建設三年行動年內將啟動
2018-06-07 08:45 科技前沿 -
黃金大米在美獲食用許可,被稱“最人道科技產品”
2018-06-07 08:27 轉基因 -
“國產掘進機接近世界最先進水平,但主軸承全部依賴進口”
2018-06-07 07:34 科技前沿 -
國產游戲備案通道暫時關閉 或與相關機構改革有關
2018-06-07 07:17 -
央視臺風報道中一閃而過的瞬間,背后細節(jié)引人深思
2018-06-06 18:23 -
從“看人影”到“辨雀斑” 中國研發(fā)這個設備為何沒使上勁?
2018-06-06 11:17 科技前沿 -
中國科學家申項目常被問:外國人都沒做過,你做這個干什么?
2018-06-06 07:50 科技前沿 -
西瓜足跡“撞臉”腳步地圖 它究竟是借鑒還是抄襲?
2018-06-06 07:00 -
最后一枚風云二號升空,國際組織為何請它改位置?
2018-06-05 21:00 航空航天 -
何文輝是誰?36氪回應App推送出現臟話
2018-06-05 15:53 IT新浪潮 -
海水稻“技術路線圖”形成
2018-06-05 07:29 -
82歲院士下潛:要熱愛科學而非它背后的錢
2018-06-04 17:22 中國基礎研究 -
“深海勇士”歸來!
2018-06-04 16:30 -
美媒:國外科學家原本要去美國尋夢,結果投奔中國
2018-06-04 16:18 外媒看中國 -
高壓共軌不中用,國產柴油機很受傷
2018-06-04 09:23 科技前沿 -
我國學者利用廢紙箱 研制出新型重金屬修復劑
2018-06-03 19:05 科技前沿 -
中國芯片產業(yè)鏈細分領域龍頭名單
2018-06-03 15:47
相關推薦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評論 152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xié)議”,就這? 評論 160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714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100多架飛機大戰(zhàn)后,印巴局勢怎么走?
-
美國又炒作,我駐古巴大使發(fā)文駁斥
-
美英談成了,“英國讓步”
-
沖突愈演愈烈,莫迪首發(fā)聲
-
“美國在歐洲的廣泛軍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兩座水電站已重新開閘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
夸大對華關稅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發(fā)!巴稱擊斃約50名印士兵,印稱摧毀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統(tǒng)
-
彈射座椅大廠泄露了印巴空戰(zhàn)戰(zhàn)損“天機”?
-
巴總理:關鍵時刻,感謝“親愛的兄弟”埃爾多安
-
日本地鐵出現隨機殺人事件,男子揮20厘米菜刀砍傷2人
-
“斯洛伐克幾分鐘前才被通知…現在知道國際政治是啥了吧”
-
“俄羅斯要價太高,但...”
-
烏克蘭議會批準美烏礦產協(xié)議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