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靜泊:美國是如何系統性歧視亞洲人的?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華靜泊】
在過去的2020年,除了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美國的“黑命貴”運動也引起不少人的關注。不過鮮有人注意到的是,在美國針對亞裔的仇恨事件,與往年相比有了爆發(fā)式的增長。
美國加州大學剛剛發(fā)布調查報告指出,2020年美國主要城市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增加了150%。在前幾個月,就接連發(fā)生了亞裔在美國街頭莫名被推倒甚至是慘遭殺害的事件。知名亞裔明星吳彥祖和金大賢也在媒體上表示要懸賞犯罪者,希望當地警方不要漠視針對亞裔的犯罪。
91歲的亞裔老人被人從背后推倒 視頻截圖
從表面上看,新冠疫情開始后,美國特朗普政府對中國不斷抹黑,甚至將矛頭直接轉向身在美國的亞裔群體,是導致亞裔頻頻受到欺凌的直接原因。但事實上,與長期未得到解決的“非裔平權”問題一樣,美國針對亞裔的系統性歧視,已經存在上百年。1999年,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授Claire Jean Kim就曾提出,美國白人社會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并非是單純扁平和連續(xù)性的,而是相對立體的交叉形態(tài)。
簡單來說,就是以白人為主導的美國社會,并不是習慣性的或者文化性的歧視亞裔,而是有策略、有組織的針對亞裔,刻意的壓制亞裔社會地位。
既然對亞裔的系統性歧視是交叉形態(tài)的,那就至少有兩種針對亞裔的主要策略。第一,“相對褒獎”,意為給予亞裔的文化和群體比非裔更多的褒獎,確保白人群體能對這兩個主要的少數族裔的絕對控制,最終目的其實是針對相對“不聽話”的非裔。
第二,“公民排斥”,意為刻意的無限放大白人和亞裔的在文化背景方面的差異,從而將亞裔排除在“政治”和“公民”這兩個重要權利以外,也就是使亞裔認為自己永遠是“異鄉(xiāng)人”,而非美國人。
在建國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美國一直是白人與黑人奴隸構成的兩極社會,二者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直到19世紀中后期,亞裔,主要是中國勞工來到美國,打破了美國社會原有的“平衡”。
雖然亞裔與非裔有著截然不同的膚色,似乎與白人還更接近一些,但由于商人、傳教士和外交官的渲染,中國在白人心里一直是腐朽和落后的代名詞。當時很多人類學家都認為:從人種上來看,歐洲人(白人)最優(yōu)、其次是亞洲人和印第安人(北美土著),墊底的是非洲人。但在實際中,白人統治階層則一直在不遺余力的將亞裔往非裔一邊推,避免其接近權力中心。
“苦力”和“奴隸”
為了更好地“定義”從亞洲來的勞工,北美白人發(fā)明了“coolie”一詞,字面翻譯成中文就是“苦力”,然而在當時的北美,苦力并不僅僅只從事體力勞動的人,而是特指從東方來的勞工,并且暗含著“無自主意識”和“無腦”的貶低意味。這么做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將亞裔“苦力”與非裔“奴隸”歸為同一族群,以此強調這些人并非自由職業(yè)者,而是白人的從屬者。
事實上,當年從中國前往北美“淘金”的大量勞工,雖然不少是上當受騙來到陌生的大洋彼岸,但總體來說仍是自由的選擇,因為清朝末年的中國南方,飽受自然災害和戰(zhàn)亂的侵擾,遠赴海外也是一種謀生手段。
除了惡意“貼標簽”以外,通過輿論和宣傳手段抹黑亞裔也是慣用的手段。為了防止亞裔的到來會威脅奴隸制,白人群體除了將亞裔貼上懶惰、不誠實、不負責任等標簽,甚至在報紙和卡通動畫中刻意“黑化”亞裔。這里的“黑化”就是字面意思:把亞裔的膚色涂黑。在娛樂性的表演節(jié)目中,被黑化的亞裔和非裔也常?!奥擇浅鲅荨?。
不過很快白人就發(fā)現,把亞裔與非裔混為一談,并借此維護白人統治地位,是行不通的。1897年,時任美國駐日本大使在一場關于中國移民問題的聽證會上表示:“華人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上,相較于非裔都具有更大的優(yōu)越性。我們(白人)很容易教育黑人,并改造他們,但對于華人不行,因為他們已經有了十分鮮明的文明形態(tài)。”討論哪個人種優(yōu)越,這是一個很無聊的問題,但這里引起白人思考的是亞裔,特別是處于儒家圈的中國、日本和韓國,雖然國力羸弱,但自身已經形成了十分完整的意識形態(tài)。就像上文說的,華工遠赴重洋,大多數并不是被抓了賣到北美,而是自我選擇的結果。
亞裔算不算“白人“?
由于在南北戰(zhàn)爭中黑人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白人對待非裔的壓迫有一定放松,亞裔“苦力”也就自然而然的替代了非裔勞動力。在南北戰(zhàn)爭之后的“重建”(1865-1877)過程中,白人逐漸發(fā)現了亞裔十分聰明且勤奮。當時有種植園主說:“如果給他五百萬中國勞工,他就能生產出足以供應全世界的棉花”。與非裔對政治和經濟上的渴望不同,當時的亞裔勞工任勞任怨的形象更受白人資本家的歡迎。
為了借助亞裔苦力的形象重新壓制已經有些政治地位的非裔,亞裔被打造成了“不適合成為公民的異鄉(xiāng)人”,只適合打工。白人也在不斷給非裔警告:“要么餓死要么做黑奴”、“不涉政治的異鄉(xiāng)苦力,才是非裔和亞裔該有的地位”。
雖然對亞裔的壓迫始終存在,但亞裔也一直沒有放棄對“平權”的追求。不過早期亞裔對“平權”的理解,現在看起來是有些滑稽的,不少華人的答案是希望向白人統治者證明自己并非“黑人”,在只有黑白兩極化的美國,不是“黑人”,那么就是白人,因此亞裔也是白人。很明顯,白人統治者并不吃這一套,在他們眼里,除了歐洲裔白人,其余統統都是“下等人”。
1878年,在一起關于亞裔“平權”的訴訟中,加州法院裁定一名華人是“蒙古人種”(歐洲學者將亞裔歸為蒙古人種),而不是高加索人種(也就是白人),理由是“看上去和白人不一樣”。隨后,美國最高法院又在一起訴訟中,將一名日裔裁定為“黃種人”而非白人。1923年,加州法院再次審理一起關于“白人”定義的案件,當事人是在人類學上已經被劃分為高加索人的印度教徒,但該印度教徒即便有著更“白皙”的面孔,仍被判定為“非白人”。這就意味著,美國當時的社會和司法機構,有時遵循“慣例”,有時違背“科學”,總之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將除歐洲裔白人以外的人群排除在社會核心以外。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張廣凱 
-
美國新增確診59916例、死亡1292例
2021-03-19 07:4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縱容議員訪臺,法國外交部還稱“想見誰就見誰”
2021-03-18 22:51 中法關系 -
巴基斯坦總理接種中國新冠疫苗
2021-03-18 22:3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韓美2+2會談后,韓外長:在中美間選邊站根本不可能
2021-03-18 22:26 三八線之南 -
被拜登稱為“殺手”后,普京:咋回應?祝他身體健康吧!
2021-03-18 22:10 俄羅斯之聲 -
-
“阿斯利康疫苗連遭停用,是個政治決定”
2021-03-18 21:52 歐洲亂局 -
美宣布制裁中國有關官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強烈譴責
2021-03-18 21:06 -
再下黑手!美政府撤銷兩家中國電信公司運營權
2021-03-18 20:13 中美關系 -
是否會商討中美元首會晤?中方回應
2021-03-18 18:50 中美關系 -
日本首相:3月21日解除首都圈緊急事態(tài)宣言
2021-03-18 18:36 日本 -
這次是倉鼠,《紐約時報》涉華報道又借動物搞事
2021-03-18 18:31 外媒看中國 -
朝鮮新大使李龍男遞交國書副本
2021-03-18 18:25 -
沒消停幾日,BBC又開始了!
2021-03-18 18:02 BBC那些事 -
中國代表團抵達安克雷奇,參加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
2021-03-18 17:32 中美關系 -
中國代表團抵達美國安克雷奇
2021-03-18 16:35 中美關系 -
“溫順的亞裔女性被過度性感化,在美國易遭暴力”
2021-03-18 15:46 美國一夢 -
-
英國欲重返印太,澳前高官:影響在華賣豪車也要搞
2021-03-18 15:15 不列顛 -
戒性癮?美警幫槍殺亞裔女性的嫌犯開脫,結果…
2021-03-18 14:55 美國槍擊案
相關推薦 -
“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2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評論 173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評論 88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310“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62最新聞 Hot
-
“澤連斯基堅持只跟普京談”,俄方最新回應
-
面對中國和拉美,美國還停留在200年前
-
“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
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
美企開啟瘋狂囤貨,問題又來了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
美國這就期待上了
-
日本:中美聲明,在研究了
-
120%→54%,這項對華關稅也改了
-
“特朗普敗了,更像是投降”
-
“美國技術封鎖迫使中國全速發(fā)展”
-
迷之自信、張口就來:更愿意和中國打,而非巴基斯坦…
-
哥倫比亞總統在華表態(tài):確認加入!
-
以色列要求國際刑事法院撤銷對內塔尼亞胡逮捕令
-
消息傳出,美企CEO“蹦下床打電話”:趕緊發(fā)貨!
-
持股市值超450億元,西北大學副校長成陜西首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