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若麟:中西輿論戰(zhàn)中,“用對人”比“控制內容”重要得多
最后更新: 2021-10-03 10:32:23我現(xiàn)在無法找到這些用戶編撰和修改的條目,來證明我所說的“用錯了人”的看法,但我相信應該是八九不離十的。
我可以舉一個法國的“用錯人”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法國電視三臺過去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主持人,叫弗雷德利克·塔代伊(Frédéric Tadé?)。他主持一檔晚間大約22點到凌晨訪談節(jié)目,開始時是每天晚上一期,叫《今晚(或永遠也不)》(Ce Soir, ou jamais),非常受觀眾歡迎。但是,塔代伊是一位非常有想法和個性的主持人,他不愿意受人控制,因此,他的節(jié)目逐漸開始“政治不正確”了。他曾多次邀請我到他的節(jié)目上去談中國。而我當然是客觀介紹中國的現(xiàn)實。在法國的大背景下,說中國有一點點好就是“政治不正確”的。
弗雷德利克·塔代伊
當然,塔代伊的“政治不正確”的地方絕不僅僅局限于中國,在其他領域更“嚴重”。于是,他的節(jié)目開始被削減,從每天一期壓縮到每周一期,最后被徹底關閉。顯然,有人不喜歡塔代伊的節(jié)目。但他們不是去下命令讓他不要做這、不要做那;因為他們知道,這樣做是沒用的,塔代伊是不會聽從的;而且這樣做的話就是“新聞不自由”了。法國的做法就是換人,塔代伊從此丟掉了在電視三臺主持節(jié)目的職位。
不過,故事到這里并沒有完。俄羅斯人對西方這套以“控制人”的方式來控制新聞的做法了如指掌。因此,俄羅斯人在建立“法國《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的時候,就專門邀請塔代伊開了一檔節(jié)目,叫做《禁止“禁止”》。言下之意,法國電視臺“禁止”塔代伊說某些話,而“今日俄羅斯”則“禁止任何‘禁止’”,給了塔代伊完全的自由。
俄羅斯人此舉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他們確實給了塔代伊在這檔節(jié)目中說任何話題的自由,但他們心中非常清楚,塔代伊知道是誰給了他這個權力,他絕不會去濫用這個權力,更不會去傻乎乎地用這個權力去侵害給他這個權力的人的利益。這就是“用人重于控制內容”的全部奧妙之所在。當然,塔代伊也會在節(jié)目中時不時小小地貶損一下俄羅斯,以體現(xiàn)他的“自由”和“不偏不倚”,但這絕對是“小罵大幫忙”。也就是說,只要用對了人,就要給所用之人全部的權力,他就能夠充分地為你服務。
這里又要提及西方一再灌輸給我們的一個虛偽概念,即規(guī)則比人重要。西方總是說,法治的根本就在于規(guī)則。然而實際上西方社會中用人、用自己人,才是其統(tǒng)治的真正策略。任何一個重要的崗位,都要控制在“自己人”手中。法國經(jīng)過戰(zhàn)后幾十年的經(jīng)營,今天法國政界已經(jīng)基本上都是“自己人”。我曾多次介紹過法國的一個秘密社團“世紀俱樂部”,法國左右翼政黨、司法界人士、媒體等控制著法國社會的主要人物,都是這個俱樂部的成員。他們每周一次在協(xié)和廣場邊上的海軍俱樂部聚餐,交換意見,統(tǒng)一統(tǒng)治法國的步驟。
所以,我要再重復一遍,用對人比控制其內容要重要得多。
西方的新聞自由,是“控制下的自由”
觀察者網(wǎng):維基百科事件對中國的新聞體制有什么啟示或借鑒意義?
鄭若麟:首先,我們從中可以看出,西方新聞之“自由”,是由他們的“自己人”控制的“自由”。比如在涉及到中國的信息時,就必須是“負面的”,這才是自由的。否則就是“被中國政府收買”“替中國政府說話”……我在法國看到的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觀察者網(wǎng)最近也報道一位西班牙記者哈維爾·加西亞(Javier Garcia)揭露,存在著一場“反華信息戰(zhàn)”;大多數(shù)涉華報道都有強烈的政治偏見,客觀中立是不可能的。但說出這樣話的媒體人只有一條出路:放棄新聞記者職業(yè),這正是加西亞不得不做的。維基百科如果真能實施“用戶自由編撰”原則的話,那么維基百科本來是可以成為與西方主流不同的一個信息來源的。但是很遺憾,維基百科同樣以“控制用人”來控制維基百科的“自由”。
其次,我們確實應該思考,我們國內也應該將“用對人”放到“控制報道內容”更為重要的位置,給予可信任的人以充分的發(fā)言、撰稿的自由,這樣能夠充分調動起我國媒體人和學者們的積極性和斗志,反而能夠在這場國際輿論戰(zhàn)中贏得先機、贏得戰(zhàn)斗。
西方一直在攻擊我們沒有新聞自由。確實,從表層看,我們沒有西方那種“自己人享有的自由”。我們往往會有一些各個層面的對內容的控制,不懂得“用對的人”就應該給其“充分的自由”,而不是用放大鏡去看他們的片言只語是否有“違規(guī)”之處。
我最近就遇到一件事,一位非常愛國的學者、對西方非常了解,撰寫了一本深刻揭露西方的書,但卻因其中有些話語“有違”某些出版規(guī)定而無法問世。這是非常遺憾的。一方面,這給予西方攻擊我們“新聞不自由”以借口;而另一方面,用這些沒有太大意義的所謂“關鍵詞”,不分良莠地扼殺“越線”的優(yōu)秀作品,無異于“替他人作嫁衣裳”,真正遭到損害的,是我們自己。
我充分理解,在今天激烈的輿論戰(zhàn)、話語戰(zhàn)中,我們有必要劃出一些陣線、筑起一些高墻,以防某些“內奸”利用我們真正的話語自由來向境外提供精神炮彈,就如同新冠疫情剛剛開始時出現(xiàn)的眾所周知的那一幕那樣。但我們更應該“學習”維基百科這種“用對人”比什么都重要的理念,對值得我們充分信任的記者、學者、作者等給予充分的創(chuàng)作自由,甚至某種批評的自由。因為我相信,一位真正的愛國者,是不會做出背叛祖國的事情的,是不會利用我們給予他們的創(chuàng)作自由來詆毀我們偉大國家的。只有相反,當我們給予他們充分的創(chuàng)作自由時,他們才會真正感受到國家的偉大,進而激發(fā)出更為強大的斗志。
在這里我想提一下我曾經(jīng)工作過二十多年的文匯報。我在法國常駐時,報社從來沒有“不讓我寫什么”,而是給我以最充分的報道自由。我在二十多年中,也曾經(jīng)寫過一些被批評為“有嚴重錯誤”的文章。但由于文匯報對我的絕對信任,我是與我同期常駐法國的中國記者中寫文章最多、也是獲獎最多的記者之一。我想,這就是“用對人”時的效應吧。
今天我們正在進行的這場世界話語爭奪輿論戰(zhàn),已經(jīng)進入上甘嶺或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即勝負的關鍵戰(zhàn)役;我們需要建立的,恰恰就是這樣一支應該得到我們絕對、充分信任的主力作戰(zhàn)部隊,給予他們以全力應戰(zhàn)所需要的絕對的、充分的自由。這樣,我們就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打過“三八線”、甚至可以“攻克柏林”。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中老年人的相親有多硬核?
2021-10-03 10:06 -
黨史精神系列水墨動畫《奇跡 有密碼》第三集|“流盡最后一滴血”
2021-10-03 09:28 -
司法部、北京市公安局表態(tài)
2021-10-03 08:58 -
31省份新增本土確診2例,在哈爾濱和廈門
2021-10-03 08:5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廣東:將研究深圳經(jīng)港珠澳大橋至珠海、澳門通道
2021-10-03 08:27 -
黑龍江2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
2021-10-03 08:1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司法部:肅清傅政華流毒
2021-10-03 07:16 -
又有20架次解放軍軍機入臺“西南空域”,兩天共58架
2021-10-02 23:43 兩岸關系 -
昔日四川省優(yōu)秀女律師,被控與官員丈夫共同受賄超千萬
2021-10-02 22:36 廉政風暴 -
多地出臺“限跌令”,三四線城市房價撐不住了?
2021-10-02 22:05 中國房市 -
提前2天發(fā)布中獎信息?廣西福彩中心道歉
2021-10-02 19:52 -
八達嶺長城景區(qū):開除!
2021-10-02 19:41 -
-
北京暫停燈光秀,夜間景觀照明時間壓減
2021-10-02 17:11 -
支付寶通報互聯(lián)互通工作進展
2021-10-02 16:26 阿里帝國 -
TVB扶貧紀錄片主持人震驚:我們國家的公路修得那么好!
2021-10-02 16:15 扶貧攻堅戰(zhàn) -
4名未成年人不幸遇難,教育部重要提醒
2021-10-02 14:44 -
教育部答復網(wǎng)友:沒有這個概念
2021-10-02 14:30 -
-
香港多名司局長探訪基層家庭:人民才是一切發(fā)展的中心
2021-10-02 10:44 香港
相關推薦 -
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565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42“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評論 60中方同意接觸,美媒緊盯:事關重大、令人鼓舞 評論 109印度指控巴與恐襲有關,稱空襲是行使自衛(wèi)權 評論 32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
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
“中國遠落后于美國的時代已終結”
-
“接到指示,美情報機構加強搜集力度”
-
“雙方出動125架戰(zhàn)機,交火距離一度超過160公里”
-
門票價格從10元上漲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館回應
-
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
烏克蘭央行行長:考慮放棄美元
-
美聯(lián)儲:就是不降息
-
法方證實:至少一架陣風戰(zhàn)斗機被擊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敵人哀嚎,印軍引以為傲5架戰(zhàn)機,化為灰燼”
-
“軟實力”概念提出者約瑟夫·奈去世,享年88歲
-
戴維·珀杜宣誓就任美國駐華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職典禮
-
教皇選舉首輪投票結果出爐:是黑煙
-
“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