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夫金:我們的世界觀把人類推向深淵,是時候改變了
最后更新: 2024-05-08 16:58:40觀察者網(wǎng):您提到中小型企業(yè)更靈活,將成為這個新的全球在地化韌性經濟的主體。然而,有些人認為大型集團、集中式管理的韌性更強,有能力承受打擊而不被打倒,而一個中小型企業(yè)可能會被消滅。對此,您怎么看?
里夫金:他們完全錯了。一個巨大、集中、垂直的企業(yè)是不敏捷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必須有冗余和多樣化,才能生存、繁榮、再生;一個單一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無法承受沖擊并具有彈性。
新冠疫情將此暴露無遺。大型跨國企業(yè)平常能高效運轉,但缺乏冗余,新冠爆發(fā)后無法及時產出足夠的呼吸機、口罩、甚至廁所紙,所有國家皆是如此。不過,如果一個國家充滿數(shù)百萬中小企業(yè),其中的一些破產了,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為新的企業(yè)將很快誕生并替代之,整個社會的韌性將更強。
如果我們走向全球在地化——不是關閉邊界停止貿易,而是更加分布式生產模式。世界各地更多的企業(yè)將參與用戶網(wǎng)絡,就不必擔心突發(fā)事件破壞供應鏈。
觀察者網(wǎng):當前世界各大國都在采取措施,將核心產業(yè)鏈吸引至境內。您認為這將提高經濟韌性嗎?
里夫金:這仍然是通過地緣政治的角度看待世界,地緣政治是正在消亡的進步時代的一部分。
直到幾年前,每當我與商界領袖和金融銀行領袖會面,他們都在高談闊論進步和效率?,F(xiàn)在,他們都不提了,轉而討論適應和韌性。
提到全球化,似乎每個人都想到地緣政治、關稅壁壘等問題。錯了。我們仍將是全球的,但將是全球在地化的;我們仍將接觸,但不是物理上的接觸。在一個大洲上生產商品,然后千里迢迢運到另一個大洲——這一模式在本世紀中葉將終結。
遠洋運輸模式即將終結
在地化將利用提供商用戶網(wǎng)絡,避免了商品貿易的必要。打個比方,中國有很多聰明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們成立了新的高科技中小型企業(yè),在全球范圍內分享自己的軟件,而不是任何商品。這些軟件可用于制造各種新產品,無論是建筑物還是風車,買家在提供商用戶網(wǎng)絡上支付費用以獲得使用軟件的許可證,在當?shù)刂圃臁?
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模式,它更靈活,帶來更多的經濟活動。在能源服務公司方面,中國遙遙領先。中國有許多小型能源服務公司,他們實際上就是一種提供商用戶網(wǎng)絡,供應商先進行投資,負責確保其順暢工作,用戶保有資產,這就是所謂的績效合同。
當然,這一切也可能不會發(fā)生。我們或許都害怕進步時代的終結,也沒有一種新的、吸引力強的世界觀或敘事替代之,那么我們就有可能打個你死我活,沒有休止。我希望不是這樣。我們應該彼此分享智慧,走向全球在地化經濟模式。
觀察者網(wǎng):在《韌性時代》第一章的開頭,您引用了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國富論》。他認為經濟中“無形之手”確保市場對社會和個人都有好處。您顯然不這么認為;他錯在哪里?
里夫金:有趣的是,他此前寫過另一本書得出了正確的結論,不過在《國富論》中他把自己正確的結論給推翻了。
第一本書是關于社會的福祉(觀察者網(wǎng)注:該書應指《道德情操論》);亞當·斯密指出,每個人都只追求自己的利益,當我們和平競爭時,我們都是自主的個體。后來,杰里米·邊沁(Jeremy Bentham)將其概述為功利主義。
我們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不在乎公共利益;但亞當·斯密認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時,我們生產的商品和服務能夠提高所有人的福祉,盡管這不是我們的本意。這真是大錯特錯。
亞當·斯密的“無形之手”理論
我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來理解人性。西方文化傳統(tǒng)認為,每個人生來就是自主的,與其他所有人競爭,但不傷害他人。東方文化傳統(tǒng)非常不同,認為每個人不是自主的,而是身處復雜的關系網(wǎng);當然,因為你們從西方借鑒了商業(yè)實踐,因此商業(yè)上這一傳統(tǒng)或許不怎么明顯。
從科學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人不是自主的。距離我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幾英里是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位于華盛頓),他們正在啟動一個新的科研項目,稱之為人類生態(tài)系統(tǒng)。我們意識到,每個人都是一個生態(tài)環(huán)境。每秒鐘,我們的細胞和組織都在從水圈中吸收水分,水構成我們的60%,沒有水我們無法存活;它管理著我們的新陳代謝。
每一刻,我們都在吸取巖石圈的元素,比如我牙齒中的磷來自山脈,被水圈侵蝕后成了固定土壤的元素,然后被植物和動物吸收,從而進入我們的身體,之后會再去其他地方。一個成人的身體大約十歲;除了眼睛、部分腦細胞和牙齒,我們身體的每個部分每天都在更換,元素都在來來去去,成年人的骨架每十年完全更換一次。
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我們體內有數(shù)萬億的變形桿菌、古生菌、真菌、細菌和病毒,這些都不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人體內超過一半的細胞不是人體細胞。
亞當·斯密認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相互競爭的自主的人。然而,在自然界中,我們與地球萬物時刻密切相連。這應該讓那些擔心未來的年輕人感到寬慰,他們擔心人類因氣候變化而沒有未來,地球萬物將面臨滅絕,從而感到沮喪。我告訴他們,你們不必擔心自然界發(fā)生的事情,不必害怕氣候變化;我們可以適應自然,同時我們本就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類所能做最糟糕的事情就是躲在虛擬世界里,避開自然。大自然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大,氣候變化凸顯人類的渺小。
史密森尼學會最近做了一項研究,研究人類是如何生存繁殖下來的。以前認為,在最后一個冰河時代一萬年前結束后,出現(xiàn)了良好的氣候,人們結束了游牧生活、定居下來。史密森尼學會發(fā)現(xiàn),不是這樣的;地質記錄顯示,最近八十萬年間,即人類進化出來的時代,地球經歷了最極端的氣候變化。這是因為地球的自轉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我們的祖先經歷了多次冰河時代到冰間期的來回周期。
南極均今平均溫度(上、中兩圖)和冰層厚度(下圖、往下為“厚”)
那我們是如何生存的?史密森尼學會發(fā)現(xiàn),我們是這個星球上除病毒和細菌之外適應能力最強的物種。這要歸功于我們的大腦、語言、學習能力,允許我們傳遞和積累知識。此外,我們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東西,就是同理心,我們可以切身體驗別人正在經歷的喜怒悲歡;這使我們能夠合作,使我們能夠理解自己的人類同胞,乃至其他物種,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是個共同體。
這對年輕一代來說應該是令人振奮的,我們具有足夠的適應能力,但我們必須徹底改變我們的思維。
觀察者網(wǎng):您從自然科學的角度反駁了亞當·斯密的“無形之手”,那從社會經濟的角度來看呢?
里夫金:在工業(yè)革命之初,我們的人口很少,18世紀末只有七億八千萬人;化石燃料使我們人數(shù)增加至80億,其終結意味著人類人口在未來兩個世紀間將回落至10億左右,對剩余的人來說,地球將是一個更宜居的星球。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人們多數(shù)時候生活在公地上。當時也有部落戰(zhàn)爭,人們對有血緣關系的人抱有同理心,但將對面山谷的部落視作洪水猛獸。
隨著水利文明的誕生,多數(shù)人淪為奴隸,成為一個匿名群體;從此誕生了各大宗教:基督教、猶太教、佛教、道家等。在一世紀的羅馬帝國內,許多人已脫離舊的血緣部族,孤身一人;那時出現(xiàn)了一個悲情人物,耶穌?;浇掏酱┲y(tǒng)一,在街頭相見時會彼此親吻,將對方視作自己的兄弟姐妹,耶穌則是他們共同的父母。
隨著民族國家誕生,國家和民族替代了宗教,成為人們的虛構家庭。人們會為自己的同胞奮斗,因為他們將其視為自己的家人,對他們抱有同理心。
同理心時常膨脹和崩潰,改變形態(tài)。當代的年輕人正在開始直接將自己和他人視為同屬人類大家庭,就此與周圍所有人建立同理心,這是同理心的下一個階段;他們甚至看待其他物種為自己家庭問題的一部分。
人類進化圖
問題是,其他形式的同理心意識仍然存在;此時此刻,仍有部落血戰(zhàn)、宗教戰(zhàn)爭、意識形態(tài)戰(zhàn)爭等。一些同理心意識的涵蓋范圍確實比較廣,但仍需要一個敵人“他者”的存在;年輕人則已經達到將自己視為一個物種的高度,一個與其他物種共存的共同體。
這并不意味著人們需要放棄民族國家、意識形態(tài)、宗教或血親,但我們也是一個共同的物種。如果其他意識形態(tài)能接受我們雖然有區(qū)別,但同為人類,而不感覺受到威脅或者反擊,那么人們的同理心將自然帶我們走向美好、韌性的未來。
這或許不會發(fā)生。當下世界各國互相爭斗,內心充滿了恐懼,而不是放下屠刀,張開同理心的雙手,為了應對危機和生存,所有人團結合作,走到一起。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標簽 第三次工業(yè)革命-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澤西 
-
中國商業(yè)聯(lián)合會:1月零售業(yè)景氣指數(shù)止跌回升
2023-01-06 10:14 觀網(wǎng)財經-消費 -
國產特斯拉大降價:Model3起售價22.99萬創(chuàng)新低
2023-01-06 09:56 觀網(wǎng)財經-汽車 -
2022年央企預計實現(xiàn)營收39.4萬億元、同比增8.3%
2023-01-06 08:02 國企備忘錄 -
深交所與菲律賓證券交易所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2023-01-06 07:10 -
久易股份IPO:信披不及時,數(shù)據(jù)算不準,還發(fā)生2人死亡的爆燃事故……
2023-01-05 18:05 觀網(wǎng)財經-金融 -
立訊精密澄清蘋果砍單傳聞,還被傳拿下高端iPhone代工大單
2023-01-05 15:17 觀網(wǎng)財經-科創(chuàng) -
醫(yī)保談判今再開啟,“天價抗癌藥” CAR-T等首次開談
2023-01-05 13:51 醫(yī)療改革 -
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索尼中國微博賬號被禁言
2023-01-05 11:32 觀網(wǎng)財經-科創(chuàng) -
美國企業(yè)青睞“近岸外包”,墨西哥制造會取代中國嗎?
2023-01-05 10:13 觀網(wǎng)財經-海外 -
全國宣傳部長會議在京召開
2023-01-05 07:19 -
最快10分鐘,“京東小店”向自然人開放注冊
2023-01-04 22:10 觀網(wǎng)財經-互聯(lián)網(wǎng) -
擴大營收?推特為政治廣告投放“松綁”
2023-01-04 19:35 -
原始發(fā)明專利僅6項,賣數(shù)據(jù)線起家的綠聯(lián)有多少“科技”?
2023-01-04 18:00 觀網(wǎng)財經-金融 -
新華三被紫光收入囊中:出身華為、多次被外資控股
2023-01-04 16:15 觀網(wǎng)財經-科創(chuàng) -
天府可樂申請破產,曾與百事合資
2023-01-04 11:07 觀網(wǎng)財經-消費 -
中國房市和美國股市,為何成為中美博弈的關鍵戰(zhàn)場?
2023-01-04 08:38 -
蘋果跌破2萬億美元關口,與特斯拉共蒸發(fā)超千億
2023-01-04 06:52 -
12月財新中國制造業(yè)PMI降至49,企業(yè)樂觀度10個月來最高
2023-01-03 17:56 觀網(wǎng)財經-宏觀 -
發(fā)改委:防止和依法規(guī)制資本挾持數(shù)據(jù)無序擴張和市場壟斷
2023-01-03 17:26 觀網(wǎng)財經-宏觀 -
“英國將面臨G7中最嚴重、最持久的經濟衰退”
2023-01-03 13:32 歐洲亂局
相關推薦 -
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xié)議”,就這? 評論 148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698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57“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評論 6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
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
“中國遠落后于美國的時代已終結”
-
“接到指示,美情報機構加強搜集力度”
-
“雙方出動125架戰(zhàn)機,交火距離一度超過160公里”
-
門票價格從10元上漲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館回應
-
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
烏克蘭央行行長:考慮放棄美元
-
美聯(lián)儲:就是不降息
-
法方證實:至少一架陣風戰(zhàn)斗機被擊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敵人哀嚎,印軍引以為傲5架戰(zhàn)機,化為灰燼”
-
“軟實力”概念提出者約瑟夫·奈去世,享年88歲
-
戴維·珀杜宣誓就任美國駐華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職典禮
-
教皇選舉首輪投票結果出爐:是黑煙
-
“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