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建宗:“普選欠債論”毒害甚深,普選不是香港政制的唯一目標
最后更新: 2021-03-30 17:08:22導讀3月30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新修訂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獲得全票通過。
今年“兩會”期間,香港選舉制度改革成為國內(nèi)外輿論焦點。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chuàng)辦人兼主席何建宗先生當時在接受觀察者網(wǎng)采訪時,闡述了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很重要的內(nèi)涵是從選舉政治走向地方管治。
近日,他又在港媒刊文,剖析“普選欠債論”對香港社會日積月累的毒害,指出普選不是香港政治制度的唯一目標。
【文/何建宗】
全世界絕大多數(shù)的憲法都只訂明當?shù)氐倪x舉制度內(nèi)容和改變制度的門檻,因為作為政治制度重要組成部分的選舉制度,它的有效運作和穩(wěn)定性至關重要。而香港基本法是極少數(shù)憲制性文件對選舉制度的演變定下條件和目標,就是行政長官和立法會按照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最終達至普選。這體現(xiàn)了擁有香港政治制度決定權的中央政府,充分尊重香港市民的意愿。普選條款在澳門基本法就沒有出現(xiàn)。
可惜,中央的善意換來香港無休止的爭論。有關選舉制度的爭議困擾香港幾十年,是中央和特區(qū)關系不和諧的根源,也是香港社會內(nèi)部撕裂的最大源頭。
3月30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新修訂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獲得全票通過。
毒害甚深的“普選欠債論”
香港反對派有一個普選的“三段論”:首先,普選是所謂“基本人權”。人民有權以一人一票選出特首被視為天經(jīng)地義的事。這當然是不對的,每個地方都有它的特殊情況和制度,把普選跟自由平等法治這些崇高價值相提并論,而不是把它作為促進管治的手段,本身就是有意誤導。第二,香港的各種問題都源于政制“不民主”和沒有普選;第三,沒有普選的原因是中央沒有信守基本法的“承諾”。
我把這種思維稱為“普選欠債論”:反對派覺得普選是中央對香港的“欠債”,是一個承諾多年但未償還的“債務”,這明顯沒有尊重中央對香港政治制度的主導權和決定權。這種普選欠債論為害甚深,某種意義上,上次政改討論有所謂的“袋住先”一說(注:袋住先,在粵語中有“先接受了再說”的意思。),也是這種“欠債論”的反映。而2014年的非法“占中”和2019年的黑暴動亂,與其說是香港社會矛盾的集中爆發(fā),不如說是這種經(jīng)年累月的“普選欠債論”所引起的極端行為表現(xiàn)。
普選絕對不是香港政治制度的唯一目標。基本法的立法原意,可以從前草委會主任姬鵬飛先生在基本法1990年頒布時的說明中得到理解。這份名為“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草案)》及其有關文件的說明”的權威文件,在政府基本法網(wǎng)站可以下載,可惜認真細讀的香港人寥寥可數(shù)。文件提到,香港的政治制度應該要“兼顧社會各階層的利益,有利于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既保持原政治體制中行之有效的部分,又要循序漸進地逐步發(fā)展適合香港情況的民主制度”,而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的關系是“既相互制衡也相互配合”。
由此可見,普選雖然在基本法第45和68條列明是最終目標,但不可以理解為香港政治制度的唯一目標。事實上,兼顧社會各階層利益一直是中央堅持的原則。因此,雖然2007年的人大決定認為,在行政長官實施普選以后可以實行立法會普選,但立法會普選與廢除功能組別是否畫上等號一直沒有定論。
眾所周知,香港的實際情況在2019至2020年已經(jīng)發(fā)生重大變化,行政立法關系不是相互制衡和相互配合,而是已經(jīng)走向極端甚至是懸崖邊緣。立法機關不是制衡行政機關,而是不惜一切癱瘓行政機關施政。因此,強調(diào)“愛國者治港”作為根本原則,而不是以政治觀點或者個別界別利益作為劃分標準,是非常必要的,體現(xiàn)了堅守一國兩制的底線思維。
香港過去花大量精力在政治爭論當中,民生、經(jīng)濟以至深層次問題被置之不理。例如,政改和普選議題都是行政長官、立法會和區(qū)議會選舉的“必答題”,香港的社會民生和長遠規(guī)劃卻無人問津??梢哉f,一屆政府的五年任期內(nèi),從準備、諮詢、爭論和爭取通過政改耗費了超過一半時間,但換來的,是香港內(nèi)部日益嚴重的撕裂以及滋生反對中央、乃至“本土”“港獨”思潮。
這次全國人大為完善香港的選舉制度一錘定音,解決了爭議幾十年的議題,我覺得是香港發(fā)展的里程碑,也是一國兩制發(fā)展的里程碑。過去不少人,包括部分建制派人士,在社會已經(jīng)嚴重撕裂、明知立法會不可能通過的情況下,還說要“重啟政改”,其實質(zhì)是要中央改變 8·31決定。
2019年,香港街頭暴亂。圖自路透社
香港管治人才存三大問題
這次3·11決定一錘定音,可以讓香港社會真正聚焦解決深層次矛盾,把香港人最關心的題目,從選舉政治變成地方管治,包括更關注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貧富差距、社會流動不暢、跟內(nèi)地的融合,還有政治人才的培養(yǎng)等重要問題。這肯定對香港未來的發(fā)展和一國兩制的行穩(wěn)致遠有好處。
關于未來的選舉制度,我覺得在“愛國者治港”原則得到全面貫徹以后,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培養(yǎng)愛國者,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恼稳瞬拧O愀壅稳瞬庞腥髥栴},第一是數(shù)量不足,第二是年齡偏大,第三是來自基層的偏少。現(xiàn)時香港立法會議員的平均年齡是56.8歲,70歲以上的有6人;如果只計算功能組別的話,平均年齡達62.7歲,年齡最大的10個議員有8個來自功能組別。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平均年齡65.9歲,65歲以上有11人,70歲以上有7人,占所有議員接近一半。特區(qū)主要官員相對年輕,但平均年齡也達到59歲。
重組和賦權選舉委員會是這次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核心。選舉委員會以行業(yè)專業(yè)界別為基礎,可以達到兼顧社會各階層利益和均衡參與的目標,平衡直選的民粹主義傾向。但由于行業(yè)的領袖都是論資排輩,能夠被推舉的很少會是年輕人,基層人士也難以參與各個行業(yè)專業(yè)的協(xié)會。因此,在改革原有選委會界別和新增界別的同時,應盡量增加年輕人和基層人士的參與。新的選委會的第三組別,由“勞工、社會服務和宗教“調(diào)整為“基層、勞工和宗教”,表明對基層人士的重視,是值得支持的。越多基層人士能夠進入選委會、立法會以至特區(qū)政府,香港深層次問題才更有機會被解決,各種福利和紓困措施才能更對癥下藥,不至于離地!
此外,在選委會組成方面,我希望以后可以有一些新的界別,包括更多青年界別和智庫界別。香港從事政策研究的人數(shù)不多,但一直為香港社會、特區(qū)政府和中央出謀劃策。選委會除了推舉較大比例立法會議員,也會提名所有立法會議員;智庫人士參與選委會可以讓立法會參選人更重視宏觀政策研究,更多胸懷“國之大者”而不是“光喊口號”的政客參選,對香港長遠發(fā)展有利。
【本文原載于《大公報》(2021年03月23日),觀察者網(wǎng)已獲作者授權轉(zhuǎn)載。】
- 原標題:何建宗 : 普選不是香港政治制度的唯一目標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江蘇、上海等地AQI指數(shù)爆表
2021-03-30 16:52 -
住建部征求意見:縣城新建住宅以6層為主,最高不超18層
2021-03-30 16:48 -
栗戰(zhàn)書:圓滿完成了黨中央交付的重大政治任務
2021-03-30 16:27 香港 -
疑在大陸工作12年女子發(fā)表“臺獨”言論,華安基金:震驚,正調(diào)查
2021-03-30 16:25 大公司 -
權威人士:香港政改“五步曲”已不再適用
2021-03-30 16:19 香港 -
華春瑩:中國人民、中國消費者有權做出自己的選擇
2021-03-30 16:06 -
四川涼山冕寧“最嚴防火令”:買打火機,實名限購1個
2021-03-30 15:52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六號)
2021-03-30 15:33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五號)
2021-03-30 15:31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習近平對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21-03-30 15:28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港澳辦:完善選舉制度為“愛國者治港”和香港長治久安提供堅實保障
2021-03-30 13:55 香港 -
香港基本法附件二全文發(fā)布:立法會議員增至90人
2021-03-30 13:25 香港 -
習近平談尊重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
2021-03-30 13:04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習近平:切實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
2021-03-30 12:58 -
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述職報告
2021-03-30 12:57 建黨百年 -
全票通過!香港基本法附件一、二完成修訂
2021-03-30 12:28 觀察者頭條 -
發(fā)改委:申請中醫(yī)專業(yè)學位允許用醫(yī)古文替代外語考試
2021-03-30 12:10 醫(yī)學 -
重大突破!我國成功實現(xiàn)電子束滅活冷鏈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
2021-03-30 12:0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干部政治素質(zhì)考核案例選編》出版發(fā)行
2021-03-30 11:43 -
哈爾濱方正縣突發(fā)特大凌汛,新興大橋橋墩坍塌
2021-03-30 11:15
相關推薦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評論 103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xié)議”,就這? 評論 152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708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59“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評論 62最新聞 Hot
-
沖突愈演愈烈,莫迪首發(fā)聲
-
挪威發(fā)布國家安全戰(zhàn)略:美國不可靠,需要跟歐洲抱團
-
印度兩座水電站已重新開閘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
夸大對華關稅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發(fā)!巴稱擊斃約50名印士兵,印稱摧毀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統(tǒng)
-
彈射座椅大廠泄露了印巴空戰(zhàn)戰(zhàn)損“天機”?
-
巴總理:關鍵時刻,感謝“親愛的兄弟”埃爾多安
-
日本地鐵出現(xiàn)隨機殺人事件,男子揮20厘米菜刀砍傷2人
-
“斯洛伐克幾分鐘前才被通知…現(xiàn)在知道國際政治是啥了吧”
-
“俄羅斯要價太高,但...”
-
烏克蘭議會批準美烏礦產(chǎn)協(xié)議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
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
“中國遠落后于美國的時代已終結”
-
“接到指示,美情報機構加強搜集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