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紹雷:全球轉型、俄烏危機與中俄關系
最后更新: 2024-03-15 07:51:00注釋:
1. [美]亨利·基辛格著:《世界秩序》,胡利平、林華等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第24頁。
2. 同上,第3頁。
3. 2019年底,在尼爾·弗格森訪問上海期間的小型座談會上,筆者就其所著的《基辛格傳》向弗格森先生提問:為何將基辛格稱作為“理想主義者”,而不是一般所言的“現實主義者”。弗格森博士專門就此做了詳盡回答。
4. 根據布羅代爾、沃勒斯坦、阿里吉著作觀點的綜述性表述,具體內容可參見[法]費爾南·布羅代爾著:《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顧良、施康強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美]伊曼紐爾·沃勒斯坦著:《現代世界體系》,郭方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意]喬萬尼·阿里吉著:《漫長的20世紀:金錢、權力與我們時代的起源》,姚乃強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年。
5. [美]伊曼努爾·沃勒斯坦著:《現代世界體系》(第一卷),郭方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英文版第一卷序言第2頁。
6. [美]伊曼努爾·沃勒斯坦著:《現代世界體系》(第一卷),郭方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英文版第一卷序言第2-3頁。
7. 同上,英文版第一卷序言第6-7頁。
8. [意]喬萬尼·阿里吉:《漫長的20世紀:金錢、權力與我們時代的起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年,第13頁。
9. [意]喬萬尼·阿里吉:《漫長的20世紀:金錢、權力與我們時代的起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年,第473-474頁。
10. [德]于爾根·奧斯特哈默著:《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強朝暉、劉風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第4頁。
11. [德]于爾根·奧斯特哈默著:《全球史講稿》,陳浩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年,第12頁。
12. [德]于爾根·奧斯特哈默著:《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強朝暉、劉風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第101頁。
13. 同上,緒論第4頁。
14. [德]于爾根·奧斯特哈默著:《全球史講稿》,陳浩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年,第140頁。
15. [英]巴里·布贊,喬治·勞森著:《全球轉型——歷史、現代性與國際關系的形成》,崔順姬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249-276頁。
16. Andrei P. Tsygankov, “From Global Order to Global Trasition”, Russia in Global Affairs, 2019, Vol.17, No,1, https://eng.globalaffairs.ru/articles/from-global-order-to-global-transition/
17. 馮紹雷:“歐盟與俄羅斯:為何從合作走向對抗”,《歐洲研究》,2015年第4期,第43-66頁。
18. 普京于2023年10月5日在瓦爾代論壇上的講演,筆者在場聆聽了他的這篇講話。Cм. Заседание дискуссионного клуба ?Валдай?. 5 октября 2023 г. http://www.kremlin.ru/events /president/news/72444
19. “奧巴馬在西點軍校2014年畢業(yè)典禮上的演講(雙語)”,2014年5月30日,https://language.chinadaily.com.cn/news/2014-05/30/content_17555058.htm
20. “Europe, not America, is now Ukraine’s largest backer”, September 11, 2023. https://www. economist.com/graphic-detail/2023/09/11/europe-not-america-is-now-ukraines-largest-backer
21. [美]弗朗西斯·福山著:《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毛俊杰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425頁。
22. 參見[美]約翰·米爾斯海默著:《大幻想:自由主義之夢與國際現實》,李澤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
23. 關于世紀之交新興國家群體上升被稱為“第二次崛起”,乃參照華裔學者熊玠的提法,特此說明。
24. 在討論該問題時,研究者常常在相同語境中同時使用“三邊關系”和“三角關系”兩組概念。在筆者看來,“三邊關系”主要指俄美歐這種三方之間有著專有工作框架的關系,比如,冷戰(zhàn)之前曾有的“歐安會”,以及在冷戰(zhàn)結束后一直存在的“歐洲安全合作組織”。但是,像中美俄之間并不具有這樣調處三方關系的專有工作框架,卻又實際上發(fā)生著相當重要而又微妙的互動,故在此處選擇沿用原有的“三角關系”的說法。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三角關系”并非專指具有對抗性沖突的這樣一種大國關系。
25. [美]詹姆斯·戈德蓋爾、邁克爾·麥克福爾著:《權力與意圖——后冷戰(zhàn)時期美國對俄羅斯政策》,徐洪峰譯,北京:社會文獻科學出版社,2017年,第380-384頁。
26. [德]于爾根·奧斯特哈默著:《全球史講稿》,陳浩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年,第9-15頁。
27. 蔣介石:《蔣介石日記》,“1945年中心工作”,1945年1月;47.48.49.General,Volume 1,美國胡佛研究院檔案館。
28. [法]弗朗索瓦·吉普魯著:《亞洲的地中海:13—21世紀中國、日本、東南亞商埠與貿易圈》,龔華燕、龍雪飛譯,北京:新世紀出版社,2014年。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德力格爾 
-
倪光南:促進RISC-V生態(tài)繁榮,構建全球主流CPU新格局
2024-03-14 22:42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李佳琦、董宇輝等17名主播被點名,虛假宣傳、產品質量等問題突出
2024-03-14 17:56 觀網財經-消費 -
A股今年迄今僅受理一單IPO,證監(jiān)會強調“堅決打擊欺詐發(fā)行等行為”
2024-03-14 11:43 觀網財經-金融 -
廣州城中村制衣廠梯度轉移一年,為何仍有工廠不愿離開?
2024-03-14 09:40 基層治理 -
買完新車還沒開回家,就降價1.7萬元!能退回差價嗎?
2024-03-14 09:02 315維權 -
聽信保價承諾購車后價格一路下跌,長城車主索賠遭“踢皮球”
2024-03-14 08:36 315維權 -
中美競爭之下,科教興國還有哪些瓶頸待解?
2024-03-13 17:02 兩會·言事 -
iPhone不好賣,蘋果繼續(xù)加碼中國
2024-03-13 16:11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美聯航中止波音737Max10訂單,正談判引進A321
2024-03-13 11:07 波音危機 -
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有望突破1萬億美元,誰來推動?
2024-03-12 22:01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半掛車生產龍頭欲從港股退市,擬溢價5%回購股份
2024-03-12 18:33 觀網財經-金融 -
前2月我國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8.1%和11.1%
2024-03-12 08:40 觀網財經-汽車 -
股權激勵不香了?阿里員工激勵計劃引入“長期現金”
2024-03-11 17:36 觀網財經-互聯網 -
日本去年四季度GDP上調至0.4%:制造業(yè)投資增20.6%,但消費乏力
2024-03-11 16:25 日本產經 -
?董宇輝帶貨華為,銷售額破億
2024-03-11 14:57 觀網財經-互聯網 -
儲蓄國債半小時售罄,不少人排隊也沒買到
2024-03-11 09:40 -
開春以來,約10家車企宣布降價!最高立減3萬元
2024-03-11 08:56 觀網財經-汽車 -
全國人大財經委:積極清理政府拖欠企業(yè)賬款
2024-03-09 20:24 2024兩會 -
“嚴重資不抵債,失去經營能力的房企,該破產破產”
2024-03-09 17:42 觀網財經-房產 -
最高檢首次對外發(fā)布“四大檢察”工作白皮書
2024-03-09 15:30 2024兩會
相關推薦 -
商務部:中方決定同意與美方接觸 評論 325“指揮混亂!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評論 69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醞釀“獨立公投” 評論 125美財長賣力為關稅洗地,臺下高管們只關注中國 評論 54印外長懟歐盟:這么依賴中美俄,還想戰(zhàn)略自主… 評論 142最新聞 Hot
-
商務部:中方決定同意與美方接觸
-
特朗普拒不付錢,加州又扯中國
-
歐洲最后一家關鍵抗生素原料商@歐盟:讓你不打錢,我們去中國了…
-
黃仁勛:錯失中國市場,損失巨大
-
特朗普:很遺憾
-
“加拿大永遠不賣”“永遠別說永遠”
-
“指揮混亂!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輪投票通過,默茨正式當選
-
18名議員跑票,默茨意外未能當選德國總理
-
蘇丹宣布:與阿聯酋斷交
-
“很明顯,幾乎所有美國出口都受到了打擊”
-
“我們國家正處于脆弱時刻,美國卻在丑陋地炫耀權力”
-
涉1000億歐元美國商品,歐盟考慮:談不成就動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醞釀“獨立公投”
-
日本先談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讓
-
美財長賣力為關稅洗地,臺下高管們只關注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