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摔破3件文物還下令封口?臺北故宮院長:是一般文物,不值25億新臺幣
-
阮佳琪睡不夠 玻璃心 脾氣沖
(觀察者網訊)綜合TVBS、中時新聞網等臺媒28日報道,國民黨“立委”陳以信今天在“立法院”上公開舉報稱,珍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2件明清文物被工作人員不慎打破,臺北故宮院長吳密察屢次下“封口令”以隱瞞實情,他要求臺“行政院長”蘇貞昌下令徹查。
下午,臺北故宮院長吳密察召開記者會,承認共有3件文物出現破損,分別是“明 弘治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清 康熙 暗龍白里小黃瓷碗”以及“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但表示僅最后一件為人員疏忽導致損壞,從桌上掉到地上摔成“一片一片”。吳密察聲稱,涉事人員自責到“睡不著覺”。
對于陳以信的指控,吳密察否認隱瞞實情,并稱已啟動調查和修復工作。他表示,之所以未向公眾公開相關信息,是因為這三件損壞文物僅屬于“一般文物”,無需上報臺文化部門。談及文物價值,有臺媒稱三件文物“超過25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5.63億元),吳密察對此否認,“我不好說多少,但遠低于這個數。”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 圖自臺媒 下同
據臺媒報道,國民黨“立委”陳以信今天(28日)在“立法院”上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嬌黃釉綠彩龍紋碗”從未對外展覽,但他最近接獲檢舉稱,去年(2021年)2月臺北故宮執(zhí)行“文物數字化典藏計劃”時,這件文物在移出庫房時被工作人員不慎摔破,而且臺北故宮高層隱瞞了此事。
陳以信爆料稱,事發(fā)后相關人員立即向臺北故宮院長吳密察報告,但后者下令對該器物不得點驗交接、不得記錄,在進行修復之前也不得做檢視報告,尤其要求相關人員“封口”,所有相關文件也都用“最高密件”的方式處理,以免留下任何證據。
此外,他還透露,自己收到的檢舉消息稱,臺北故宮最近又摔破了另一件比上述文物更珍貴的青花瓷器,吳密察用相同手法隱匿證據,意圖再次瞞天過海,欺瞞臺灣民眾。
陳以信說,臺北故宮摔破珍寶或許不是故意,但事后意圖隱瞞是有意為之,若此事為真,這會是臺北故宮有史以來第一次打破文物。他在會上要求臺“行政院長”蘇貞昌下令徹查此事,追究吳密察的責任。
明 弘治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
報道稱,民進黨“立委”沈發(fā)惠質詢時也提到此事,而臺“行政院長”蘇貞昌對此回應稱,臺北故宮非常專業(yè),他認為吳密察并不是會隱瞞事情的人,“院長曾經跟我說有狀況,但相關保存都有嚴謹規(guī)范,所以請院長依照文物保存專業(yè)處理就好?!?
吳密察答詢時承認了部分指控,表示實際上臺北故宮有3件明清文物出現損壞,正依流程進行調查及修復,但他否認了“立委”所指控的隱瞞一事。
臺北故宮博物院隨后也發(fā)布官方聲明,說明三件受損文物分別為“明 弘治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清 康熙 暗龍白里小黃瓷碗”以及“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并稱僅最后一件為人員疏忽導致損壞,相關人事懲處程序正在進行中。
聲明否認臺北故宮院長及高層存在隱瞞一事,并稱相關調查進行中以“密件程序”處理,且“密件保存”皆依相關規(guī)定辦法。目前,“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正在修復中,“暗龍白里小黃瓷碗”處于待修復狀態(tài),而“青花花卉盤”則需懲處程序完成,責任厘清后才會進入修復程序。
清 康熙 暗龍白里小黃瓷碗
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
今天下午,吳密察舉行記者會說明相關經過及后續(xù)處理。他表示,三件文物均未對外展示過,其中“嬌黃綠彩雙龍小碗”和“暗龍白里小黃瓷碗”,分別于2021年2月3日、2022年4月7日發(fā)現破損,兩件都是在整理文物的工作人員從保存箱中取出時就發(fā)現有毀壞部分。
吳密察說,調閱監(jiān)視器倒查10年后也未發(fā)現有人員失誤問題,懷疑是保存方式存在問題,并稱因此從去年開始,臺北故宮對于瓷器的保管方式由“多物一盒”逐漸“改箱為柜”,明年的預算也包括了“瓷器庫行包裝改善計劃”,希望讓臺北故宮文物的保管方式跟上時代。
唯一因人為原因導致損壞的,是“青花花卉盤”。吳密察解釋稱,今年的文物整理工作中,5月19日臺北故宮人員在工作臺上進行檢視作業(yè),將它拿出時不慎從工作臺掉到鋪有地毯的地板上,“破損狀況是一片一片的,當然會有些碎屑?!?
吳密察稱,由于調查仍在進行,眼下很難明確存在失誤的員工到底是幾個人,但當天現場工作人員基本都是資深員工,約有7、8年以上的年資。他還說,事發(fā)后相關人員非常自責,“壓力很大,我想(他)很長的時間都睡不著覺?!?
有臺媒此前稱三件文物“超過25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5.63億元),吳密察對此否認,“我不好說多少,但絕對遠低于這個數字?!彼€提到,文物破損修復以后,價值一定會減損。
而且這三件文物都沒有投保,吳密察稱,臺北故宮存放的文物只有被移動或是被借展去臺北故宮南院時,才會額外通過保險來提升保障。TVBS分析稱,他言下之意即文物受損恐民眾買單。
對于有臺媒質疑文物破損至今已超過一年,為何等到“立委”爆料時才向公眾說明,吳密察解釋稱,臺北故宮每20年進行一次大清點以評估文物的重要性。根據相關分級規(guī)定,這三件損壞文物僅屬于“一般文物”,因此無需上報臺文化部門。
但據聯合報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三件文物加起來的價值絕對超過新臺幣10億元,而且吳密察從一開始得知文物破損后就決定隱瞞。臺北故宮原本只想承認“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毀損,直到“立委”調資料后,才不得不通報其實共有三件文物損毀。
他更直言,造成文物破損的原因,在于吳密察自2019年上任以來用人凌駕于專業(yè)之上,所有臺北故宮新聘人員都是他過往的下屬或學生,而且人員遇缺不補,難以負擔高頻次的展出工作。再加上他近年大力推動文物數字化,導致65萬件文物頻繁進出庫房、移來移去,更增加了文物毀損率。
對此,吳密察則稱,臺北故宮從2000年開始數字化,因為公眾關心項目進度,所有相關工作從未停歇。至于“遇缺不補”的指控,他又說是為了保留名額讓同事晉升,避免打擊同僚士氣。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臺灣- 責任編輯: 阮佳琪 
-
國臺辦:大陸擬選派2名專家赴臺參與大熊貓“團團”治療工作
2022-10-28 16:18 觀察動物 -
殷勇任北京市副市長、代市長
2022-10-28 15:50 高層人事 -
這些院士當選中央候補委員,有何深意
2022-10-28 15:50 聚焦二十大 -
國辦:明年底前初步形成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
2022-10-28 15:28 大數據時代 -
《鼓勵外商投資產業(yè)目錄(2022年版)》發(fā)布,明年1月起施行
2022-10-28 14:33 海外投資 -
西寧:疫情擴散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2022-10-28 12:36 抗疫進行時 -
陳吉寧兼任上海市委書記
2022-10-28 09:41 高層人事 -
國家衛(wèi)健委:昨日新增本土214+1123
2022-10-28 09:10 抗疫進行時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無癥狀11例
2022-10-28 08:06 抗疫進行時 -
耐鹽優(yōu)質水稻“鹽黃香粳”完成實收測產:畝產505.1公斤
2022-10-28 07:19 聚焦三農 -
日喀則明起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2022-10-28 06:52 抗疫進行時 -
國考報名第四天,已有崗位競爭超1300:1
2022-10-28 06:42 公務員 -
布林肯稱中國大陸正試圖加速“奪取”臺灣,我外交部駁斥
2022-10-27 23:06 臺灣 -
福州:28-30日全面暫停堂食,倡導居家辦公
2022-10-27 23:03 抗疫進行時 -
平均1傳18,專家解讀武漢當前防疫
2022-10-27 22:41 抗疫進行時 -
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長石泰峰: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統(tǒng)戰(zhàn)力量
2022-10-27 22:07 -
西寧市委書記暗訪督查疫情防控情況
2022-10-27 21:39 抗疫進行時 -
海南通報“市委書記遭誣告事件”
2022-10-27 20:59 廉政風暴 -
十九屆中紀委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
2022-10-27 20:49 聚焦二十大 -
135個中等城市名單出爐,鶴崗被確定為中等城市
2022-10-27 19:16
相關推薦 -
-
低空經濟,如何賦能中國物流升維? 評論 27兩名以色列駐美使館人員遭槍殺 評論 174貼臉開大!特朗普白宮“伏擊”南非總統(tǒng) 評論 151CIA高官又上頭:首要任務,中國 評論 159“徹底失望!進一步退十步,24小時不到就背棄我們” 評論 225最新聞 Hot
-
低空經濟,如何賦能中國物流升維?
-
事關中國,黃仁勛磨破嘴皮,美高級官員卻說…
-
“俄羅斯士兵渴望和平,但還想繼續(xù)前進”
-
細節(jié)曝光:槍手裝成路人,要求保安報警
-
貼臉開大!特朗普白宮“伏擊”南非總統(tǒng)
-
CIA高官又上頭:首要任務,中國
-
美國又來!這次是中國電池材料
-
“美方不切實際”,歐盟又寫了一份
-
美商務部長坦言:特朗普也感到糟心
-
“徹底失望!進一步退十步,24小時不到就背棄我們”
-
巴外交部:以軍在杰寧向外交使團開火
-
俄軍宣布收復后,普京首次視察庫爾斯克州
-
印度還在宣傳“大勝”,外交官卻被打成“賣國賊”
-
硬搬新加坡組屋抹黑中國,美使館大翻車
-
“九成來自中國”,歐盟也要動手
-
“美國和剛果(金)這么談,會觸怒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