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一個月前大贊防疫,如今夫病死妻確診還被醫(yī)院驅逐,臺媒直呼“諷刺”
-
郭肖到了春天,每天都很餓。
最后更新: 2021-06-02 19:18:22【文/觀察者網(wǎng) 郭肖】“你不要占著病床浪費醫(yī)療資源,回去吧”,臺灣69歲李阿姨和丈夫紛紛確診后,丈夫去世,她被醫(yī)院趕了出來,諷刺的是,就在一個月前,夫妻二人還在接受采訪時大贊臺灣防疫。
“雙北”(臺北市、新北市)是臺灣這波疫情的“重災區(qū)”,據(jù)臺灣東森新聞網(wǎng)昨日(1日)報道,近日,兩地多次傳出床位不夠、確診患者無法住進加護病房的消息。
5月28日,69歲的李淑霞(化名)剛退燒,說話微喘,正在臺中一所區(qū)域醫(yī)院接受治療,回憶起自己和丈夫感染新冠之后的經歷,略顯無奈:5月13日,丈夫身體不適,16日起躺在家中,她迅速撥打了“疾管署”的防疫專線,沒想到對方讓她撥打長期照顧服務專線,后者又讓她撥打衛(wèi)生所的電話,衛(wèi)生所又讓她呼叫防疫中心,最后繞了一大圈,防疫中心又讓她呼叫“疾管署”……
接連被拒,李淑霞又找熟人聯(lián)系醫(yī)院,得到的回應大多是“再等等”“床位不夠”。
5月21日,夫妻二人確診,22日,李淑霞的丈夫被送醫(yī),她自己先是被送到檢疫所,出現(xiàn)發(fā)燒、嘔吐、咳嗽等癥狀后,又被送到臺中醫(yī)院,“我最高燒到39.1度,住院第二天,醫(yī)生跟我說,‘你沒什么事了,可以回去(檢疫所)了,不要在這里占著病床,很多人需要床位?!艺f:‘我咳嗽這么厲害,還發(fā)燒,怎么可以走呢?’他說‘你不要浪費醫(yī)療資源?!衣犃撕芑鸫?,我說我還在發(fā)燒,連X光都還沒照出來,醫(yī)生聽了覺得不好意思,說:‘好好好,你先暫時住這’。”
幾天后(27日),其丈夫病逝。此時,李淑霞反復發(fā)燒,無暇顧及丈夫后事。
諷刺的是,接受采訪時,李淑霞透露,自己一個月前還接受采訪大贊臺灣防疫,“今年4月,韓國電視臺的記者來臺灣訪問防疫成功經驗,我和我先生還有受訪,本來那個訪問要在韓國播,應該不會播出了吧?!?
李淑霞夫妻的遭遇并非個案,5月中旬,疫情升溫后,雙北各醫(yī)院急診室都陸續(xù)傳出病床不足的消息。期間,北市聯(lián)醫(yī)工會曾以“醫(yī)療崩壞在即,基層醫(yī)護向社會求助”為題發(fā)文求助,指出急診、病房爆滿,病人源源不絕。臺大醫(yī)院院長吳明賢也曾表示,已經把兒童病房改裝成ICU來收治病人,仍無法滿足需求,“達到臨界點”。
這些呼救聲音集體被忽視,就在李淑霞接受采訪的同日,臺灣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再度強調,全臺醫(yī)療能量充足,并非沒有病床,醫(yī)療只是緊繃,絕對沒有崩潰。指揮中心還堂而皇之拿出一組數(shù)據(jù),稱臺北市和新北市的空床數(shù)分別為682張及1183張。
這一說法迅速被駁斥,臺北市長柯文哲怒斥其“腦子壞掉”,直言指揮中心但凡到第一線急診室、專責病房看一眼,就能知道“不可能還有幾百張空床”,臺北市衛(wèi)生部門負責人也指出,臺北當天中午專責病床就只剩20多張了。
據(jù)中時電子報報道,31日,臺北醫(yī)院的一幕也在島內社交媒體流傳,只見急診室外架設了簡易棚,許多患者就躺在棚下,一床又一床,畫面令人震撼,不少網(wǎng)友看了怒批民進黨當局所謂不存在(醫(yī)療)量能不足問題的說法,“親自來急診室一趟,根本人間煉獄”。
據(jù)臺視新聞昨日(1日)報道,當日,臺北市立聯(lián)合醫(yī)院忠孝院區(qū)醫(yī)生陳昶宇也公開質疑,指揮中心公布的病例數(shù)雖有下降趨勢,但社區(qū)仍有許多潛藏病例,其公布的死亡病例數(shù)據(jù)也不靠譜。
他以自己所在醫(yī)院為例,指出有不少已通報的死亡個案還沒被公布出來,“我們這邊有一些死亡病例是25到27號通報的,但是一直到5月31號‘疾管署’(稱)還沒有收到,這代表系統(tǒng)接收上有問題?!彼赋?,希望指揮中心再收集詳細資料持續(xù)修正數(shù)據(jù)給民眾呈現(xiàn)一個真實情況。
昨天,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臺灣新增327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含262例本土病例及65例所謂“校正回歸”本土病例,另有5例輸入病例,總確診病例數(shù)達到8842例。至此臺灣本土確診已連續(xù)18天超過百例。
當日,陳時中稱,考慮不再公布“校正回歸”數(shù)據(jù),原因是“校正回歸”病例已相當少,而且相對整體疫情意義比較小。對此,有島內民眾嘲諷,“看來,操縱的時機又到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郭肖 
-
廣深緊盯“贖樓貸”“過橋貸”,業(yè)內稱熱門地區(qū)或將緊隨其后
2021-06-02 19:11 中國房市 -
“南京胖哥”已恢復意識:大家不要在ICU等候、趕緊回去休息
2021-06-02 19:10 -
體育總局:暫停山地越野等新興高危體育賽事活動
2021-06-02 18:08 -
“我就是一只來自鄉(xiāng)下的土豬,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
2021-06-02 16:40 -
售賣狗肉男子遭愛狗人士非法拘禁毆打,5人被判緩刑
2021-06-02 16:20 -
臺退將竟提“神建議”:大陸把疫苗給日本再偷偷送臺灣…
2021-06-02 16:20 臺灣 -
南京“胖哥”等10名群眾被認定見義勇為
2021-06-02 16:11 -
衡水中學回應學霸演講視頻:節(jié)目系早前錄制,該生正備戰(zhàn)高考
2021-06-02 16:07 中西教育 -
精神小伙說精神丨古田會議永放光芒
2021-06-02 16:05 -
【每日一習話】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
2021-06-02 16:03 -
習近平的5月
2021-06-02 16:02 -
破400億件!
2021-06-02 15:35 -
深圳富士康今晨起火,黑煙彌漫有爆燃聲
2021-06-02 15:33 -
劉光源特派員舉行媒體見面會,就香港形勢答問
2021-06-02 15:04 -
臺灣新增549例確診、12例死亡
2021-06-02 14:32 臺灣 -
寄語當代青少年 92歲于漪拍了拍“05后”的肩膀:“千鈞重擔,挑著!”
2021-06-02 14:32 -
視頻|李強赴內蒙古向都貴瑪頒授"上海市榮譽市民"證章
2021-06-02 13:05 上海觀察 -
百集微紀錄·紅色檔案丨從延安棗園到北京新華門 毛主席心心念念這五個字
2021-06-02 12:30 -
《求是》雜志編輯部: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2021-06-02 12:28 -
他們,才是最值得追的星!
2021-06-02 12:22
相關推薦 -
-
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9“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評論 50中方同意接觸,美媒緊盯:事關重大、令人鼓舞 評論 95印度指控巴與恐襲有關,稱空襲是行使自衛(wèi)權 評論 311直播:跟著軍工組探訪俄羅斯兵器博物館 評論 128最新聞 Hot
-
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
“軟實力”概念提出者約瑟夫·奈去世,享年88歲
-
教皇選舉首輪投票結果出爐:是黑煙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
擔心美國施壓,在華德企:希望新一屆德國政府確立平衡立場
-
“以方計劃會越過另一條紅線”,歐洲6國外長發(fā)布聯(lián)合聲明
-
印空軍:今起在與巴基斯坦接壤地區(qū)進行演習
-
中方同意接觸,美媒緊盯:事關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訪:特朗普太掉價了,美國不代表掠奪
-
哥倫比亞準備加入“一帶一路”?中方回應
-
印度指控巴與恐襲有關,稱空襲是行使自衛(wèi)權
-
首批145%關稅中國貨船抵洛杉磯港,美業(yè)界預警…
-
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又使壞,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將訪華
-
特朗普又要給波斯灣改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