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汶川地震中“救出”的國旗,被評為二級文物
最后更新: 2019-10-04 07:35:52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0月4日消息,為慶祝新中國70華誕,不少地方舉行升旗儀式,人們或揮舞著手中的小國旗,或聚在一起傳遞巨型國旗。作為國家的象征,國旗見證了祖國的強大,它在國人心中,有著不可割舍的情感。在寧夏銀川,有一名警察,就曾將一面國旗珍藏了長達10年,無論工作調動到哪,都始終將它帶在身邊。來聽聽他與這面國旗的故事。
國慶前夕,一場視頻通話再次將寧夏靈武公安局政委王建樓和遠在四川汶川的這面國旗連在一起,在王建樓心里,這是他相伴了10年的親人。王建樓激動得熱淚盈眶,給國旗敬禮。
地震廢墟中 “救”出一面國旗
為什么王建樓對這面國旗有如此的感情?原來,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中,作為援川特警的王建樓,從一處廢墟里“救”出了這面國旗。當時,先被發(fā)現的是上百萬元的票據和2萬多元的現金。
寧夏靈武市公安局政委 王建樓:在清理的過程中發(fā)現保險柜下還壓著一面國旗,在我的心里國旗的份量是比現金還有票據更重要,所以國旗就一同帶回了咱們的駐地。
災區(qū)帳篷小學 被“救”國旗高高升起
被王建樓清洗干凈的國旗,在當年7月1日,黨的生日這天,在什邡市紅白鎮(zhèn)帳篷小學高高升起,數百人向國旗敬禮。
寧夏靈武市公安局政委 王建樓:國旗升起的時候,我們每一名特警、學生、志愿者堅信,災區(qū)會重建得更加美好。
災區(qū)重建煥然一新 國旗重回老家
正如冉冉升起的國旗,11年來,四川地震災區(qū)的面貌蒸蒸日上。2018年5月,汶川地震10周年之際,王建樓親自把這面珍藏的國旗,送回了四川老家,收藏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中。讓這面見證了四川昔日安寧、見證了抗震救災過程的國旗,繼續(xù)見證四川重建后的新生活。
捐贈現場
王建樓:我代表寧夏公安援川特警隊向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交接國旗!
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工作人員:我代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接收國旗,并對寧夏公安援川特警隊表示感謝!
寧夏銀川市靈武市公安局政委 王建樓:要讓每一個人更加了解,尊重國旗、敬畏國旗。同時我感受到了我們每一個人要堅定理想信念, 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
王建樓還特地重返了已經煥然一新的什邡紅白小學,與孩子們分享了國旗的故事。讓這些災難發(fā)生時還未出生的孩子們,能夠了解這段歷史。
被評為文物 國旗在紀念館展出
而就在今年國慶前夕,紀念館又傳來好消息,這面制作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凝聚著抗災精神的國旗,被評為國家二級文物,并公開展出。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 講解員:當我第一次知道這面國旗背后的故事,首先我自己是非常感動的。我能夠想象這面國旗當時升上紅白小學的上空,它其實是給了災區(qū)人民抗擊災難的信心和勇氣。我覺得我能夠把這樣的故事傳遞給大家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游客:了解到了這面國旗的前世今生,我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國旗再次升起 祝福祖國生日快樂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當國旗再次在紅白小學高高升起,映襯著嶄新的校舍,可愛的孩子們,國旗的顏色顯得格外鮮艷。
四川省什邡市紅白小學 學生:祝祖國生日快樂,我們愛你祖國!
- 原標題:這面從汶川地震中“救出”的國旗 他珍藏了十年
- 責任編輯: 于文凱 
-
香港各界譴責極端暴行,呼吁盡快訂立“禁蒙面法”
2019-10-04 07:31 香港 -
史詩般的70年,習近平這樣禮贊
2019-10-03 22:27 國慶70周年 -
我國唯一小兒內科院士胡奶奶走了,專攻小兒白血病
2019-10-03 22:20 醫(yī)學 -
安徽蚌埠高速交通事故致10人死亡
2019-10-03 21:58 安全生產 -
安倍接受央視專訪:期待習主席明春訪日
2019-10-03 20:13 中日關系 -
塔里木油田發(fā)現千億方級大氣田
2019-10-03 19:48 能源戰(zhàn)略 -
61年前他研制出我國首架無人機 ,國慶當日逝世
2019-10-03 17:40 無人機 -
新國徽亮相天安門城樓,至少可用50年
2019-10-03 17:22 國慶70周年 -
-
習近平同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就旅比大熊貓誕下幼崽互致賀電
2019-10-03 15:17 熊貓政治 -
年輕人被份子錢掏空:7天假8個婚禮
2019-10-03 15:11 婚姻故事 -
他倆這一波對視,算不算年度最佳?
2019-10-03 14:41 中國電影 -
“類似香港的襲警行為如發(fā)生在歐盟國家,你們會怎么做?”
2019-10-03 14:03 香港 -
你沒有時間回來娶我,我就來嫁給你
2019-10-03 13:05 暖心聞 -
港澳輿論及社會各界熱議習近平主席國慶講話
2019-10-03 12:57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全景CG大片:史詩70年
2019-10-03 12:49 國慶70周年 -
奮斗的史詩是怎樣煉成的
2019-10-03 12:30 國慶70周年 -
國慶煙花為啥能“72變”
2019-10-03 12:22 國慶70周年 -
天安門城樓今起恢復開放,實行限流參觀
2019-10-03 12:08 -
泥沙與河床演變專家韓其為逝世,今年已痛失25位院士
2019-10-03 11:58
相關推薦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評論 154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xié)議”,就這? 評論 160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714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100多架飛機大戰(zhàn)后,印巴局勢怎么走?
-
美國又炒作,我駐古巴大使發(fā)文駁斥
-
美英談成了,“英國讓步”
-
沖突愈演愈烈,莫迪首發(fā)聲
-
“美國在歐洲的廣泛軍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兩座水電站已重新開閘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
夸大對華關稅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發(fā)!巴稱擊斃約50名印士兵,印稱摧毀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統(tǒng)
-
彈射座椅大廠泄露了印巴空戰(zhàn)戰(zhàn)損“天機”?
-
巴總理:關鍵時刻,感謝“親愛的兄弟”埃爾多安
-
日本地鐵出現隨機殺人事件,男子揮20厘米菜刀砍傷2人
-
“斯洛伐克幾分鐘前才被通知…現在知道國際政治是啥了吧”
-
“俄羅斯要價太高,但...”
-
烏克蘭議會批準美烏礦產協(xié)議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