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俠客島:短短兩天,“赴美預警”三連發(fā)
關鍵字:兩天,三連擊。
有人說江湖失傳已久的化骨綿掌,這回在多部門發(fā)布的赴美“友情提示”中又見了真身。
先是6月3日下午,教育部發(fā)布2019年1號留學預警“提醒廣大學生學者出國留學前加強風險評估”;后有文化和旅游部提醒中國游客“充分評估赴美旅游風險”;稍晚,外交部和中國駐美使領館又添重料:“提醒赴美國中國公民和在美國中資機構提高安全意識,妥善積極應對”。
面對各家發(fā)問,今天外交部也統(tǒng)一作出回應:美方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設置了哪些障礙?造成哪些影響?“他們心里應該是清楚的”。
而針對有外媒迅疾“推測”出的“中國政府將貿易戰(zhàn)擴大到教育交流等領域”,倒不妨先停止咋呼、順順邏輯——就從“教育”和“旅游”聊起。
教育部發(fā)布2019年第一號留學預警
文化和旅游部發(fā)布安全提醒
教育
將部分正常中美教育、學術交流合作政治化,聽上去怕人,但把這兩年的線索鏈串起來,正指向有些人的“一步一腳印”。
譬如已成老調重彈的:美國會和聯邦政府部門拋出“中國威脅”“中國滲透”作打壓名目;誣蔑孔子學院是中國在美擴張政治影響、進行價值傳播的工具;就連中國學生學者在美正常學習,也要被冠以“開展非傳統(tǒng)間諜活動”的罪名并進行無端滋擾。
這次教育部預警則劃出了個“終極重點”:簽證受限。
一段時間來,不少中國赴美留學人員或者眼瞅著就要在美拿畢業(yè)證的學生,遇上了簽證審查周期延長、有效期縮短、拒簽率上升,伸出的手懸在半空,不知去留。
太抽象?那看組數據:
據國家留學基金委統(tǒng)計,2018年我國計劃公派赴美留學10313人,其中因簽證問題無法按原計劃赴美331人,占計劃派出人數3.2%;2019年前三個月,中方計劃公派赴美留學1353人,因簽證問題未能成行的比例已經高達13.5%。
此外,過去一年來美國還以“反間諜”為由吊銷或重審中方赴美人員簽證,近期索性取消了一批中方從事中美關系研究學者的赴美十年簽。
有朋友說只對赴美留學作預警,恐怕倒還是中國太“克制”。畢竟從2018年起人家相中了的貿易戰(zhàn)“后援領域”里,就出現了——學術圈。
2018年5月,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2019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其中一條修正案很醒目:要求國防部終止向參與中國、伊朗、朝鮮或俄羅斯的人才計劃的個人提供資金和其他獎勵。
修正案的提出者、眾議員MikeGallagher直接劍指中國的“千人計劃”(島注:我國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國家戰(zhàn)略)。此后,美國安德森癌癥治療研究中心解雇華人學者、FBI按“千人學者”名單依次“約談”輪番上演。
2018年6月,美國國務院接盤,把在敏感研究領域(航空、工程、機器人、高技術制造業(yè))專業(yè)學習的中國留學生簽證停留期從五年縮短為一年;兩個月后的一場晚宴,特朗普豪言出口,美國大學當時共計約36萬名的中國留學生中,“幾乎每一個”都是間諜。
就在半個月前,美國埃默里大學在響應NIH政策(島注:美高校調查國外勢力)進行調查后還稱,該校的兩名華裔教授李曉江和李世華,因“未充分公開來自中國的研究經費,以及在中國研究機構和大學工作的范圍”而被解雇。
在常人看來并不需要特別厘清的事,到了美方使出歧視性手段時偏就怎么也拎不清:有美國科研背景,回到或預期回到祖國從事相關工作,是再自然不過的科研交流,和“科技間諜”劃上等號,無疑是一根直腸通大腦。
而壟斷人才、將全人類共享的科研獨攬囊中,除了妄自尊大還將給美國帶去何種“成果”?
引路透社的一句:“去年36萬中國赴美留學生涉及到的經濟價值達到140億美元”。離開中國這個最大的發(fā)展中市場,美國的各種科研“看家本領”,恐怕不被抽成真空也難。
美國2019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的相關修正案,矛頭直指中國
旅游
留學去途上添九九八十一難,那邊廂赴美旅游也絲毫不樂觀。
文化和旅游部今天下午發(fā)布的提示稱,近期美國槍擊、搶劫、盜竊案件頻發(fā),中國游客要切實提高安全防范意識,確保平安——還“極度舒適”地加上了個“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有效期。
很多人的一腳跨洋,也許要到明年各方都“心平氣和”了再落地。
本來美國旅游業(yè)向來談之色變的“安全問題”并不新鮮,比如去年9月中國駐美大使館就曾提醒中秋、國慶節(jié)期間赴美旅游的中國公民:美國槍擊、搶劫、盜竊案件頻發(fā),在美旅游期間應警惕周邊可疑人員。
再說遠點,世界旅游業(yè)理事會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David Scowsill也說過,“911恐怖襲擊”導致了美國旅游業(yè)長期停滯,由此也帶來了更為嚴格的簽證政策。
不過如果連QQ上的一句聊天記錄,都可能成為被美國拒簽的理由,顯然就不是過去十余年間旅游業(yè)損失“或高達6000億美元”的地方,應有的待客之道了。
6月2日,中國駐美大使館發(fā)布“提醒中國公民申請赴美簽證特別事項”稱,近日美國政府開始要求美國簽證申請人提供社交媒體賬號信息。還特別說明:持有效美國簽證并不表明一定可以進入美國,美邊境執(zhí)法人員擁有準許入境的最終決定權。
與此同時,我國旅游業(yè)界也傳出消息:5月31日起,中國游客辦理美國簽證,需要提交自己5年內使用的社交平臺及賬號名稱,包括豆瓣、QQ空間、新浪或騰訊微博、優(yōu)酷,以及國外流行的臉書、Instagram、推特等。
據相關外媒報道,此前美方還真對上述措施做過“預告”,毫不含糊地明確,新政是為了篩查恐怖分子,阻止其進入美國——“此舉將是阻止公共安全威脅,及其他危險人士獲取移民福利和踏上美國國土的重要工具”。
“極限關稅施壓”和“極限審查”形成絕配,方得美方所求效果的“立竿見影”?
效果有,但可惜和想象的不同。
根據文旅部數據,去年中國出境旅游市場實現快速發(fā)展,出境旅游人數近1.5億人次,同比增長14.7%,2014年以來,再次回到了兩位數的增長區(qū)間。
但同時,作為中國游客傳統(tǒng)出境游熱門目的地的美國卻備受“冷落”,對照來看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國家旅游辦公室的一組數據,便不難解其中“風味”:2018年,中國赴美旅客人數為290萬人次,同比下滑5.7%,而這也是該數據在2003年以來出現的首次負增長。
美國當地旅游業(yè)者也不乏抱怨:為了挽回流失的中國游客,他們已經開始加強專向服務,比如在舊金山,很多酒店都雇傭了講中文的員工,并每天奉上中式早餐,邊邊角角都為中國游客的生活習慣服務。
然而他們等待的客戶,不知有多少正卡在簽證窗口和不止于“安全問題”的風波前。
事實
有外媒朋友稱,先是貿易,然后技術,現在到了人才甚至旅游,特朗普政府瞄準的目標愈發(fā)游移,也愈發(fā)多變。
但核心的事實卻不會“易容”。在中美經濟往來中,中國是“貿易順差”,美國是“利潤順差”,大量經濟數據都證明了這一點,價值鏈上誰在哪端,也一目了然。
在赴美留學、旅游等所處的服務貿易領域也是同理——美國是中國服務貿易逆差最大來源國,占中國服務貿易逆差總額的20%左右,而中國對美服務貿易逆差主要就集中在旅行、知識產權使用費、運輸、教育等領域。
美國服務業(yè)發(fā)達,產業(yè)門類齊全,在中國服務需求明顯擴大的這些年來,顯然“收益”不俗。拿人家自己的統(tǒng)計數據看,2007-2017年,中美服務貿易額由249.4億美元擴大到750.5億美元,整整增長了2倍。
這幾年,中國對美旅行、留學服務貿易逆差更是不斷擴大。
據美國商務部統(tǒng)計,截至2016年,中國內地到訪美國的游客數量已連續(xù)13年增長,其中12年的增速都達到兩位數;中國商務部統(tǒng)計也顯示,2017年中國游客赴美旅游、留學、就醫(yī)等旅行支出合計達510億美元,其中在美旅游支出高達330億美元;在教育方面,美國是中國學生出境留學第一大目的地,2017年中國在美留學生約42萬人,為美國貢獻約180億美元收入。
當然還有些不那么“棱角分明”的福利,比如美國作為移民國家,其科學家中的移民比例增長迅速:從1960年的7.2%增長到2007年的27.5%——智識交流,從來都不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地所謂“竊取”。
美國政府若仍然要繼續(xù)對如是的“壓艙石”和“穩(wěn)定器”動手,那中國的“友情提示”也未嘗沒有被不斷周知、適用的可能。
預警被更多人民群眾聽進去后,與之同步被消化的,粗粗一算,大概還有平均每10名中國游客中9人在美掏空的腰包、高達10800美元的人均消費;也許還要添上按去年類比,一百多億的赴美留學人員總支出。
如果有人意圖來一場“持久戰(zhàn)”,那么時間就是最終的標尺,消費方的痛感,也會如期到來。
當然了,預警與提醒都不是禁令,它是各國政府保護本國人員利益的通行方式,也正如外交部新聞發(fā)言人今日的表態(tài),這些完全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該做的事情。
至于其他,中國始終不曾、也不愿違背人之常情、人類交流互鑒的“常識”,對人文交流保持積極開放的態(tài)度。
但這種態(tài)度,“應該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
文/點蒼居士
標簽 中美- 原標題:【解局】短短兩天,“赴美預警”三連發(fā)
- 責任編輯:呂棟
- 最后更新: 2019-06-05 07:36:06
-
為使不停車收費率超9成,給ETC至少5%優(yōu)惠
2019-06-05 07:09 -
訪俄前,習近平接受俄媒采訪
2019-06-05 06:47 中俄關系 -
推進垃圾分類 推動綠色發(fā)展
2019-06-04 22:55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發(fā)改委召開稀土行業(yè)專家座談會
2019-06-04 21:05 -
商務部:美方從中美貿易中獲益巨大,“吃虧”論完全站不住腳
2019-06-04 20:12 中美關系 -
韓正:加快上海自貿試驗區(qū)新片區(qū)建設
2019-06-04 19:01 上海自貿區(qū) -
《航拍上海》普陀篇,蘇州河畔傳承百年工業(yè)文明
2019-06-04 18:40 航拍上海 -
江蘇省紀委監(jiān)委通報5起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典型案例
2019-06-04 18:38 依法治國 -
漂移打水仗捕魚…漫水路成“游樂場”?
2019-06-04 18:37 中國雷人秀 -
流水不爭先!3000名師生暴雨中上演教科書式退場
2019-06-04 18:36 暖心聞 -
一中國公民在美遇害,我領館發(fā)安全提醒
2019-06-04 18:23 海外華人 -
奧迪車主凌晨逼停環(huán)衛(wèi)車,還威脅…
2019-06-04 17:31 中國雷人秀 -
“又老又土配不上妻子?”這是郎朗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2019-06-04 17:14 明星那點事兒 -
外交部:指責中方開倒車,完全是歪曲事實,倒打一耙
2019-06-04 17:08 中美關系 -
78人!山西煤老板陳鴻志涉黑案被提起公訴
2019-06-04 16:53 依法治國 -
連發(fā)提醒傳遞什么信息?耿爽:美方心里應該清楚
2019-06-04 16:39 中國游客 -
“托尼早孤,銳志好學”…初中月考驚現文言文《鋼鐵俠傳》
2019-06-04 16:25 -
開200萬寶馬卻偷雞:車太費油,賺點油錢
2019-06-04 15:27 中國雷人秀 -
6航企被民航局通報批評:這家正常率為零
2019-06-04 14:19 航空安全 -
杭州4歲觸電女孩沒能救回 家屬決定捐獻眼角膜
2019-06-04 13:59
相關推薦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評論 152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xié)議”,就這? 評論 160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714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100多架飛機大戰(zhàn)后,印巴局勢怎么走?
-
美國又炒作,我駐古巴大使發(fā)文駁斥
-
美英談成了,“英國讓步”
-
沖突愈演愈烈,莫迪首發(fā)聲
-
“美國在歐洲的廣泛軍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兩座水電站已重新開閘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
夸大對華關稅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發(fā)!巴稱擊斃約50名印士兵,印稱摧毀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統(tǒng)
-
彈射座椅大廠泄露了印巴空戰(zhàn)戰(zhàn)損“天機”?
-
巴總理:關鍵時刻,感謝“親愛的兄弟”埃爾多安
-
日本地鐵出現隨機殺人事件,男子揮20厘米菜刀砍傷2人
-
“斯洛伐克幾分鐘前才被通知…現在知道國際政治是啥了吧”
-
“俄羅斯要價太高,但...”
-
烏克蘭議會批準美烏礦產協(xié)議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