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俄羅斯核動力導彈測試均失敗,最遠飛22英里
關鍵字: 俄羅斯核動力導彈美國無限續(xù)航反導體系超音速22【編譯/觀察者網(wǎng) 徐乾昂】今年3月初,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國情咨文中,向外界透露了俄方的“末日武器”——核動力巡航導彈“海燕”。其“高機動性”、“無限續(xù)航”等性能描述吸引眼球。
然而最近,有消息人士援引美國情報部門的一份報告稱,俄羅斯對這種核動力巡航導彈的測試目前均以失敗告終,在其中“最成功”的一次測試中,導彈也僅僅飛行了22英里(約35.4公里)。
CNBC報道截圖
5月22日,美國全美廣播公司CNBC援引一位熟知這份報告的消息人士,稱俄羅斯方面在去年11月至今年2月間,對“海燕”進行了4次測試,均以“導彈墜毀”而告終。在其中“最成功”的一次測試中,導彈在起飛2分多鐘后,墜毀至距發(fā)射位置22英里(約35.4公里)處;而最“失敗的”的一次只飛了4秒鐘,飛行距離僅為5英里(約8公里)。
普京國情咨文上公布的核動力巡航導彈起飛畫面 圖自視頻截圖
美方嘗試分析“海燕”測試失敗的原因:這種核動力導彈靠常規(guī)燃料起飛,在升空、并達到一定高度后切換至“核動力沖壓”模式進行續(xù)航。而從這幾次測試中可以看到,導彈的核動力引擎“很顯然”并沒有被激活,導致最終的飛行結果差強人意。
CNBC稱,俄羅斯核動力巡航導彈的開發(fā)始于本世紀初。而觀察者在此前的報道中指出,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也曾有過“研制類似武器”的念頭。不過,該項目最終被美方取消,因為“核動力沖壓式導彈的反應堆會在空中留下一道放射性走廊地帶”。
而對于這點疑慮,美國情報部門的報告并沒有對“海燕”的4次試飛所導致潛在的環(huán)境污染進行評估。不過在去年1月、2月和10月,部分北歐國家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輻射異常升高現(xiàn)象,這也可能是俄羅斯進行核動力沖壓發(fā)動機的地面試車或者核動力巡航導彈試飛造成的影響。
部分北歐國家地區(qū)發(fā)現(xiàn)輻射異常升高現(xiàn)象
此外,另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稱,“海燕”測試失敗很可能是莫斯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體現(xiàn):克里姆林宮的高級官員曾“強行下令”對導彈進行測試,而俄方“海燕”項目的研發(fā)工程師曾表示核動力巡航導彈“尚未成熟”。
目前,俄羅斯方面仍未對美國情報部門的這份報告作出回應。
今年3月1日,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國情咨文中,就俄方部分武器系統(tǒng)向外界“攤牌”,羅列了包括“薩爾馬特”導彈和“核動力末日魚雷”在內(nèi)的武器系統(tǒng),并稱有這樣的武器庫相助,俄軍將“戰(zhàn)無不勝”。
來源:克里姆林宮官網(wǎng) 國情咨文視頻戳這里
此外,普京還首次透露核動力巡航導彈的3d動畫示意圖,其“高機動性能”、“無限續(xù)航”等描述吸引眼球。更有甚者,國情咨文中的3d視頻中,顯示“海燕”可以繞過任何反導系統(tǒng),打擊全球任意目標,包括美國佛羅里達州(特朗普海湖莊園所在地),引起海內(nèi)外媒體廣泛關注。
“海燕”號稱具備“可繞過任何反導系統(tǒng)”的能力
但有了美國情報部門的這盆“冷水”后,“海燕”似乎被拉下了神壇,《商業(yè)內(nèi)幕》更是用“一場尷尬”來形容這4次失敗的導彈測試。
《商業(yè)內(nèi)幕》報道截圖
即便如此,CNBC稱美國不能掉以輕心。俄羅斯將在今年夏季對其最新高超音速導彈系統(tǒng)“前衛(wèi)(Avangard)”進行第4次測試。CNBC表示,“前衛(wèi)”可搭載核彈頭,其飛行軌跡位于密集的大氣層中的幾十千米高空,同樣可以“繞過一切現(xiàn)代反導系統(tǒng)”。
“前衛(wèi)”飛行示意圖 圖自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
據(jù)悉,俄羅斯軍方在2016年對“前衛(wèi)”進行過2次成功的測試。但2017年10月的第3次測試以失敗告終。CNBC表示目前美國還不具備應對“前衛(wèi)”的能力。而在上周,美國情報部門預計,“前衛(wèi)”將在2020年前具備作戰(zhàn)能力。
CNBC報道截圖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徐乾昂
- 最后更新: 2018-05-22 16:56:44
-
臺軍:初判傘兵墜落系傘繩纏腳造成
2018-05-22 14:00 臺灣軍事 -
轟-6k首次南海起降 外媒不滿菲低調(diào)
2018-05-22 10:23 南海局勢 -
敘利亞已經(jīng)徹底控制大馬士革
2018-05-22 09:55 敘利亞內(nèi)戰(zhàn) -
遼寧艦喊話中國首艘國產(chǎn)航母:加入我們 并肩戰(zhàn)斗!
2018-05-20 22:39 中國航母 -
美國可能停止向土耳其交付F-35
2018-05-19 11:53 -
緬北沖突已致3名中方人員死亡 國防部:要求立即?;?/a>
2018-05-18 21:51 -
巴基斯坦總理阿巴西會見張又俠
2018-05-18 21:38 -
轟-6K首次在永興島訓練起降
2018-05-18 14:30 長空鑄劍 -
美國“死神”無人機抵日本進行測試
2018-05-18 13:44 -
首艘國產(chǎn)航母完成首次出海試驗任務
2018-05-18 11:57 中國航母 -
美國空襲敘利亞一個月后 敘利亞解放大量領土
2018-05-18 11:15 敘利亞內(nèi)戰(zhàn) -
美智庫:特朗普軍費過于重視科研 要給“老裝備”留點錢
2018-05-18 10:43 -
法“戴高樂”號航母再次下水
2018-05-18 08:33 -
聯(lián)合國發(fā)視頻:感謝中國維和貢獻!
2018-05-17 16:34 觀網(wǎng)看片 -
禍不單行,臺軍另一“精銳”也出傷人事故
2018-05-17 15:00 臺灣軍事 -
拒絕“簡單粗暴”,體能訓練科學化帶來大變化
2018-05-17 11:47 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 -
蘇丹宣布中國“山鷹”教練機入役
2018-05-17 08:59 -
“漢光”預演出意外:臺軍傘兵墜地重傷
2018-05-17 08:15 臺灣軍事 -
美國第一架CH53K重型直升機服役
2018-05-17 08:15 -
防這個?美軍要求研制“雷達隱身”軍服
2018-05-16 13:37
相關推薦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評論 103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xié)議”,就這? 評論 152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708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59“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評論 62最新聞 Hot
-
沖突愈演愈烈,莫迪首發(fā)聲
-
挪威發(fā)布國家安全戰(zhàn)略:美國不可靠,需要跟歐洲抱團
-
印度兩座水電站已重新開閘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
夸大對華關稅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發(fā)!巴稱擊斃約50名印士兵,印稱摧毀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統(tǒng)
-
彈射座椅大廠泄露了印巴空戰(zhàn)戰(zhàn)損“天機”?
-
巴總理:關鍵時刻,感謝“親愛的兄弟”埃爾多安
-
日本地鐵出現(xiàn)隨機殺人事件,男子揮20厘米菜刀砍傷2人
-
“斯洛伐克幾分鐘前才被通知…現(xiàn)在知道國際政治是啥了吧”
-
“俄羅斯要價太高,但...”
-
烏克蘭議會批準美烏礦產(chǎn)協(xié)議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
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
“中國遠落后于美國的時代已終結”
-
“接到指示,美情報機構加強搜集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