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俄門”最終報告:FBI對特朗普和希拉里搞“雙標”
-
劉程輝風物長宜放眼量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歷經四年之久,針對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通俄門”的最終調查報告于當地時間5月15日出爐。
該案特別檢察官約翰·達勒姆(John Durham)在報告中批評聯邦調查局(FBI)在缺乏“實際證據”的情況下,“匆忙”發(fā)起了對特朗普2016年大選“通俄”調查,過于依賴特朗普政治對手提供的線索來推動調查,甚至用不同標準對待特朗普和希拉里的類似調查。盡管FBI未能堅持其理應“嚴格遵守法律的重要使命”,但報告沒有建議對司法部和FBI現行指導方針和政策進行任何大規(guī)模修改,只要求相關機構“重新忠于已有的原則”。
報告出爐當天,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對調查結果“感到滿意”。不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認為,這份最終報告其實沒有達到特朗普團隊的期望值,因為他們一直想證明FBI的調查只不過是一場“政治迫害”。路透社則評價,對于如今身陷刑事指控的特朗普而言,該報告可能會成為他反擊民主黨的“政治素材”。
CNN和路透社報道截圖
“通俄門”事件自2016年美國大選時就已初見報端,這個或包含總統(tǒng)“通俄”、高官互相勾結、腐敗貪污等戲碼的案件持續(xù)發(fā)酵多年,甚至“無縫對接”到了2020年大選,儼然成為美國兩黨黨爭的一塊重要拼圖。特朗普在任期間,民主黨人利用“通俄門”調查,順勢推倒了特朗普一眾親信和商業(yè)合作伙伴,包括34人和3家公司被指控。
這份長達300多頁的報告,標志著美國司法部在2019年5月啟動的內部調查宣告結束。報告自始至終嚴厲批評了FBI和司法部,指出了FBI在對特朗普“通俄門”開展“火力颶風(Crossfire Hurricane)”調查時可能存在的種種失誤。
曾主導調查的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穆勒(Robert Mueller)在2019年3月就報告稱,“沒有證據”表明特朗普在2016年大選時與俄羅斯之間存在“犯罪陰謀”。在這份最終調查報告中,達勒姆得出了同樣的結論—美國情報和執(zhí)法部門在發(fā)動“火力颶風”調查之前,沒有任何“實際證據”證明特朗普的競選活動與俄羅斯“勾結”——這也是調查報告的核心內容。
美國司法部對“通俄門”案的特別檢察官約翰·達勒姆/??怂剐侣剤D
達勒姆還指責FBI將“通俄門”案與其他政治敏感調查案件區(qū)別對待,后者包括數起涉及特朗普競選對手希拉里的調查。例如,希拉里等官員曾收到了“可能成為外國干涉目標”的防御性簡報,但特朗普在FBI開展調查之前并沒有收到類似的提醒。
又比如,FBI一方面利用未經證實的消息對特朗普團隊開展調查,但另一方面,當FBI從“外國信源”那里得知希拉里團隊計劃炒作“通俄門”以詆毀特朗普時,“FBI從未展開任何類型的調查、發(fā)布任何任務、雇用任何分析人員,或出具任何與信息有關的分析報告”。
特朗普和希拉里/《大西洋月刊》圖
報告稱,FBI在啟用消息源提供的“證據”啟動調查前,沒有與信源溝通及核實,FBI甚至沒有將消息與自己或其他機構的數據庫進行比對,也沒有使用“FBI在評估原始情報時通常采用的任何標準分析工具”。
“哪怕FBI采取了這些措施,他們就會發(fā)現情報機構沒有任何證據將特朗普與俄羅斯領導層官員聯系起來?!?
另一項調查還發(fā)現,FBI在申請針對特朗普前競選顧問卡特·佩奇(Carter Page)的通訊搜查令時,曾不恰當地依賴“斯蒂爾檔案”(Steele dossier)中未經證實的指控。前FBI特工凱文·克萊因史密斯(Kevin Clinesmith)在報告中被單獨點名,他也在達勒姆的調查中承認,自己更改了一封電子郵件,以便證明針對佩奇的竊聽是正當的。
“客觀事實證明,FBI對‘火力颶風’調查重要部分的處理存在嚴重缺陷......在本報告中描述的某些事件和活動中,司法部和FBI未能履行其嚴格遵守法律的重要使命。”達勒姆在報告中寫道,“FBI高級官員對他們收到的信息,尤其是來自有政治關聯的個人和實體的信息,嚴重缺乏分析的嚴謹性。”
不過,報告并沒有建議對司法部和FBI現有指導方針和政策進行“任何大規(guī)模修改”,也沒有對任何人提出新的指控。達勒姆在報告中說,“解決辦法不是制定新規(guī)則,而是重新忠于已有的原則”,如果聯邦特工心中沒有FBI的指導原則——“忠誠、勇敢和正直”,便不能履行“保護美國人民,維護美國憲法”的使命,再多的培訓和規(guī)則都只是徒勞。
在回應達勒姆的報告時,FBI表示,該機構已經實施了數十項糾正措施,而且此舉“已經持續(xù)了一段時間”。
在5月14日的一場集會上,特朗普向“通俄門”案關鍵人物、前國家安全顧問邁克爾·弗林(Michael Flynn)喊話說,一旦自己在2024年勝選,就將把弗林“帶回來”。弗林是特朗普當選總統(tǒng)后任命的首個總統(tǒng)國家安全顧問,也是首位因“俄羅斯涉嫌干預美國大選”而被情報機構調查的特朗普政府官員,
在5月15日也就是報告出爐當天,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對調查結果“感到滿意”。路透社稱,對于如今身陷刑事指控的特朗普而言,該報告可能會成為他反擊民主黨的“政治素材”。特朗普曾希望達勒姆在2020年大選前發(fā)布他的最終調查報告,他認為這將拜登的競選活動造成打擊。
不過CNN認為,這份最終報告其實沒有達到特朗普團隊的期望值,因為他們一直想證明FBI的調查只不過是一場“政治迫害”。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劉程輝 
-
澤連斯基夫人訪韓:如果這樣,那就是烏克蘭末日
2023-05-16 10:11 烏克蘭之殤 -
效力中超的韓籍球員孫準浩被警方帶走
2023-05-16 10:06 -
芯片出口遇冷,韓國IT電子產業(yè)一季度凈利潤由正轉負
2023-05-16 10:04 觀網財經-宏觀 -
美駐俄使館前雇員“通敵”,在中俄邊境城市被捕
2023-05-16 09:40 俄羅斯之聲 -
-
澳貿易部長談“脫鉤”:我們希望擴大同中國的經貿往來
2023-05-16 07:28 觀察者頭條 -
匈牙利外長:歐中合作是機遇而不是風險,歡迎中國加大對匈投資
2023-05-16 06:51 中國外交 -
國合署:中方愿向緬甸等國家提供緊急救災援助
2023-05-16 06:49 中國外交 -
澤連斯基當面要F-16,英政府潑冷水
2023-05-15 23:12 烏克蘭之殤 -
去年超1億元飛機零件售俄,美專家“反思”:制裁還有用嗎
2023-05-15 23:01 烏克蘭之殤 -
伊朗:對“大魔頭”的又一記耳光
2023-05-15 21:13 伊朗局勢 -
十連降,韓國4月ICT出口額同比減35.9%!對華比重降至40%
2023-05-15 21:05 -
向烏“出賣”俄軍情報?普里戈津:無稽之談
2023-05-15 18:06 烏克蘭之殤 -
澤連斯基突訪英國,“施壓”蘇納克?
2023-05-15 16:55 歐洲亂局 -
想拉攏亞太國家,歐盟碰上“軟釘子”
2023-05-15 16:35 歐洲亂局 -
朝中社:日本與北約軍事勾結,將面臨第二次亡國
2023-05-15 16:03 -
李輝大使出訪烏克蘭等五國,外交部再回應
2023-05-15 15:59 中國外交 -
中國買家取消83.2萬噸美國玉米訂單,退單潮來了?
2023-05-15 15:44 中國-拉美 -
“要小心ChatGPT,它說我是日本首相”
2023-05-15 15:42 -
關鍵地方選舉失利,影響莫迪明年連任?
2023-05-15 15:42 印度驚奇
相關推薦 -
-
最新聞 Hot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濟體地位不?!?/a>
-
流浪53年后,蘇聯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
?;鸬谝灰?,印巴互相指責
-
為什么選出美國籍教皇?梵蒂岡消息人士:還不是因為特朗普
-
普京提議:15日,俄烏直接談
-
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領導人訪問基輔,將與澤連斯基共同討論?;饐栴}
-
印軍否認S-400防空系統(tǒng)被摧毀
-
印度前高官:勸巴基斯坦,中國的話好使
-
空中爆炸!巴軍通報7日空戰(zhàn)細節(jié),含擊落“陣風”錄音
-
要松口了?印官員稱將“適時”公開
-
印度32座機場暫停對所有民用航班運營
-
英官員承認:美英貿易協議這條款,沖中國來的
-
巴外長:印度讓巴基斯坦別無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