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名德企高管發(fā)表聯合署名文章:離開中國將讓我們失去機遇
-
劉程輝曰清、曰慎、曰勤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
“50年來,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以及最具活力的市場,這正是為何我們在那里的存在對德國經濟實力至關重要?!?
伴隨德國總理朔爾茨的訪華之旅,進一步深化對華合作成為了德國企業(yè)界的共識。德國主要的全國性日報《法蘭克福匯報》11月10日以“離開中國將讓我們喪失(機遇)”為題,發(fā)表了巴斯夫首席執(zhí)行官馬丁·布魯德穆勒(Martin Brudermüller)、默克執(zhí)行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貝倫·加里霍(Belén Garijo)等8位德企高管聯合署名文章,呼吁德國在競爭的同時保持與中國對話與交流,并開辟新的合作的機會,通過溝通相互尊重解決分歧,中國的活力將讓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經濟受益。
《法蘭克福匯報》:“撤離中國將讓我們失去(機遇)”
文章寫道,朔爾茨訪華引發(fā)的激烈討論表明,塑造德中關系對德國來說是多么重要。在德中建交的50年間,兩國合作日益緊密,互惠互利。中國實現了巨大增長,讓8億人擺脫貧困,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德國則通過技術實力、出口和投資為中國的發(fā)展做出貢獻,德國企業(yè)在中國以及世界各地的分支機構為加強德國的競爭力作出了重大貢獻,德國也從這些國家的技術發(fā)展中獲益。
文章強調,在過去50年里,中國已成為全球所有市場中的第二大市場,同時也是最具活力的市場,正因如此,德國企業(yè)在中國的存在對德國經濟實力至關重要。
“特別是在今天,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讓我們有機會更快地擴大規(guī)模,這樣我們也可以在其他市場上取得更大成功。通過這種方式,我們確保了德國國內許多人的工作和生計?!?
文章指出,德國現在正沿著競爭、合作和系統(tǒng)性競爭的三個維度,以一種不同的方式定義對華關系。對企業(yè)而言,競爭是日常。企業(yè)必須分散風險,減少依賴,發(fā)展新的合作伙伴。然而,“實現更大的獨立性不能通過劃清界限來完成,只能通過加強增長動力并重新奪得歐洲的技術領先地位”。
文章呼吁德國和歐洲在加強自身實力的同時,必須與中國保持對話與合作,不僅僅局限于經濟與技術發(fā)展,也與文化、科學和青年交流等其他領域有關。
“盡管與中國(合作)以及中國自身都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但我們相信中國的基本增長態(tài)勢將會保持下去?!?
“從中國撤離將讓我們喪失這些機遇。因此,我們應繼續(xù)利用中國的活力來刺激和加強歐洲經濟,這符合德國自身利益?!?
文章表示,基于經濟實力,德中兩國都是全球貿易網的關鍵參與者。因此,德國、歐洲和中國必須在合作中開辟新的機會,確定符合大家共同利益的項目——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無疑是核心領域。在實現全球氣候目標的議題上,如今中國市場充滿活力的規(guī)模經濟有利于更快地將新技術引入解決方案。
文章最后強調,50年的外交關系顯示出德中兩國合作的潛力和挑戰(zhàn)。但事實證明,合作能比對抗取得更多成果。
“為了我們自己的利益,為了共同解決全球問題,我們必須在此基礎上再接再厲。無論雙方分歧有多大,都必須通過對話和相互尊重加以克服?!?
除巴斯夫和默克外,參與聯名的還有其它六名德企高管,他們分別是:西門子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博樂仁(Roland Busch)、博世董事會主席史蒂凡·哈通(Stefan Hartung)、通快董事會主席尼蔻拉·萊賓格-卡繆勒(Nicola Leibinger-Kammüller)、賀利氏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凌瑞德(Jan Rinnert)、舍弗勒董事會主席克勞斯·羅森菲爾德(Klaus Rosenfeld)以及漢堡港口與物流股份公司董事長安格拉·提茲萊特(Angela Titzrath)。
今年9月6日,巴斯夫集團在廣東湛江投資的一體化基地項目舉行投產儀式,該項目總投資約100億歐元,是德國企業(yè)在華投資規(guī)模最大的單體項目。圖為嘉賓在基地智能倉庫前合影。中新網圖
中德建交50周年之際,朔爾茨于11月4日率領“總裁團”開啟了任內首次對華正式訪問,贏得了德國商業(yè)界普遍歡迎,也為兩國關系發(fā)展注入活力。德媒爆料稱,訪華團的名額競爭十分激烈,最初申請同行的約有100人,最終12名德國企業(yè)高管拿下名額。
就在訪華前夕,朔爾茨曾于11月2日在《法蘭克福匯報》發(fā)表專欄文章,闡述了他對于此次中國行的一些思緒。在提及處理中德之間的分歧和爭議問題之余,朔爾茨強調,即便世界局勢發(fā)生變化,中國仍是德國和歐洲重要的經貿伙伴,德國不想也不能與中國脫鉤。
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德國對中國投資同比大增30%。
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表示,中德是全方位戰(zhàn)略伙伴,今年是兩國建交50周年,半世紀以來的交往合作已充分證明,兩國的共識遠多于分歧,合作遠大于競爭,雙方是伙伴而不是對手,均從對方的發(fā)展和中德務實合作中獲益。發(fā)展好中德關系不僅惠及兩國,也有利于中歐和世界。中方愿繼續(xù)秉持務實合作、互利共贏的主基調,同德方一道推動雙邊關系進一步發(fā)展,為世界和平穩(wěn)定貢獻更多力量。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劉程輝 
-
“中國今年碳排放量將下降,美國印度會上升”
2022-11-11 14:01 -
美國地方法院裁決拜登“學生貸款減免計劃”違憲
2022-11-11 13:53 美國政治 -
烏防長否認“俄核威脅論”,還稱俄軍攻勢更有紀律了
2022-11-11 12:16 烏克蘭之殤 -
意外!美工程師將核艇機密藏進三明治賣給巴西,被重判的卻是他妻子…
2022-11-11 11:51 -
趕在對俄油限價前,美財政部再度延長與俄能源交易許可
2022-11-11 10:43 烏克蘭之殤 -
為“艱難時期”做準備,馬斯克叫停推特遠程辦公
2022-11-11 10:36 大公司 -
最新研究:反復感染新冠,死亡風險較初次感染翻倍
2022-11-11 10:09 抗疫進行時 -
徹底廢除與臺“自貿協定”,薩爾瓦多和中國開啟自貿談判進程
2022-11-11 09:59 中國外交 -
美再次延長與被制裁俄銀行進行能源交易的許可
2022-11-11 08:45 俄羅斯之聲 -
解振華:中美氣候變化的商談暫停,責任在美國
2022-11-11 07:47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烏克蘭提議:延長一年
2022-11-11 07:28 烏克蘭之殤 -
美國新增感染90894例、死亡531例
2022-11-11 07:11 美國一夢 -
美國再向烏克蘭軍援4億美元
2022-11-11 06:49 美國政治 -
韓總統(tǒng)室:韓美日領導人將舉行三邊會談
2022-11-10 22:39 三八線之南 -
糧草先行!韓國隊攜200公斤泡菜征戰(zhàn)世界杯
2022-11-10 22:31 -
“扯皮”數天后,還是法國接收了:意大利立場不可理喻
2022-11-10 22:11 -
澤連斯基與蘇納克通電話
2022-11-10 22:05 烏克蘭之殤 -
“美國小姐”預賽,首位跨性別冠軍↓
2022-11-10 22:01 -
“既然選舉結束了,我想和普京認真談談這件事”
2022-11-10 21:52 美國政治 -
俄:計劃在G20宣布對外供應糧食和能源措施
2022-11-10 20:57 俄羅斯之聲
相關推薦 -
-
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565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42“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評論 60中方同意接觸,美媒緊盯:事關重大、令人鼓舞 評論 109印度指控巴與恐襲有關,稱空襲是行使自衛(wèi)權 評論 32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
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
“中國遠落后于美國的時代已終結”
-
“接到指示,美情報機構加強搜集力度”
-
“雙方出動125架戰(zhàn)機,交火距離一度超過160公里”
-
門票價格從10元上漲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館回應
-
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
烏克蘭央行行長:考慮放棄美元
-
美聯儲:就是不降息
-
法方證實:至少一架陣風戰(zhàn)斗機被擊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敵人哀嚎,印軍引以為傲5架戰(zhàn)機,化為灰燼”
-
“軟實力”概念提出者約瑟夫·奈去世,享年88歲
-
戴維·珀杜宣誓就任美國駐華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職典禮
-
教皇選舉首輪投票結果出爐:是黑煙
-
“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