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克蘭外交部:已有4國準備撤離駐烏使館人員
-
李煥宇力量與榮耀 個人郵箱lihuanyu@guancha.cn,歡迎各路朋友
【編譯/觀察者網(wǎng) 李煥宇】上周起,本就已十分緊張的烏克蘭局勢又被添了一把火。先是美國從周末開始撤離其非必要工作人員及其家屬,接著英國在本周一宣布跟進,如今德國和澳大利亞也加入了撤人的隊伍。
西方國家爭先恐后地“逃離烏克蘭”顯然不是烏政府想看到的結(jié)果。本周一,烏克蘭外交部發(fā)言人尼科連科(Nikolenko)表示,美方此舉為時過早,是一種過度謹慎的表現(xiàn)。他同時感謝了那些沒有撤人的國家,稱:“感謝我們的國際合作伙伴冷靜地評估了當前局勢,沒有做出撤離使館人員的倉促決定?!?
德、澳開始從烏克蘭撤人
據(jù)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月24日報道,由于“武裝沖突的風險增加”,澳政府敦促在烏澳大利亞人立即離開該國,澳外交和貿(mào)易部的發(fā)言人表示,他們已將旅行警告提升至“不要旅行”,并警告稱澳政府提供領(lǐng)事協(xié)助的能力可能會受到當?shù)匕踩蝿莸淖兓绊憽?
發(fā)言人說:“在烏克蘭的澳大利亞人現(xiàn)在應該在安全情況下借助商業(yè)途徑離開,并注意航班短時間內(nèi)的變更情況。決定留在烏克蘭的澳大利亞人應該重新審視他們的個人安全計劃,準備在必要時就地避難,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識,并在外交和貿(mào)易部登記?!?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正在安排外交官的家人離開烏克蘭首都基輔,主要工作人員仍將留在澳大利亞駐烏大使館。
另據(jù)路透社1月24日報道,除澳大利亞開始撤人,德國方面也表示,如果大使館工作人員的家屬有意愿,他們將幫助這部分人離開烏克蘭,在歌德研究所等德國機構(gòu)工作的人也在幫助范圍內(nèi)。
德國外交部發(fā)言人克里斯托弗·伯格(Christopher Burger)稱:“這是我們?yōu)榇_保那邊人員的人身安全采取的一項措施”。他同時強調(diào),德國大使館仍將繼續(xù)運作。
烏克蘭:這是過度謹慎,太倉促了
盡管烏克蘭一直在積極同西方國家交好,而且也在努力爭取西方援助,但接二連三的撤人顯然不是烏克蘭政府想看到的。
1月25日,烏克蘭外交部發(fā)言人尼科連科在社交媒體上連發(fā)兩條,指責美、英、澳、德倉促撤人,并感謝了其他沒有選擇撤走人員的國家和組織。
“感謝我們的國際伙伴對烏克蘭的聲援。避免采取那些可能被輿論場利用以加劇社會緊張,破壞烏克蘭經(jīng)濟、金融安全的活動是極其重要的,”他說,“烏克蘭駐有129個外交使團,他們當中只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德國宣布外交人員的家屬離境。其他使團如歐盟、歐安組織、歐洲議會、北約和聯(lián)合國都沒有就是否會跟進那些倉促的舉措表態(tài)?!?
在烏克蘭外交部的一份聲明中,烏克蘭感謝其國際合作伙伴能冷靜地評估當前局勢,沒有做出撤離使館人員的倉促決定。另外,發(fā)言人尼科連科也直言稱:“美方的這一舉動為時過早,是一種過度謹慎的表現(xiàn)?!?
另據(jù)美國媒體此前報道,美國此前已經(jīng)就撤人通知了烏克蘭,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對此表示不滿,他告訴布林肯,如果美國采取“如此戲劇性”的手段,那將是“反應過度”。
相比之下,歐盟倒是不為所動。24日,歐盟外交政策和安全事務負責人博雷爾表示:“我們不打算做出同樣的事。我們還不知道(美國外交官撤離的)任何具體原因,但布林肯會通知我們?!彼€說,“談判正在進行中”,沒有必要使局勢“戲劇化”,并補充說他認為沒有理由要求外交官和家屬離開烏克蘭,“除非布林肯給可以提供一個證明行動的信息”。
同一天,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fā)表聲明,宣布歐盟正擬定一項新的對烏克蘭財政援助計劃,計劃向該國提供1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6億元)的緊急援助,以幫助滿足烏克蘭“因沖突而增長的財政需求”。
目前,隨著俄羅斯同西方國家的“三連談”陷入死局,該地局勢日趨升溫,雙方都警告對方不要動武。美國總統(tǒng)拜登在19日警告,如果普京入侵烏克蘭將付出沉重代價。24日,美國五角大樓發(fā)言人柯比宣布,多達8500名美軍士兵已處于高度戒備狀態(tài),隨時可能部署到東歐地區(qū)。
同樣是在24日,俄羅斯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烏克蘭當局在烏東部?;鹁€附近集中了大量軍隊和設(shè)備,這種行為暗示其正在準備進攻行動,而且目前這種威脅事實上的確存在。我們希望看到北約成員國在其眾多聲明中呼吁基輔,不要考慮武力調(diào)解烏克蘭局勢的可能性。”
作為當事國的烏克蘭則自信仍能把控局勢。該國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秘書丹尼洛夫24日呼吁,烏克蘭媒體不要散布恐慌,目前相關(guān)方面對安全情況掌握很清楚,沒有理由恐慌。他同時呼吁烏克蘭人和媒體保持冷靜,并稱情況完全能在控制之下,“我們不會把它交給任何人,勝利肯定是我們的”。
丹尼洛夫還強調(diào),沒有證據(jù)表明俄羅斯計劃全面“入侵”烏克蘭。雖然有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邊境地區(qū)調(diào)動,但這種情況從2014年起就一直存在,烏方一直對俄軍的動向進行跟蹤,對此不應該感到驚訝。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 責任編輯: 李煥宇 
-
美媒把這事當“溫情勵志故事”報道,評論翻車
2022-01-25 15:25 美國一夢 -
烏克蘭警告冬奧選手:不要跟俄羅斯人合照
2022-01-25 14:46 北京冬奧會 -
韓國會議長將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
2022-01-25 12:01 三八線之南 -
麥克風還開著,拜登臟話脫口而出…
2022-01-25 11:40 美國政治 -
韓國總統(tǒng)候選人再行“跪拜大禮”
2022-01-25 11:30 三八線之南 -
反華議員牽頭“聲援”立陶宛:700名議員,僅40人簽字
2022-01-25 11:05 -
歐盟:向烏克蘭提供12億歐元緊急援助
2022-01-25 10:58 烏克蘭之殤 -
立陶宛出售CIA在該國“黑窩”
2022-01-25 10:58 歐洲亂局 -
美國防部:8500名美軍處于高度戒備狀態(tài)
2022-01-25 10:42 烏克蘭之殤 -
習近平與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互致新春賀信
2022-01-25 10:28 中國外交 -
駐法使館:我們懷疑法國主流媒體談論的是火星上的中國
2022-01-25 10:10 中國外交 -
俄羅斯:希望各方正告基輔,不要做武力解決的打算
2022-01-25 07:52 俄羅斯與世界 -
世衛(wèi)組織:今年有望結(jié)束疫情的最嚴重階段
2022-01-25 07:3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布基納法索軍方奪取政權(quán),宣布解散政府和國民議會
2022-01-25 06:49 -
布基納法索發(fā)生軍事政變,中使館發(fā)安全提醒
2022-01-25 06:47 -
為穩(wěn)住德國,美國要替歐洲找“氣”
2022-01-24 22:36 烏克蘭之殤 -
臺軍:殲-16D電子戰(zhàn)機首現(xiàn)臺海
2022-01-24 22:19 臺灣 -
因印尼與中國“走得太近”,英國當年煽動排華大屠殺
2022-01-24 21:55 不列顛 -
阿桑奇獲準對“引渡美國裁決”提起上訴
2022-01-24 21:32 阿桑奇 -
下一個“奧密克戎”,會這樣產(chǎn)生嗎?
2022-01-24 20:4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相關(guān)推薦 -
-
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xié)議”,就這? 評論 133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686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55“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評論 61中方同意接觸,美媒緊盯:事關(guān)重大、令人鼓舞 評論 110最新聞 Hot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
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
“中國遠落后于美國的時代已終結(jié)”
-
“接到指示,美情報機構(gòu)加強搜集力度”
-
“雙方出動125架戰(zhàn)機,交火距離一度超過160公里”
-
門票價格從10元上漲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館回應
-
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
烏克蘭央行行長:考慮放棄美元
-
美聯(lián)儲:就是不降息
-
法方證實:至少一架陣風戰(zhàn)斗機被擊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敵人哀嚎,印軍引以為傲5架戰(zhàn)機,化為灰燼”
-
“軟實力”概念提出者約瑟夫·奈去世,享年88歲
-
戴維·珀杜宣誓就任美國駐華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職典禮
-
教皇選舉首輪投票結(jié)果出爐:是黑煙
-
“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