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記者:西媒一張499美元的中國警察照片,就是這么來的
-
王世純高武德勢力一般惺惺相惜
最后更新: 2021-03-07 18:27:03【文/觀察者網(wǎng) 王世純】西方記者在報道中國新聞的時候,總是采用“不懷好意”的鏡頭,比如用“陰間濾鏡”將中國的城市拍的“一片灰蒙蒙”,或者在任何有關或者無關的涉華新聞里用警察、軍人、保安、嚴肅的政府官員或公務員照片作為配圖。
對于外媒這種夾帶“私貨”的現(xiàn)象,新華社記者徐澤宇3月6日在推特上發(fā)了這樣兩張照片,并配文“吐槽”道:“如果你想知道外媒那些中國警察的照片是怎么來的……”
這張照片中,數(shù)名西方記者手持各種長槍短炮,在中國錢幣博物館對面的廣場西側(cè)路人行橫道上,通過各種“角度”,拍攝一名在此地執(zhí)勤站崗的武警官兵。
圖源:新華社記者徐澤宇推特
隨后,徐澤宇又發(fā)布了一張這些西方媒體記者的“戰(zhàn)果”,一張getty images圖片庫的中國武警照片。這張getty image圖庫的武警照片拍攝于“兩會”期間,背景是人民大會堂,又恰逢北京陰天,可以說是“要素齊全”,因此被掛上499美元(約合3278人民幣)的“高價”。
“好了,你現(xiàn)在可以花費499美元去購買‘大作’(masterpiece),然后對中國說三道四?!?
徐澤宇的推特引來不少人的贊同,一條高贊的評論表示,這些記者“先找一個‘壓迫自由’的角度,然后,效果不錯。”
如果是晴天,可能就沒那么多“記者”了。
評論區(qū),還有網(wǎng)友想起了比香港警察人數(shù)還多,掩護暴徒的所謂“香港記者”。
2019年,香港街頭的亂港黑衣暴徒肆意打砸搶,破壞公共秩序,港警不得不出面打擊暴徒,維護香港治安。然而,在香港警方依法執(zhí)法的時候,“香港記協(xié)”又拉偏架,不少身穿反光黃間背心,有“記者證”的“記者”圍著警方拍攝,對暴徒卻“不聞不問”,甚至掩護暴徒撤退。
“香港記協(xié)”此時又和暴徒站在一起:每當香港警察要對這些暴徒執(zhí)法的時候,這群記者就會擋在警察和暴徒之間,并揮舞著他們手中的手機或照相機,阻攔警察執(zhí)法。
近年來,包括BBC、CNN、《紐約時報》等媒體,在報道中國的時候,總是戴著“有色眼鏡”,通過“陰間濾鏡”、“警察照片”等手段摻雜“私貨”,試圖引起外國讀者的刻板印象和聯(lián)想。
就算是報道“兩會”這樣的中國大事,不少西方媒體,依然選用了士兵代表進入會場,或者人民大會堂附近的武警站崗的照片用于配圖。其用心的和暗示也是“不言自明”。
衛(wèi)報關于兩會的報道,用的是金水橋武警站崗的照片
除了濫用軍警保安照片以外,西方媒體還在報道中國時,使用“陰間濾鏡”,去年12月,BBC在Youtube推出的一期名為“一年后,新冠疫情如何改變了武漢”視頻報道。有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盡管BBC News中文和英文頻道均發(fā)布了同樣的內(nèi)容,但視頻的英文版本卻被加上了一層色彩灰暗的濾鏡。
當然,當這些小伎倆都不夠用時,有的外媒就開始“發(fā)明”新聞了。二月初,BBC在報道我國新疆事務時竟謊稱,在新疆的教培中心內(nèi),存在“系統(tǒng)性的對婦女的性侵行為”。對此,我外交部發(fā)言人堅決駁斥,當場戳破某些媒體造的謠。
西方請來的所謂“維吾爾受害者”和當代中國新疆人的對比 圖自外交部推特
所幸,據(jù)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wǎng)站2月12日消息,經(jīng)調(diào)查,BBC世界新聞臺涉華報道有關內(nèi)容嚴重違反《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境外衛(wèi)星電視頻道落地管理辦法》有關規(guī)定,違反新聞應當真實、公正的要求,損害中國國家利益,破壞中國民族團結,不符合境外頻道在中國境內(nèi)落地條件,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不允許BBC世界新聞臺繼續(xù)在中國境內(nèi)落地,對其新一年度落地申請不予受理。
對于外媒的小伎倆和歪曲報道,我外交部發(fā)言人有過多次回應。今年2月22日,汪文斌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指出,一段時間以來,鄭國恩和國際上一些反華勢力出于自身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炮制涉疆謠言謊言,圖謀用假新聞來博眼球,向中國潑臟水、扣帽子。然而,不論他們的“騙術”如何翻新,在事實真相面前都不堪一擊。希望更多外國媒體以客觀公正的角度進行報道。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
- 責任編輯: 王世純 
-
王毅:愿同各國探討疫苗接種互認方案
2021-03-07 17:2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王毅:中印是朋友和伙伴,不是威脅和對手
2021-03-07 17:01 龍象之間 -
1-2月進出口數(shù)據(jù)出爐:對美順差同比增長88.2%
2021-03-07 12:12 中美關系 -
“小火苗你餓了嗎?喂你吃個口罩”
2021-03-07 11:50 美國一夢 -
可愛“小鹿頭”背后,原來有這么多故事
2021-03-07 10:12 2021兩會 -
50vs49,1.9萬億參院“闖關成功”
2021-03-07 09:49 美國政治 -
中西方能否和平、理性地談政治?答案是可能的
2021-03-07 08:42 這就是中國 -
武契奇“老陰陽師”了
2021-03-06 23:26 -
CNN稱“中國建成世界最大海軍”,葫蘆里賣的啥藥
2021-03-06 21:20 中美關系 -
“中國1小時”撞上“美國11小時”
2021-03-06 18:02 2021兩會 -
雷軍這項榮譽,竟成美國“拉黑”小米的借口...
2021-03-06 15:43 中美關系 -
澳電視臺暫停轉(zhuǎn)播CGTN英文節(jié)目,CGTN:沒授權過
2021-03-06 12:03 -
英國將發(fā)布后脫歐時代國防外交報告:加強應對中國能力
2021-03-06 11:09 不列顛 -
這四位委員因疫情未能回國參會,會場向他們“通電”致敬
2021-03-06 10:5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政府工作報告首設“雙版本”,今天審議討論“完整版”
2021-03-06 09:57 2021兩會 -
歐盟發(fā)聲明攻擊香港選舉制度改革,中方表態(tài)
2021-03-06 07:41 歐洲亂局 -
美國新增確診7.2萬例、死亡2458例
2021-03-06 07:4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張軍大使:無論軍隊還是政黨,都是緬甸大家庭的一員
2021-03-06 07:40 緬甸局勢 -
“斷交”42年后,美駐日大使首次和臺代表“約飯”
2021-03-05 23:08 臺灣 -
對CGTN下手,這回是澳大利亞
2021-03-05 22:44 外媒看中國
相關推薦 -
-
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501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40“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評論 60中方同意接觸,美媒緊盯:事關重大、令人鼓舞 評論 108印度指控巴與恐襲有關,稱空襲是行使自衛(wèi)權 評論 32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
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
“中國遠落后于美國的時代已終結”
-
“接到指示,美情報機構加強搜集力度”
-
“雙方出動125架戰(zhàn)機,交火距離一度超過160公里”
-
門票價格從10元上漲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館回應
-
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
烏克蘭央行行長:考慮放棄美元
-
美聯(lián)儲:就是不降息
-
法方證實:至少一架陣風戰(zhàn)斗機被擊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敵人哀嚎,印軍引以為傲5架戰(zhàn)機,化為灰燼”
-
“軟實力”概念提出者約瑟夫·奈去世,享年88歲
-
戴維·珀杜宣誓就任美國駐華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職典禮
-
教皇選舉首輪投票結果出爐:是黑煙
-
“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