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拜登文章被自家審查,美媒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憤然辭職
-
王慧wanghui@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0-10-31 18:06:40【文/觀察者網 王慧】普利策獎獲得者、報道“棱鏡門”事件的關鍵記者格倫·格林伍德(Glenn Greenwald)30 日正式宣布從新聞網站“攔截”(Intercept)離職,原因是他批評拜登報的道遭到了“攔截”編輯的審查。有趣的是,格林伍德本人正是這家媒體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之一。
對此,“攔截”總編貝齊·里德(Betsy Reed)31日發(fā)文回應稱,格林伍德的辭職“敘述”充滿了曲解和錯誤,“他的說法讓他看起來像個受害者,而不是個發(fā)脾氣的成年人。是格林伍德自己偏離了他的新聞初衷,不是‘攔截’?!?
格林伍德在線上平臺Substack上發(fā)布辭職原因
里德在“攔截”網站對格林伍德辭職做出回應
“他們侵犯了我的編輯自由權”
對于這次辭職,格林伍德寫了3000多字的文章解釋原因。
他說,“攔截”網站 編輯“這周審查了他所寫的一篇文章,要求他刪除所有對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拜登的批評,否則就不予發(fā)布,所有限制他發(fā)稿的編輯都是拜登的支持者。”他認為,編輯侵犯了他合同中的編輯自由權。
格林伍德在《紐約時報》的電話采訪中說,“從一開始,我與‘攔截’的協(xié)議就是,任何人都不能編輯我文章中的觀點。”
格林伍德稱,他在稿件中基于最近曝光的郵件和證人的證詞,對拜登的行為提出了尖銳的質疑。結果,編輯們卻不允許他在“攔截”網站發(fā)布此文。不僅如此,他們還要求他不在其他任何出版物上發(fā)表這篇報道。
“我不反對他們質疑我文章中的觀點,”格林伍德說,“為了避免被審查,我使出了最后一招。我鼓勵他們自己寫文章來批評我的觀點,然后讓讀者來決定誰是對的,任何有自信的、健康的媒體都會這么做。但是現(xiàn)代媒體不傳播異見,它們直接鎮(zhèn)壓。所以,這些支持拜登的編輯選擇審查我的文章,而不是參與其中。”
接著,格林伍德將自己被“攔截”審查的文章、他和編輯的郵件,以及他的辭職信都發(fā)布在了在線平臺Substack。觀察者網查詢發(fā)現(xiàn),格林伍德被審查文章標題是“真正的丑聞:美國媒體用謊言來保護喬·拜登不受亨特郵件的影響”。
格林伍德在報道中寫道,《紐約郵報》兩周前爆料了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喬·拜登的兒子亨特·拜登私人電腦中的郵件,其中一些內容和喬·拜登在烏克蘭的工作有關,涉及貪腐問題。在《紐約郵報》報道之后,一些其他媒體的文章紛紛跟進,揭露拜登家人在商業(yè)上的一些“暗箱操作”。然而,硅谷巨頭和情報機構卻在壓制這些報道,對其進行“冷處理”。
這樣的做法導致了拜登團隊得出結論——拜登不需要去解決這些材料提出的最基本和最相關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上述機構的記者非但沒有因此譴責拜登,而是帶頭為其沉默尋找借口。
格林伍德說,自己之后將在Substack上繼續(xù)發(fā)布新聞報道?!霸谌珖髁髅襟w壓制升級的氛圍下,許多記者為了新聞自由,都來到了這里(Substack)?!?
“這不是個簡單的選擇:我自愿犧牲了一個大型機構的支持和有保障的工資,不為別的,因為我相信有足夠多的人認同新聞獨立和言論自由,他們將會通過訂閱來支持我的工作。”
格林伍德補充道:“病態(tài)的、反自由主義的和壓制的心態(tài)導致了我被自己的媒體審查的怪象,這些絕不是‘攔截’所獨有的。”
“辭職說辭充滿錯誤,把自己包裝成受害者”
31日,“攔截”總編里德在其網站發(fā)文,正式對格林伍德的辭職做出回應。
她說,格林伍德從“攔截”辭職的原因是雙方在編輯角色和審查本質上的根本分歧?!案窳治榈乱髮λl(fā)布的文章有完全決定權,他認為所有不認同他的人都是腐敗,所有想改動他文字的人都是在審查。”
里德稱,格林伍德對自己離開的敘述充滿了曲解和錯誤,那些說法都是被設計出來,讓他看起來像個受害者,而不是一個正在發(fā)脾氣的成年人?!拔覀兙庉嬎髌返哪繕耸谴_保其準確和公平。雖然他指責我們有政治偏見,但他才是那個試圖循環(huán)利用政治競選中的可疑言論,并把它們作為新聞洗白的人?!?
“格林伍德自己偏離了他的新聞初衷,不是‘攔截’,”里德補充道,“格林伍德將開創(chuàng)新的媒體事業(yè),他不會再與編輯們合作。在這種情況下,格林伍德將自己定位為調查性新聞的最后一個真正的守護者,并將他的長期同事和朋友污蔑為黨派黑客,這在商業(yè)上是很有意義,我們了解的?!?
“我創(chuàng)辦‘攔截’不是為了給自己更多約束”
格林伍德是美國知名調查記者,2013年時任《衛(wèi)報》記者的他和兩位同事基于斯諾登所曝光的資料,披露了美國政府的“棱鏡”竊聽項目。這篇報道讓格林伍德一戰(zhàn)成名,《衛(wèi)報》美國版也因此獲得了2014年的普利策新聞獎。
“棱鏡門”報道之后不久,格林伍德2013年離開了《衛(wèi)報》,和另外兩位創(chuàng)始人一起成立了一個新的新聞媒體“攔截”。
“我這樣做并不是為了給自己施加更多的約束,限制我的新聞獨立性,”格林伍德坦言,恰恰相反,“攔截”創(chuàng)立的初衷是讓所有有才華、負責任的記者都享有我自己一直堅持的編輯自由權。
他說,自己曾在和《紐約時報》執(zhí)行主編凱勒(Bill Keller)的交流中提到:“編輯的存在應該是給強有力的、高度實事求是的、積極對抗性的新聞賦能,而不是成為壓制新聞的路障?!?
“作為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我們三個很早就決定,不再嘗試管理這家新媒體的日常運營,而是專注于自己的新聞事業(yè)。當時,我們就高級編輯、尤其是總編輯的審核權進行了談判。這個人的核心責任是,在與我們密切協(xié)商的情況下,執(zhí)行我們建立這個新媒體的獨特新聞愿景和新聞價值觀。”
“在這些價值觀中,最重要的是編輯自由,保護記者以誠實的聲音發(fā)言的權利,對與主流正統(tǒng)觀念的不同意見進行傳播而非壓制。記者做到事實準確,履行了新聞職業(yè)道德的首要職責之后,他們所表達的偏離主流、與編輯相左的觀點,不僅應該被允許,更應該被鼓勵。他們可以用充滿激情和信念的聲音來表達自己,完全不受教條主義或意識形態(tài)議程的影響,這也其中也包括三位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王慧 
-
印媒:印度不應被美國的反華政策捆綁
2020-10-31 17:14 龍象之間 -
全美死亡病例逼近23萬,特朗普竟向醫(yī)護潑臟水
2020-10-31 16:45 美國一夢 -
協(xié)防臺灣?美退役上將說了些真心話
2020-10-31 15:57 臺灣 -
福奇:美國這哪是第三波疫情,分明還是第一波
2020-10-31 15:0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別買這個!”美反華議員“腦補”特工片
2020-10-31 14:38 中美關系 -
“美國說病毒不可控,可中國就是要‘打它臉’”
2020-10-31 13:4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又有美國法官叫停TikTok禁令
2020-10-31 11:43 大公司 -
加邊檢官員:誤將孟晚舟手機密碼交給警方,我臉紅了
2020-10-31 11:02 華為 -
美國這一攪局,韓國騎虎難下
2020-10-31 10:38 美國一夢 -
-
愛琴海海域發(fā)生強震 土耳其20人遇難 伊茲密爾成重災區(qū)
2020-10-31 09:33 -
譚德塞:群體免疫不道德且不可行
2020-10-31 07:5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累計確診超900萬
2020-10-31 07:4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拜登稱若當選將與盟國一起商討對華關稅問題,外交部回應
2020-10-31 07:33 中美關系 -
美媒爆料:攻擊拜登的“黑料”,是《蘋果日報》找人編的
2020-10-30 23:10 美國大選2020 -
中國將從坦桑尼亞進口大豆
2020-10-30 21:52 非洲之窗 -
希臘發(fā)生6.9級地震
2020-10-30 21:19 地震 -
蓬佩奧又跑去印尼,印尼媒體的嘲諷扎心了
2020-10-30 21:19 -
日媒:防備臺海沖突,日本醞釀舉行35年來最大規(guī)模演習
2020-10-30 19:55 中日關系 -
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森林比想象中還能“吸”碳
2020-10-30 17:17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相關推薦 -
-
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xié)議”,就這? 評論 133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686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55“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評論 61中方同意接觸,美媒緊盯:事關重大、令人鼓舞 評論 110最新聞 Hot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
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
“中國遠落后于美國的時代已終結”
-
“接到指示,美情報機構加強搜集力度”
-
“雙方出動125架戰(zhàn)機,交火距離一度超過160公里”
-
門票價格從10元上漲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館回應
-
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
烏克蘭央行行長:考慮放棄美元
-
美聯(lián)儲:就是不降息
-
法方證實:至少一架陣風戰(zhàn)斗機被擊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敵人哀嚎,印軍引以為傲5架戰(zhàn)機,化為灰燼”
-
“軟實力”概念提出者約瑟夫·奈去世,享年88歲
-
戴維·珀杜宣誓就任美國駐華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職典禮
-
教皇選舉首輪投票結果出爐:是黑煙
-
“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