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承建商停工避險,“北溪2號”團隊發(fā)聲:將盡快完成
-
張晨靜zhangchenjing@guancha.cn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
面對美國“干涉內政”的無理制裁,俄歐合作的天然氣管道項目“北溪2號”的主要承建商——瑞士-荷蘭公司Allseas已宣布停工暫避風險。盡管如此,但“北溪2號”背后的工作團隊在21日仍發(fā)聲稱,管道建設的工作將繼續(xù)推進,“我們將與支持該項目的公司一同努力,盡快完成建設”。
同一天,俄羅斯外交部也作出強硬表態(tài),稱莫斯科“將不顧任何國家的制裁”,繼續(xù)建設這一管道項目。
路透社報道截圖
美國總統特朗普20日簽署國防授權法案生效,其中對任何參與和幫助俄羅斯國有天然氣公司(Gazprom)進行管道建設的歐洲公司和個人實施制裁——持有的美國簽證和財產將被撤銷和凍結。
法案中還給出了30天的寬限期,允許相關公司和個人逐步撤出該項目。
迫于壓力,該項目的主要承建商、負責深海管道鋪設的瑞士-荷蘭公司Allseas,于21日宣布暫停鋪設管道的工作。其在聲明中解釋,“預計美國相關部門將出臺包括必要的監(jiān)管、技術、環(huán)境在內的指導意見”。
《金融時報》報道透露稱,其實在Allseas宣布停工之前,策劃此次制裁的兩名參議員克魯茲和羅恩·約翰遜(Ron Johnson),曾致信Allseas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愛德華(Edward Heerema),要求其立即停止項目工作。
他們在信中寫到,“我們知道,俄羅斯為完成‘北溪2號’管道建設,給Allseas公司支付了一大筆錢”。他們警告說,“但是哪怕你們繼續(xù)施工一天”,都將使承包商面臨“毀滅性、或致命性的法律和經濟制裁”。
他們還威脅說,“若你們試圖在30天寬限期內修完這條管道,這將毀掉你們的股東價值,還會毀掉公司未來的生存能力”。有媒體報道指出,在美方制裁立法之前,Allseas公司就已停止管道鋪設工作。
盡管主要承建商已停工避險,但俄羅斯和“北溪2號”項目背后的工作團隊仍堅稱,不論美國如何制裁,這一項目都會完成。報道稱,目前該項目已經鋪設管道約2100公里,僅剩300公里。
21日,“北溪2號”背后的工作團隊發(fā)聲稱,“我們將與支持該項目的公司一同努力,盡快完成管道建設”,“完成該項目對歐洲的供應安全至關重要”。
同一天,俄羅斯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也強調,莫斯科將“不顧任何國家的制裁”,繼續(xù)推進這一經濟項目。
俄方在聲明中指責美國,其試圖迫使歐洲接受其價格昂貴的液化天然氣,阻礙歐洲的經濟發(fā)展,同時削弱歐洲競爭力。
“這將導致歐洲在所有方面都輸掉”,聲明中表示,“華盛頓為了其地緣政治的野心和商業(yè)利益,不放過任何人,即使是美國在北約最親密的盟友”。
“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示意圖,圖自BBC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高級助手們透露,默克爾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一直就美方的制裁問題保持聯系。助手們還表示,盡管制裁會帶來一些阻礙,但預計俄羅斯會完成修建這條管道。
報道還援引俄羅斯國有天然氣公司(Gazprom)一名知情官員的話稱,為了應對美方制裁,俄國有天然氣公司已對自己的船只和屬于俄承包商的船只進行改裝,這些承包商在俄羅斯境外沒有業(yè)務,因此不受美國制裁。
俄一名資深參議員也表示,“北溪2號”項目推進必須遵守時間表。
原計劃該項目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完成,于明年年中開始運行。但現在遭美方制裁后,項目的完成日期成了未知數。
參與該項目的歐洲公司包括:德國能源公司溫特沙爾、尤尼佩爾,法國前蘇伊士環(huán)能集團、荷蘭皇家殼牌,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和瑞士-荷蘭Allseas公司等。
“北溪2號”計劃從俄羅斯波羅的海海岸一路延伸自德國境內,建成后預計俄羅斯每年可向德國輸氣550億立方米,耗資近110億美元,可滿足歐洲10%的天然氣需求。
德國政府副發(fā)言人烏爾里克·德默爾(Ulrike Demmer)指責說,美國推出該法案影響了德國和歐洲的公司,代表對德國國內事務的干涉。德外長海科·馬斯(Heiko Maas)曾明確表態(tài)稱,“歐洲的能源政策是由歐洲決定的,而不是美國。我們拒絕任何外部干預和域外制裁”。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張晨靜 
-
1200萬美國人被定位!還能追蹤總統
2019-12-22 14:33 美國一夢 -
金正恩主持勞動黨軍委擴大會議:保證黨領導全盤武裝力量
2019-12-22 14:05 朝鮮現狀 -
日本環(huán)境大臣小泉進次郎:年輕人不要學環(huán)保少女
2019-12-22 13:03 日本 -
彈劾到一半就停了?那我去度假了哦
2019-12-22 12:25 特朗普 -
后院起火:基督教福音派媒體罕見呼吁罷免特朗普
2019-12-22 11:02 特朗普 -
兩艘美國郵輪海上相撞
2019-12-22 10:29 美國一夢 -
繼陸軍后,美海軍也對TikTok下禁令
2019-12-22 10:11 美國一夢 -
在緬甸遇到只教“選舉”的西方NGO,我問他們:那治理呢?
2019-12-22 08:21 會診西式民主 -
43年后,古巴重新有總理了!
2019-12-22 07:22 -
342名中國人在菲律賓被捕 犯了這事
2019-12-21 22:19 -
美制裁俄歐天然氣管道,德國忍無可忍:干涉內政
2019-12-21 21:40 美國政治 -
“表情包”去世了
2019-12-21 20:39 -
印度騷亂致17死,警方搬出殖民時代法律
2019-12-21 16:32 印度驚奇 -
美對朝特別代表返美,登機時“無可奉告”
2019-12-21 11:40 朝鮮現狀 -
造不出稀土磁鐵 美軍方計劃“囤貨”
2019-12-21 10:34 中美關系 -
駐印度使館提示中國公民注意安全
2019-12-21 09:06 印度驚奇 -
普京:歐洲把二戰(zhàn)的罪責從納粹轉到共產黨人身上
2019-12-21 08:46 俄羅斯之聲 -
358:234,下院終于通過約翰遜版脫歐協議法案
2019-12-21 08:27 不列顛 -
土總統:美國制裁毫不知恥,將反制
2019-12-21 07:58 -
斯里蘭卡總統強調:尊重與中方的漢班托塔港合作協議
2019-12-21 07:41
相關推薦 -
-
“斷供”陰影下,國產操作系統的破局時刻 評論 25“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評論 152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議”,就這? 評論 160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714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100多架飛機大戰(zhàn)后,印巴局勢怎么走?
-
美國又炒作,我駐古巴大使發(fā)文駁斥
-
美英談成了,“英國讓步”
-
沖突愈演愈烈,莫迪首發(fā)聲
-
“美國在歐洲的廣泛軍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兩座水電站已重新開閘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
夸大對華關稅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發(fā)!巴稱擊斃約50名印士兵,印稱摧毀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統
-
彈射座椅大廠泄露了印巴空戰(zhàn)戰(zhàn)損“天機”?
-
巴總理:關鍵時刻,感謝“親愛的兄弟”埃爾多安
-
日本地鐵出現隨機殺人事件,男子揮20厘米菜刀砍傷2人
-
“斯洛伐克幾分鐘前才被通知…現在知道國際政治是啥了吧”
-
“俄羅斯要價太高,但...”
-
烏克蘭議會批準美烏礦產協議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