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對暴力“黃背心”,法國又來個“紅圍巾”游行
關鍵字:【編譯/觀察者網(wǎng) 童黎】
法國“黃背心”抗議活動大有“卷土重來”之勢,20年來首次有示威者沖擊政府大樓。而繼“綠背心”(關注氣候問題)之后,本月末的“紅圍巾”游行也已經(jīng)蓄勢待發(fā)。
不過,“紅圍巾”之名的來源,可能與大多數(shù)人想的不一樣……
據(jù)法國《費加羅報》當?shù)貢r間1月8日報道,圖盧茲一名工程師發(fā)起了旨在“支持共和國”的游行,并與“紅圍巾(foulards rouges)”運動聯(lián)合,以抗議一些“黃背心”的“過度、不文明、好斗和違法”行為。
去年12月5日,在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作出妥協(xié),試圖通過放棄上調(diào)燃油稅安撫憤怒民眾,但“黃背心”運動仍未平息。
同月10日,圖盧茲工程師洛朗(Laurent)就在臉書建立了名為“黃背心,現(xiàn)在夠了”的頁面。第二天,他又將其改名為“?!,F(xiàn)在夠了”,并解釋稱并非反對“黃背心”整體,而是針對那些“激進化”了的抗議者。
隨后,洛朗在該社交媒體上創(chuàng)建相關活動,呼吁組織一場支持馬克龍的游行。這一建議得到了廣泛傳播,有支持也有批評。
據(jù)報道,洛朗希望其姓氏能暫時保密,而他的做法引起了“紅圍巾”這一新興運動的注意,后者的臉書群組已經(jīng)有35000名成員,其網(wǎng)站頁面顯示,該組織最初創(chuàng)立于2018年“黃背心”運動爆發(fā)之后。
該運動領導者之一——23歲布列塔尼面包師特奧·普拉德(Théo Poulard)與洛朗取得了聯(lián)系,并建議將“紅圍巾”與洛朗提議的游行相結合,唯一的要求是保證游行是一場非政治活動。
洛朗則稱對馬克龍及共和國前進黨報以“同情”,接受了普拉德提出的條件,并將活動頁面改名為“自由共和游行”。兩股看不慣“黃背心”暴力作風的勢力就此合流。
號召參加游行頁面截圖
“‘紅圍巾’不是在反對‘黃背心’,”普拉德強調(diào)?!啊S背心’興起的原因是站得住腳的,我自己也會想上街反對燃油價格上漲。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和游行的權利。但隨著情況的變化,情況變得危險起來,遭到了極左或極右翼的干涉。但我們尊重這些團體和民主。”
而洛朗毫不猶豫地說,“現(xiàn)在這是政變!”
“自由共和游行”是“紅圍巾”組織的第一場重大活動。根據(jù)官方消息,活動已經(jīng)定于1月27日星期日進行,下午2點從巴黎共和國廣場出發(fā),前往巴士底廣場。截至發(fā)稿,已經(jīng)有8300多人在臉書上登記參加游行。
普拉德表示,“這已經(jīng)不錯了,但我們希望能來更多人。首先,這場公民游行希望能吸引到比‘紅圍巾’更廣泛的人群?!?
與此同時,游行也遭遇了批評與恐嚇,但普拉德稱對警方和安全部門有信心。不過,他呼吁參與者最大限度地避免黑衣,“以防與暴徒混淆”。
法國警方與抗議人群沖突
至于需不需要戴“紅圍巾”,他則回應稱“如果他們愿意的話”,且“紅圍巾”一詞主要是“象征性的”,“運動發(fā)起人(之一)約翰?克里斯托弗·維爾納(John Christophe Werner)鐘愛巴約納節(jié),運動名來源于此。”
資料顯示,巴約納節(jié)是法國北部巴斯克地區(qū)巴約納鎮(zhèn)舉行的一系列節(jié)慶活動,通常于7月底8月初舉行,為期五天。這也是法國最重要的節(jié)日之一,2004年就吸引了130至150萬參觀者。上世紀80年代起,參與者開始穿戴白色衣服和紅圍巾、紅腰帶參加活動。
巴約納節(jié)現(xiàn)場 圖自《巴黎人報》
而初衷為抗議政府上調(diào)燃油稅的“黃背心”運動中,參與者穿著的黃色背心是一種所有法國司機都會配備的交通衣。
去年11月,政府上調(diào)燃油稅的環(huán)保政策引爆了持續(xù)一個多月的“黃背心”活動,期間不少示威者與警察發(fā)生激烈沖突,焚燒汽車、洗劫商店,并破壞商店和銀行網(wǎng)點。
但政府作出妥協(xié)后,“黃背心”問題尚未解決,隨后演變成要求改善社會不公的廣泛運動,并提出馬克龍下臺,還有抗議者指責法媒偏袒馬克龍政府。在2019年的首次活動中,法國示威者自1999年以來首次沖擊了政府大樓。
黃背心”抗議者用叉車撞開政府大樓前門
據(jù)俄羅斯衛(wèi)星網(wǎng)1月8日報道,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利普表示,法國國內(nèi)有1000多人因“黃背心”抗議活動期間的騷亂被判罪。法國政府發(fā)言人此前還稱,激進分子開始嘗試將“黃背心”抗議運動打造為推翻法國政府的工具。
在該示威運動向歐洲他國蔓延之際,還有數(shù)千人在巴黎舉行“氣候大游行”,高喊“黃背心,綠背心——同樣生氣”的口號,敦促政府同時為環(huán)境問題和法國最貧困人口的經(jīng)濟困境尋找解決辦法。一些“黃背心”示威者還中斷了自己的抗議活動,加入了上述隊伍。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
標簽 法國-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童黎
- 最后更新: 2019-01-10 20:40:12
-
這個北歐國家也想跟著抵制華為
2019-01-10 20:39 華為 -
拼車軟件搶生意 韓國的哥自殺抗議
2019-01-10 19:55 三八線之南 -
“最孤獨”蝸牛離世
2019-01-10 17:44 -
“你車上貼了反脫歐貼紙!”然后英議長說…
2019-01-10 17:32 不列顛 -
為撈人,他給安倍打電話,結果…
2019-01-10 17:24 -
英國警方抓捕27名非法移民 最大贏家竟是球迷?
2019-01-10 17:16 不列顛 -
意副總理:意大利與波蘭將重塑歐洲,終結“德法軸心”
2019-01-10 16:38 歐洲亂局 -
三只獵豹不可描述 隔壁長頸鹿看呆了
2019-01-10 14:24 趣讀 -
蓬佩奧突訪伊拉克 承諾保護庫爾德人
2019-01-10 14:18 敘利亞內(nèi)戰(zhàn) -
澳大利亞再陷“藏針”恐慌:列車座位也被插針
2019-01-10 14:15 -
美著名大學竟警告學生“別在中國用微信”
2019-01-10 13:33 -
美國之后,歐盟突然制裁伊朗
2019-01-10 11:52 伊朗局勢 -
“香香”將回國 日方:能延期不
2019-01-10 10:32 熊貓政治 -
末代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主席去世 曾策劃819事件
2019-01-10 10:30 俄羅斯之聲 -
沙特少女跨國逃亡獲難民身份,拒絕見父兄
2019-01-10 10:30 -
-
“金正恩生日訪華,這事兒比吹蠟燭重要”
2019-01-10 09:47 朝鮮現(xiàn)狀 -
駐加大使評孟晚舟被捕:“白人優(yōu)越感”作祟
2019-01-10 09:09 中國外交 -
全球首富離婚,資產(chǎn)1369億美元
2019-01-10 08:33 互聯(lián)網(wǎng)大佬 -
以色列前內(nèi)閣部長認罪:給伊朗當間諜
2019-01-10 08:18
相關推薦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評論 131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xié)議”,就這? 評論 155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712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100多架飛機大戰(zhàn)后,印巴局勢怎么走?
-
美國又炒作,我駐古巴大使發(fā)文駁斥
-
美英談成了,“英國讓步”
-
沖突愈演愈烈,莫迪首發(fā)聲
-
“美國在歐洲的廣泛軍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兩座水電站已重新開閘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
夸大對華關稅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發(fā)!巴稱擊斃約50名印士兵,印稱摧毀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統(tǒng)
-
彈射座椅大廠泄露了印巴空戰(zhàn)戰(zhàn)損“天機”?
-
巴總理:關鍵時刻,感謝“親愛的兄弟”埃爾多安
-
日本地鐵出現(xiàn)隨機殺人事件,男子揮20厘米菜刀砍傷2人
-
“斯洛伐克幾分鐘前才被通知…現(xiàn)在知道國際政治是啥了吧”
-
“俄羅斯要價太高,但...”
-
烏克蘭議會批準美烏礦產(chǎn)協(xié)議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