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T影像和核酸檢測 究竟哪個更靠譜?
-
柳葉刀不愛吃魚的大狗
最后更新: 2020-03-20 11:57:08【文/觀察者網(wǎng) 程小康】新冠病毒疫情之下,醫(yī)生需要尋求更加快捷的診斷方式,確定疑似病例。除了試劑檢測外,胸部CT影像識別也成為了篩查病人的主要手段。
今年2月初,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手段(試行第五版)》,CT影像結果被納入湖北省臨床診斷標準中,“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征者”,即為臨床診斷病例。試行第五版診療方案一經發(fā)布,全國各省醫(yī)院CT掃描工作量激增。
實際臨床中,每名患者可能2~4天要復查一次CT,一次CT要拍約300張照片,加上疑似病患、密切接觸者篩查,每天新產生的海量CT影像,對一線影像科醫(yī)生而言,是巨大的工作壓力。
AI輔助提升CT影像閱片率
此前,武漢部分新冠肺炎定點醫(yī)院全院一天CT量曾超過1000例。如果按照一個病例一次CT要拍300張照片算,意味著一個醫(yī)院的影像科醫(yī)生要一天看完30萬張照片。臨床診斷中,醫(yī)生肉眼辨別CT影像效率較低,每一病例需要耗時5~15分鐘。
一張張片子通過人眼檢測耗時又耗力,人工智能技術在此體現(xiàn)出優(yōu)勢。上海長征醫(yī)院影像學科主任、中國醫(yī)學影像AI產學研聯(lián)盟主席劉士遠表示:“在各大醫(yī)院我們都看到了大量的CT需求。用于AI輔助放射科醫(yī)生,進行病灶的早期識別,通過深度學習判斷病灶變化,定量分析是業(yè)界亟需的技術”。
截至目前,GE醫(yī)療、商湯科技、阿里巴巴,華為等公司都已經將AI醫(yī)療影像系統(tǒng)運用到抗擊新冠病毒疫情之中。
3月5日,GE醫(yī)療推出針對新冠肺炎的CT影像智能分析平臺技術——“智贏新冠LK2.0”,用于科學研究,輔助早期、疑似新冠肺炎的精準分析。
GE醫(yī)療方面表示,“智贏新冠LK2.0”是一個基于影像基因組學原理、結合人工智能和圖像處理等技術,對新冠CT影像進行智能化分析的軟件平臺。
3D顯示病灶(紅色)和病灶定量、評分分析
2月21日,商湯科技將自主研發(fā)的“SenseCare”肺部AI智能分析產品的新冠肺炎功能升級,以云服務的模式接入到合作伙伴的醫(yī)學影像閱片平臺,通過遠程的方式幫助十余家前線醫(yī)院及多地醫(yī)療機構,為醫(yī)生提供AI輔助分析。
除了上述兩家外,阿里巴巴旗下達摩院與阿里云、華為云與華中科技大學,都研發(fā)并推出新冠病毒肺炎AI輔助醫(yī)學影像量化分析服務。
從技術層面,CT影像閱片引入AI可以幫助醫(yī)生提升效率,為經驗還不豐富的醫(yī)生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從而使得整個診斷速度加快。
不過,業(yè)內專家表示,應倡導多種手段綜合應用,因為每一個都很難做到100%準確率,醫(yī)生使用也應該有其一套邏輯。至于臨床應用診斷時,醫(yī)生也會根據(jù)癥狀、主要訴求和以往病史等因素綜合考慮。
核酸檢測結果曾被質疑
此前,一篇題為《一線醫(yī)生疾呼:盡快用CT替代核酸檢測,作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標準》的文章受到廣泛關注,文中引用了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發(fā)在朋友圈的疾呼:別再迷信核酸檢測了,強烈推薦CT影像作為目前2019nCoV(診斷)的主要依據(jù)。
圖源:見水印
實際上,屬于影像學診斷方法的CT影像和屬于病原學證據(jù)的核酸檢測是從兩個不同維度去觀察一個事物。
徐州醫(yī)科學大教授顧兵在接受《中國科學報》的采訪時就曾表示,CT無法區(qū)分患者感染了哪種病毒,而核酸檢測可以批量甄別出來,病原學證據(jù)在感染性疾病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只有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并重,才更有利于診斷,更有利于疫情的防控。
新冠病毒檢測PCR試劑盒的工作原理大致是:通過提取病人樣本中的RNA,進行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通過擴增反應將樣本中微量的病毒信息加以放大,最后以熒光的方式讀取信號。如果PCR之后信號為陽性,那么就可以說樣本中存在病毒,反之則說明沒有感染。
疫情初期,很多廠家的試劑一研發(fā)出來就投入市場,沒有做足夠的性能驗證試驗,出現(xiàn)了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因此,核酸檢測結果也出現(xiàn)了偏差。
假陽性/假陰性除了與試劑盒質量有關,還與標本及時正確采集息息相關。如果標本采集錯誤、標本存放時間過長(病毒核酸降解)等都會造成假陰性。
- 責任編輯: 柳葉刀 
-
供應鏈復工率超8成,小米透露新5G手機“產能全開”
2020-03-20 10:03 手機 -
利托那韋臨床試驗結果出爐:療效不顯著、副作用更常見
2020-03-20 08:22 -
蘋果悄悄上線2款新品,無新iPhone
2020-03-19 11:14 TMT觀察 -
中醫(yī)藥起到什么作用?這是一組武昌數(shù)據(jù)
2020-03-17 17:1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饒毅:美國無可辯駁的失職
2020-03-17 11:4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OPPO對意捐10萬只口罩,德法西日等各獲捐5萬只
2020-03-16 11:1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發(fā)布會取消,“廉價”iPhone或跳票
2020-03-16 10:18 手機 -
魅族稱力爭在4月推首款5G手機
2020-03-13 14:11 手機 -
波士頓咨詢:限制對華貿易,令美國半導體領導地位岌岌可危
2020-03-13 13:35 -
夏普起訴侵權,OPPO稱反對以訴訟為工具不合理磋商
2020-03-10 14:09 手機 -
蘋果2月在華銷量不足50萬臺,外媒稱比行業(yè)降幅“更糟”
2020-03-10 12:58 手機 -
去年虧損2.2億元,歐比特擬定增募資逾17億加碼人工智能芯片
2020-03-09 18:01 上市公司 -
中芯長電員工到崗率超92%,二期首條生產線已投產
2020-03-09 15:50 中國精造 -
油氣勘查開采對外開放,能成為一劑強心針嗎?
2020-03-09 07:32 -
中國已向多個國家提供檢測試劑 為世界戰(zhàn)“疫”貢獻中國智慧
2020-03-07 10:5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國家衛(wèi)健委:預計4月部分疫苗有望進入臨床或應急使用
2020-03-07 10:5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科技部:13個部門聯(lián)合科技攻關 9個工作專班掛圖作戰(zhàn)
2020-03-07 10:5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中科院院士周琪:病毒變異沒有影響藥物研發(fā)、抗體制備和疫苗制備
2020-03-07 10:4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首例新冠危重癥患者全肺活檢病理報告:肺成了古銅色
2020-03-06 09:0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中疾控等重磅研究揭示新冠病毒演變:突變如何顯著增強傳染力
2020-03-04 19:46 疫情新熱點·專家來解讀
相關推薦 -
-
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637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46“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評論 60中方同意接觸,美媒緊盯:事關重大、令人鼓舞 評論 110最新聞 Hot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
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
“中國遠落后于美國的時代已終結”
-
“接到指示,美情報機構加強搜集力度”
-
“雙方出動125架戰(zhàn)機,交火距離一度超過160公里”
-
門票價格從10元上漲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館回應
-
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
烏克蘭央行行長:考慮放棄美元
-
美聯(lián)儲:就是不降息
-
法方證實:至少一架陣風戰(zhàn)斗機被擊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敵人哀嚎,印軍引以為傲5架戰(zhàn)機,化為灰燼”
-
“軟實力”概念提出者約瑟夫·奈去世,享年88歲
-
戴維·珀杜宣誓就任美國駐華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職典禮
-
教皇選舉首輪投票結果出爐:是黑煙
-
“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