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宏偉:換一種方式,讓國寶“回家”
最后更新: 2024-05-19 07:49:28觀察者網(wǎng):在文物回歸的過程中,博物館通常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國家博物館在推動文物回歸、介紹流失海外的文物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進展和成效?
霍宏偉:毫無疑問,國家博物館在文物回歸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舉例來說,2018年9月,受國家文物局委托,國家博物館派出專家團隊赴英對圓明園流失文物青銅“虎鎣(yíng)”進行鑒定。同年11月,在國家文物局的推動下,國博同仁齊心協(xié)力,順利將這件流落海外一百五十余年國寶護送回國。2019年1月,青銅“虎鎣”在國博展出,這次展覽也是國博鮮有的以單一文物為主題策劃的主題展覽。
圓明園流散文物青銅“虎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范立攝影,霍宏偉供圖
在宣傳推介方面,近十多年來,國家博物館學者主持了一項大型文物圖錄的出版工程,即《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這套大型叢書的編纂工作,該叢書計劃出版30卷,目前已經(jīng)出版的有《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卷》《日本泉屋博古館卷》《美國費城藝術(shù)博物館卷》《英國大英博物館卷》《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卷》等。這樣規(guī)模大、帶有研究性質(zhì)的文物圖錄,出版周期較長,編纂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困難,國博學者也是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很多人力和經(jīng)費。
此外,作為國家博物館的學者,我們也希望在研究海外中國文物方面盡一些綿薄之力,包括寫作這本小書《望長安》。國博學者也會不定期地舉辦關(guān)于海外中國文物研究的學術(shù)講座。
觀察者網(wǎng):正如您在書中所說,在海外收藏中國文物方面,中國學者本該擁有無可置疑的話語權(quán)。很多中國文物雖然流落在異國他鄉(xiāng),但想要解開它們背后的諸多謎題,離不開中國學者的幫助;而一些流失海外的文物,也能夠填補國內(nèi)相關(guān)研究的空白。目前國家博物館和藏有中國文物的西方博物館之間有什么形式的合作機制?能通過哪些途徑更好地向國內(nèi)觀眾呈現(xiàn)這些中國文物?
霍宏偉:國博和西方博物館的合作,一方面反映在舉辦展覽方面,如剛才提到的“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2017年先后在國家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舉辦,其中有幾件中國文物,包括西周康侯簋、東漢六博俑,以及《望長安》一書中提到的唐代劉庭訓墓出土三彩文官俑。
2017年3月1日,“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在國家博物館開幕 圖源:國家博物館
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出版方面,例如編纂《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叢書時,西方博物館會給國博提供文物清單,國博學者在此基礎(chǔ)上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物來編寫條目,西方博物館再根據(jù)需求提供高清大圖。有時,我們的學者還會去那些博物館實地觀摩文物。如編寫《英國大英博物館卷》時,負責這部分內(nèi)容的同事就在大英博物館待了一段時間,系統(tǒng)觀摩該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從中挑選出需要重點撰寫條目的文物,有時還會和國內(nèi)學者連線討論。
觀察者網(wǎng):您長期從事考古和文博相關(guān)工作,近年來國內(nèi)“文博熱”“考古熱”持續(xù)升溫,您對此有哪些切身體會?有什么看法?
霍宏偉:的確是體會深刻。印象最深的是,從去年暑假開始,國博參觀預約非常難,有親戚朋友或是同行想來參觀,我們也不得不告訴他們,只能通過網(wǎng)上預約渠道。平時我們?nèi)フ箯d拍攝文物資料時,會發(fā)現(xiàn)觀眾的密集程度遠超以往,我們感到非常欣喜。
二十多年前,我在洛陽工作時,去洛陽博物館參觀的人很少,當時沒什么人會去參觀博物館。這些年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迅速增長,像博物館、美術(shù)館這樣人文氣息濃厚的場所熱度越來越高,這是好事。
觀察者網(wǎng):想要這樣的“熱度”保持下去,就需要讓文物更好地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在這方面,有關(guān)機構(gòu)還可以做哪些努力?
霍宏偉:無論是文物還是考古,普通人都很希望接觸一下,但有時候又覺得有些觸不可及。想要它們更好地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我曾經(jīng)在書評《小書大世界——讀〈考古都挖了點啥〉》一文中寫了三點建議,大致內(nèi)容如下:
第一,媒體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大眾傳播方式,如微信、微博、短視頻等進行宣傳,還可以通過直播考古、文物公開課等方式吸引更多人關(guān)注。
第二,讀萬卷書。我們要加強中小學歷史課程中有關(guān)文博與考古知識以及相關(guān)書目的介紹;組織學者編寫這方面的科普書籍,面向社會大眾普及文博與考古知識。
第三,行萬里路。我們的博物館,尤其是古代文物藏品比較豐富的博物館中的社會教育部門或者正規(guī)的研學機構(gòu),要舉辦更多面向社會大眾的高質(zhì)量活動,例如組織開展古代遺址、墓葬的現(xiàn)場參觀考察等活動,重返歷史現(xiàn)場,感受古文化的強大魅力。
多管齊下,才能讓我們的珍貴文物和傳統(tǒng)文化源源不斷地煥發(fā)出蓬勃的生命力。
《望長安:海外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故事》,霍宏偉著,2024年5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guān)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王愷雯 
-
江西崇仁一年輕女老師墜河失聯(lián)?官方通報
2024-05-19 07:49 -
周文任上落馬,一周前曾公開亮相
2024-05-19 07:37 廉政風暴 -
3歲男童被狗咬傷18天后身亡,當?shù)毓汲醪榻Y(jié)果
2024-05-19 07:37 -
住建部:確保公積金繳存人能夠第一時間享受到政策優(yōu)惠
2024-05-18 20:29 中國房市 -
貴州黎平違規(guī)建設(shè)客棧失火致9人遇難,經(jīng)營者被判刑5年
2024-05-18 18:55 安全生產(chǎn) -
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部長唐仁健被查
2024-05-18 16:04 廉政風暴 -
火箭軍專業(yè)技術(shù)少將胡昌華獲中央軍委一級表彰
2024-05-18 07:47 -
習近平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24-05-17 19:35 中國經(jīng)濟 -
韓正同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共同出席第八屆中俄博覽會開幕式
2024-05-17 17:52 中俄關(guān)系 -
襲警、抱摔、鎖喉,“臺立法機構(gòu)的今天或成未來四年的縮影”
2024-05-17 17:37 臺灣 -
自然資源部:支持地方政府酌情收回、收購已出讓的閑置存量住宅用地
2024-05-17 17:16 中國房市 -
受賄6743萬余元,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原副司令員焦小平受審
2024-05-17 17:10 廉政風暴 -
住建部:讓老百姓按合同約定如期拿到驗收合格的房子
2024-05-17 16:40 觀網(wǎng)財經(jīng)-房產(chǎn) -
央行:設(shè)立3000億元再貸款,支持地方國企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
2024-05-17 16:24 中國房市 -
“史上最寬松首付政策”來了,年輕人的月供終于“可支付”?
2024-05-17 15:54 中國房市 -
30年期特別國債納入國債期貨交割范圍
2024-05-17 15:48 觀網(wǎng)財經(jīng)-宏觀 -
國防部:航母福建艦圓滿完成首次航行測驗
2024-05-17 15:41 中國航母 -
海軍第45批護航編隊順利凱旋
2024-05-17 15:16 -
央行:下調(diào)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
2024-05-17 13:13 中國房市 -
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鄭備任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
2024-05-17 12:39 高層人事
相關(guān)推薦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評論 152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xié)議”,就這? 評論 160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714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100多架飛機大戰(zhàn)后,印巴局勢怎么走?
-
美國又炒作,我駐古巴大使發(fā)文駁斥
-
美英談成了,“英國讓步”
-
沖突愈演愈烈,莫迪首發(fā)聲
-
“美國在歐洲的廣泛軍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兩座水電站已重新開閘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
夸大對華關(guān)稅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發(fā)!巴稱擊斃約50名印士兵,印稱摧毀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統(tǒng)
-
彈射座椅大廠泄露了印巴空戰(zhàn)戰(zhàn)損“天機”?
-
巴總理:關(guān)鍵時刻,感謝“親愛的兄弟”埃爾多安
-
日本地鐵出現(xiàn)隨機殺人事件,男子揮20厘米菜刀砍傷2人
-
“斯洛伐克幾分鐘前才被通知…現(xiàn)在知道國際政治是啥了吧”
-
“俄羅斯要價太高,但...”
-
烏克蘭議會批準美烏礦產(chǎn)協(xié)議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