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劑事件”搬進聯(lián)合國:英美俄上演唇槍舌戰(zhàn)
關鍵字: 英國間諜中毒俄羅斯美國聯(lián)合國神經毒劑雙面間諜【編譯/觀察者網 徐乾昂】如英國人所愿,有關“毒劑事件”的討論終于被搬上了聯(lián)合國的舞臺。
在過去的一周內,歷經安理會后,唇槍舌戰(zhàn)又在昨天(20日)的聯(lián)合國裁軍談判會議內上演:在英美兩國的聯(lián)合攻勢下,俄羅斯“夾縫求生”,暗示“英美都有研制毒劑的可能”。
據(jù)路透社消息,在20日的聯(lián)合國裁軍談判會議(Conference on Disarmament)上,俄羅斯駐聯(lián)合國人權事務代表達維多夫(Denis Davydov)表示英國拒絕向俄方提供受害者體內的毒素樣本,在處理問題時并沒有變現(xiàn)出誠意,并“刻意玷污俄羅斯的清白”。
達維多夫 圖自TASS社
從時間線上來看,英國政府是先自行對毒素進行了分析,然后認為“莫斯科為主謀的可能性非常大”。在英俄兩國冷面對峙的24小時內,俄方的唯一正面回應,就是要求唐寧街共享毒素樣本、聯(lián)合調查的機會,但被后者拒絕。19日,毒素的化驗分析工作已由英方移交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
“全程沒有看到證據(jù)”的俄羅斯,反過來覺得英國這鍋甩得有些勉強——連英國政府內部都有人覺得證據(jù)不足。達維多夫指出英國工黨領袖科爾賓(Jeremy Corbyn)曾要求英國議會評估初步的調查,但“(調查)結果并沒得到議會認可”。對此,達維多夫面對各國代表,說道“話不多說,你們自己看吧?!?/strong>
圖自bbc報道截圖
此外,俄羅斯還對毒素的來源存疑。英方咬定這是“蘇聯(lián)研制毒素”。達維多夫則表示:“投毒案事發(fā)地距離波頓當(Porton Town)很近,那里有英國一所政府控制的化學實驗室,從而有生產神經毒素的可能。”
兩地相距近20分鐘車程 圖自google
“毒素原料在美國也可以找到,而且他們存放了很久,”達維多夫補充道。
矛頭突然轉向華盛頓,美國駐聯(lián)合國裁軍大使伍德(Robert Wood)認為這種暗示簡直“荒唐”:“這是俄羅斯典型的宣傳攻勢?!?
英國方面,常駐聯(lián)合國大使馬修·羅蘭(Matthew Rowland)首先否認了“俄羅斯有權參與調查”一事,并表示“莫斯科只想把水攪渾”。他還表示,“大量運用無端的猜測,自己又一會兒說真話,一會兒說假話。俄羅斯在分散注意力,但違反化學武器公約這事別想蒙混過關?!?
英美兩國聯(lián)合反駁,不料俄方最后來了一句,“當年正是英國首相布萊爾,堅信薩達姆有化學武器,將自己的人民帶入戰(zhàn)火,結果大家都記得——英國人是被自己的盟友擺了一道。”
2005年12月,布萊爾在伊拉克與英國士兵握手 @視覺中國
3月14日,英國政府就“間諜中毒”案向俄羅斯下達“24小時最后通牒”。期限到盡,英國首相特蕾莎·梅除了向俄羅斯宣布“懲罰”以外,英國還申請召開聯(lián)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
據(jù)英國廣播公司bbc透露,安理會的會議在當天舉行。會上,英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喬納森·艾倫(Jonathan Allen)基本上重復了特蕾莎·梅在英國議會上的陳述:英國政府認為俄羅斯“極有可能”對這一事件負有責任,并指出這是一種非法使用武力的行為,違反了《聯(lián)合國憲章》。英方將根據(jù)《禁止化學武器公約》要求對此事進行調查。
此話獲得華盛頓的全力支持。美國駐聯(lián)合國大使黑莉(Nikki Haley)引用“英美兩國的特殊關系”,稱“美國永遠會站在英國這一邊,并毫無疑問地支持?!?
當天的安理會會議現(xiàn)場 圖自聯(lián)合國
俄羅斯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內本西亞(Vassily Nebenzia)則認為俄羅斯不僅多次表示與毒劑事件無關,聯(lián)合調查的請求也被英方拒絕,這“完全無法接受”。
最后,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大使馬朝旭表示,中方希望相關各方根據(jù)有關國際規(guī)則,對此事進行全面、客觀、公正的調查,基于確鑿證據(jù),得出經得起事實和歷史檢驗的結論。他希望相關各方通過適當渠道,妥善處理這一問題。
本月4日,前俄羅斯間諜斯克里帕爾(Sergei Skripal)遭神經毒劑襲擊。特蕾莎·梅于12日晚間在英國下議院內,稱“經英國政府調查,俄羅斯幕后策劃的可能非常大”,并將此事嚴重性上升至“俄方在英國領土動武”的層面。
12日下午,特蕾莎·梅向俄方下達“24小時通牒” 圖自視頻截圖
而對此時的后續(xù)處理中,英俄雙方互相驅逐各23名外交官。
正在撤離的駐英俄羅斯大使和其家人們 圖自衛(wèi)報
至此,衛(wèi)報和路透社都認為,“毒劑事件”已讓英俄關系達到“冷戰(zhàn)以來的最低點”。
路透社:兩國關系進入冷戰(zhàn)以來最低點
衛(wèi)報:這是兩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關系最差的時刻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徐乾昂
- 最后更新: 2018-03-21 19:23:38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評論 152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xié)議”,就這? 評論 160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714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100多架飛機大戰(zhàn)后,印巴局勢怎么走?
-
美國又炒作,我駐古巴大使發(fā)文駁斥
-
美英談成了,“英國讓步”
-
沖突愈演愈烈,莫迪首發(fā)聲
-
“美國在歐洲的廣泛軍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兩座水電站已重新開閘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
夸大對華關稅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發(fā)!巴稱擊斃約50名印士兵,印稱摧毀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統(tǒng)
-
彈射座椅大廠泄露了印巴空戰(zhàn)戰(zhàn)損“天機”?
-
巴總理:關鍵時刻,感謝“親愛的兄弟”埃爾多安
-
日本地鐵出現(xiàn)隨機殺人事件,男子揮20厘米菜刀砍傷2人
-
“斯洛伐克幾分鐘前才被通知…現(xiàn)在知道國際政治是啥了吧”
-
“俄羅斯要價太高,但...”
-
烏克蘭議會批準美烏礦產協(xié)議
-
“特朗普稱要把這改叫阿拉伯灣”,伊朗譴責:我們也沒反對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