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就是中國》第175期:歐洲何去何從?
最后更新: 2023-02-19 12:03:19當然,我個人認為這個協(xié)定實際上對歐洲的利益可能更大,所以歐洲損失也更大。美國也利用反俄的急先鋒波蘭,給俄歐關系改善設置重重障礙。同樣,俄羅斯也利用匈牙利等國,多次否決歐盟內(nèi)部關于制裁俄羅斯的提案??傊瑲W洲這種分裂的地緣結構使歐洲整合及其凝聚力遭到嚴重的挑戰(zhàn)。
我們再來看看西方民主制度的基因缺陷。一般認為,西方民主制度源于公元前六世紀前后的古希臘城邦政治。然而,用中國人的眼光看,古希臘城邦最大的特點是規(guī)模非常之小,數(shù)千人到數(shù)萬人,最大的約幾十萬人。
城邦政治的特點是什么?
首先,城邦是思考所有問題的前提。比方說當時的雅典人、斯巴達人,都是以城邦來界定身份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古希臘國家,用歷史學家錢穆的話說就是古希臘是“有民無國”。
第二,城邦對于城邦內(nèi)城邦外的人都實行嚴格的限制。今天西方描繪的古希臘人談藝術、談哲學、搞民主、歲月靜好。其實即使在雅典城邦的全盛時期,據(jù)一些研究,它人口也只有三十來萬,而享有公民權的大概四萬人,剩下的將近三十萬人是奴隸、是婦女等等,沒有任何政治權利。有了大多數(shù)人作為墊底,才有城邦的少數(shù)人在那里搞民主,談哲學,談詩歌。
游客游覽希臘雅典衛(wèi)城。新華社發(fā)(萊夫特里斯·帕察里斯攝)
第三、城邦內(nèi)部有少數(shù)人的民主,但各個城邦之間從來沒有民主,幾乎始終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屬于弱肉強食、叢林法則。所以相比之下,中國人從三千多年前就開始談天下,中國的視野一直超出一城一邦,超越我族和他族的藩籬。所以西周時代我們就開始通過血緣、禮樂等力量建構可大可久的命運共同體。中國作為文明型國家的許多制度安排和治國理念,都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以后有時間我們再和大家來探討。
讓我們還是回到今天的歐洲。除了這個地緣分裂結構之外,歐洲的問題也與古希臘城邦政治的基因缺陷有關:首先是小國林立,歐洲不少人自己也說,歐洲都是小國,唯一的差別就是有些國家知道自己是小國,有些不知道。這使域外大國可以橫加干涉歐洲內(nèi)部事務。
其次,歐洲民主主要表現(xiàn)為歐洲各國內(nèi)部的各種“部分利益黨”之間的黨爭,每隔幾年舉行一次選舉,領導人一旦上臺,民主的使命就大致完成,也就是當年法國思想家盧梭調(diào)侃英國代議制民主所說的話:“英國人自以為自由,其實大錯特錯。只有在選舉國會議員的時候他是自由的,一旦議員被選出之后,他就變成奴隸了,等于零了。” 這種小國內(nèi)部黨爭為主的“少數(shù)人政治”,意味著很難產(chǎn)生關心歐洲整體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領袖人物。
第三、通過數(shù)十年的磨合,雖然歐盟成員國之間形成了某種表面上似乎比較民主的內(nèi)部關系,比方說一國一票,語言文化多元化等等。但是這種情況首先導致歐盟運轉(zhuǎn)的效率十分低下。然后歐盟之外,歐盟拒不接受世界上多數(shù)國家都主張的“國際關系民主化”。然而,隨著整個非西方世界的崛起,歐洲還是自視高人一等,唯我獨尊,那誰買你的賬呢?
總之,西方民主制度的這些缺陷早在古希臘小國寡民政治中已經(jīng)形成,這個基因今天要改也很難。這也意味著歐洲種種危機恐怕將持久化,從而加速整個西方世界的一路走衰。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這些,下面我們請邱文平老師給大家演講。謝謝大家!
邱文平:
我認為美國操控歐洲是大獲成功的,現(xiàn)在是開始收割勝利果實的時候。 我們一直用美西方來指代美歐等發(fā)達國家,假設它們是異常團結的,但是俄烏沖突讓大家清晰地認識到美國對歐洲的滲透和控制之深,歐洲幾乎成了美國的提線木偶。
美國通過馮德萊恩等代理人控制了歐盟委員會和議會,用綠黨等各色政治“網(wǎng)紅”控制了諸多國家的政局,從政治上綁架,軍事上控制,經(jīng)濟上吸血歐洲,操控歐洲的戰(zhàn)略目的大獲成功。面對美國的趁火打劫,老歐洲的反應異常軟弱無力,實在是讓人有點出乎意料。
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這些歷史上都曾經(jīng)建立過叱咤風云的世界帝國,它們戰(zhàn)后長期的太平歲月削弱了它們的意志,在美國的羽翼下日子過得太久,合伙劫掠發(fā)展中國家的日子過得太舒服,它們居然忘記了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本性,美國的財政赤字已經(jīng)面臨爆點,只有巨量的資本才能填補這個空缺,歐盟實在是再合適不過的收割對象。就GDP而言,歐盟是超過美國和中國的世界第一,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區(qū),當它缺乏保護自己利益的意志和策略時,就會變成最肥的“羔羊”。
因為二戰(zhàn)的原罪,德國在政治上有天然的劣勢。默克爾退休之后,新政府內(nèi)部黨派林立,美國扶持的各色人等占據(jù)了重要的崗位,外交部長居然以“我的外交優(yōu)勢就是我沒有任何外交經(jīng)驗”為榮。在波譎云詭的世界巨變中,這樣的德國政治領導人只能讓人發(fā)出一聲嘆息。而唯一可以引領歐洲走出美國控制,維護歐洲利益的法國,卻是小算盤多多,考慮法國利益多于考慮歐洲的整體利益。對美國將歐洲推向戰(zhàn)爭的火坑,經(jīng)濟上大肆收割歐洲資本和企業(yè)的流氓行為,法國瞻前顧后,猶豫不決,既不能和德國合作共同抵制美國,也不能夠主導俄烏沖突的政治解決,任由美國肆意妄為。
德國總理朔爾茨 新華社資料圖
中國是制衡美國的重要力量,馬克龍今年才開始計劃訪華,還不如德國總理的當機立斷。法德的貌合神離加劇了歐洲的撕裂,歐洲對美國的依附進一步深化,歐盟面臨著更深的危機。
其次我想談一談因為符合“離岸平衡”的國策,美國繼續(xù)拱火俄烏沖突是必然的。所謂著名的“離岸平衡”,就是在世界各個地區(qū)不能夠出現(xiàn)威脅美國地位的強大國家或集團,就算是盟友也不行。所以說歐盟和俄羅斯都是可以打破美國控制歐洲的對手,繼續(xù)支持烏克蘭擴大沖突,綁架歐盟對抗俄羅斯,就可以一石二鳥,毀掉兩個對手,非常符合美國的戰(zhàn)略目的。所以,和平在短時間內(nèi)是沒有希望的。
對俄羅斯而言的話,俄烏沖突其實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美西方全面制裁俄羅斯,讓俄羅斯處于艱難的處境,人民的生活必然面臨相對困苦的境地。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去西方化的陣痛是俄羅斯民族文化覺醒和恢復世界大國地位的必經(jīng)之路;否則,在長期的西化思想滲透下,西方代理人勢必控制俄羅斯。為了國家的獨立自主,延續(xù)自己獨特的“文明型國家”,是值得付出任何代價的。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普京已經(jīng)徹底失去了對歐洲政客的信任。默克爾大概是普京唯一信任的歐洲政客。但當默克爾說出“明斯克協(xié)議”只是個緩兵之計的時候,普京的震驚和憤怒是難以掩飾的。因為這證明了無論俄羅斯和美西方達成什么協(xié)議,美西方都可能隨時撕毀,不予承認。就像美國總統(tǒng)前腳和中國達成了合作共識,后腳美國國務院就以“莫須有”的罪名加劇了對華制裁。喪失互信的結果就是外交所能達成的確定性消失了,世界進入了無法預測的沖突時代。
基于俄羅斯在烏東地區(qū)戰(zhàn)斗的“拉胯”,很多人預言俄羅斯將戰(zhàn)敗。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冷戰(zhàn)時期美蘇爭霸的基礎是“確?;ハ啻輾А钡暮丝植缿?zhàn)略??匆幌露砹_斯軍費比例就知道,俄羅斯有限的軍費大部分都用來建造核潛艇和洲際戰(zhàn)略導彈了。一神教國際體系內(nèi)美國和俄羅斯這樣的核國家并不忌憚首先使用核武器,他們戰(zhàn)爭規(guī)劃的假設就是核戰(zhàn)爭,他們從未承諾不向無核國家投擲核武器,這點和中國有質(zhì)的差別。俄羅斯也屢次清晰地表達了如果俄羅斯面臨絕境,會使用核武器的意圖。這是一個具有毀滅世界能力的核大國的底線,希望美西方在戰(zhàn)略決策的時候能夠有所考慮。
最后我們談一下歐盟的風險和中俄關系的走向。即便翻遍歷史,俄歐關系也從未如此的惡劣,就算是在冷戰(zhàn)時期,兩大陣營也是邊打邊談,互通有無?,F(xiàn)在美國操控下的歐洲,和俄羅斯形成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僵局,這違反了基本的國際關系常識。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印度進口俄油激增近400%,美國不怒反贊
2023-02-19 11:27 -
俄亥俄州污染視頻瘋傳,州長承認了
2023-02-19 11:09 美國一夢 -
匈牙利總理:歐盟已經(jīng)與俄羅斯“間接交戰(zhàn)”
2023-02-19 10:52 -
王毅會見歐盟外長:可積極籌備新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
2023-02-19 10:36 中國外交 -
烏克蘭延長戰(zhàn)時狀態(tài),我使館提醒
2023-02-19 10:30 烏克蘭之殤 -
王毅:希望荷方堅持獨立自主原則和開放合作傳統(tǒng)
2023-02-19 09:02 -
地震創(chuàng)傷未平,敘利亞遭以色列空襲致5死
2023-02-19 09:01 -
美國前總統(tǒng)吉米·卡特將開始接受臨終關懷
2023-02-19 08:03 -
朝鮮宣布發(fā)射洲際彈道導彈
2023-02-19 07:36 半島火箭 -
應美方請求,王毅同布林肯非正式接觸
2023-02-19 07:36 中美關系 -
俄伊缺席、美國“刷存在感”,慕安會上“最受歡迎的客人來自北京”
2023-02-19 00:00 中國外交 -
王毅:將發(fā)布“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
2023-02-18 22:50 中國外交 -
廢棄卡車中驚現(xiàn)18具非法移民尸體,包括一名兒童
2023-02-18 21:43 -
訪問基輔后,美國高官堅持向烏派遣審計人員
2023-02-18 20:29 烏克蘭之殤 -
法國外交官這話一出,扎哈羅娃嘲諷:失常
2023-02-18 19:55 -
王毅:美國連巧取都沒有只剩豪奪
2023-02-18 19:51 中國外交 -
美官員說空氣和水都安全,但居民開始頭痛、出皮疹…
2023-02-18 19:33 觀察者頭條 -
俄軍:烏軍向俄軍陣地投擲化學彈藥
2023-02-18 18:29 俄羅斯之聲 -
扎哈羅娃:在美國指示下,基輔阻止了自己發(fā)起的和談
2023-02-18 17:58 烏克蘭之殤 -
習近平向第36屆非洲聯(lián)盟峰會致賀電
2023-02-18 16:52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1“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70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評論 212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評論 91轉(zhuǎn)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311最新聞 Hot
-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
“特朗普已經(jīng)毀掉了圣誕節(jié)”
-
特朗普突然提“統(tǒng)一”,臺當局緊急回應
-
“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
變調(diào)了,“印度這次要對美國來真的”
-
“澤連斯基堅持只跟普京談”,俄方最新回應
-
面對中國和拉美,美國還停留在200年前
-
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
美企開啟瘋狂囤貨,問題又來了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
美國這就期待上了
-
日本:中美聲明,在研究了
-
120%→54%,這項對華關稅也改了
-
“特朗普敗了,更像是投降”
-
“美國技術封鎖迫使中國全速發(fā)展”
-
迷之自信、張口就來:更愿意和中國打,而非巴基斯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