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軍評:退役了老軍艦,臺灣海軍上哪補?
投機取巧皆不成的臺灣海軍
1月3日,臺灣海軍“蘭陽”號巡防艦在高雄外海執(zhí)行巡航,隨后駛入高雄新濱碼頭。根據臺軍方面的信息稱,該艦將在本月下旬辦理退役。
作為一艘1971年就在美國海軍中服役的反潛護衛(wèi)艦,“蘭陽”艦于1994年6月交付臺海軍時屬于“熱艦交接”。在臺軍服役至今已近30年,累計服役時間已經53年。從全艦壽命來看確實是到了該退役的時候,但對于眼下的臺灣海軍來說,退役一艘護衛(wèi)艦帶來的后續(xù)影響,可能遠比單純在臺軍艦船列表里“-1”那么簡單。
2025年1月3日當天,臺海軍“蘭陽”號駛入高雄港靠泊新濱碼頭,預計將于近期舉辦退役儀式
簡而言之,臺灣海軍目前正面臨幾乎無解的“艦荒”。
臺軍現役的大中型水面艦26艘,包括4艘“基德”級(臺海軍稱為“基隆”級)、8艘“成功”級、2艘“佩里”級、6艘“康定”級和6艘“濟陽”級,一直被認為是臺灣海軍維持幾個方向遠海作戰(zhàn)兵力的核心力量和基礎規(guī)模。從上世紀70年代20多艘美國二戰(zhàn)驅逐艦抵達臺灣,到上世紀90年代臺海軍通過自造、外購和租賃三條路實現的二代艦換裝,臺灣海軍的主戰(zhàn)兵力規(guī)模就一直保持在這一水平上。
只不過時至今日,面對臺海周邊解放軍水面艦艇越來越頻繁的活動和臺軍對應的“跟監(jiān)”需求,臺灣海軍發(fā)覺自己的水面艦船“不夠用”了。
就拿此次面臨退役的“蘭陽”號來說,該艦自2022年8月以來就多次承擔對我人民解放軍圍臺、繞臺的水面艦只進行跟蹤,對一艘累計服役40多年的蒸汽輪機船來說,活動強度不可謂不高。而臺海軍在當前情況下,即使這樣的軍艦也不敷使用,經常需要利用臺“海巡署”幾艘噸位較大的海上執(zhí)法船進行補位。但饒是如此,“蘭陽”號老邁的蒸汽輪機系統(tǒng)估計已難堪重負,考慮到臺灣并沒有完整的蒸汽輪機生產能力,在很難從外部獲得相應技術支持的情況下對其進行徹底維修,該級艦的陸續(xù)退役幾乎無可避免。
但在如何填補這些軍艦退役的問題上,臺軍能拿得出手的辦法幾乎沒有。
從最基礎的對老艦進行現代化改裝上,臺軍目前主要動腦筋的就是6艘武器簡陋的康定級護衛(wèi)艦。目前該級的“承德”號已進廠進行所謂現代化改裝一年,此前的說法是該艦不僅要配備臺灣自行研制的“華陽”垂直發(fā)射系統(tǒng),配備32枚海劍-2防空導彈,對空搜索雷達也可能升級為臺灣自制的“輕型巡防艦”同款的外購997型雷達,計劃在2025年完成改裝。
但在臺軍預算審查時,卻意外曝出升級系統(tǒng)中外購的五項產品只到了三項,且全部還在測試階段沒有裝艦;近期拍到的照片也顯示“承德”號的二坐標對空搜索雷達和近防炮都原樣奉還,絲毫沒有升級跡象,顯然給首艦升級投下重重陰影。
正在高雄臺船公司碼頭施工中的臺海軍“承德”號軍艦
在對艦船數量有關鍵影響的“自制”與“外購”上,臺軍目前也是進退維谷。
在自制領域,臺軍從2014年就開始規(guī)劃的“新一代導彈巡防艦”案,先是因為軍方與研制方對目標艦的噸位規(guī)格產生分歧,后又因臺“中科院”研制的新一代作戰(zhàn)系統(tǒng)成果不如預期,讓原型艦建造案在拖延4年之后僅執(zhí)行了2.58%,于是被迫發(fā)函邀請外國廠商對“震海計劃”提出規(guī)劃,直到最終在2022年廢棄震海案,轉為研制建造2000-2500噸的“新一代輕型巡防艦”。
雖然2023年底和2024年初分別開工了所謂“防空型”和“反潛型”的首艘原型艦,但兩艦預計交艦要到2026年10月,后續(xù)艦更是需要對兩艦進行詳細測試、修改設計后才能開工建造,對臺軍來說是“遠水難解近渴”。
尚未成型的“輕型巡防艦”面對臺海軍日漸老邁的水面艦隊,顯然是遠水難解近渴
在外購領域,臺灣面臨的狀況就更加絕望。在上世紀70年代和90年代的兩輪購艦高峰中,美國海軍一直都有較為適合臺軍需求的3000噸級艦只退役,因此臺軍得以通過“熱艦移交”的形式,或買或租到合意的水面艦。臺當局原本計劃在2010年前后故技重施,向美國采購至少4艘美軍退役的“佩里”級護衛(wèi)艦,結果卻因“佩里”級在美國海軍早已淪為巡邏艦只,艦況也因長期服役不佳,因此原定4艘的采購案最終只購買了2艘。
至于更新的水面艦,由于美國海軍在冷戰(zhàn)后一度停止了護衛(wèi)艦的發(fā)展,而“阿利·伯克”級和“提康德羅加”級又是噸位巨大且有敏感“宙斯盾”系統(tǒng)的高級艦只,臺灣的尋購就更為艱難。美國海軍一直不愿退役“伯克”級,臺軍的軍購就無從談起,而美國海軍近年來退役的“提康德羅加”級對于臺軍規(guī)格過大,雖然可以替換“基德”級,但對臺軍主力艦隊數量的缺乏并無助力。
雖然前幾年美國海軍的“瀕海戰(zhàn)斗艦”因為其定位與美軍未來作戰(zhàn)需求不符,所以退役了數艘早期批次的瀕海戰(zhàn)斗艦,臺軍也確實曾經尋購,但瀕海戰(zhàn)斗艦原本就是因為艦上的模塊研制失敗、全艦缺乏足夠的戰(zhàn)斗力而退役,臺軍此時求購,頗有病急亂投醫(yī)的感覺。
資料圖: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CG-55“萊特灣”號退役儀式
至于噸位更小的“沱江”和“塔江”等雙體巡邏艦,雖然是臺灣能夠自建的產品,但其噸位規(guī)格只適合替代更老的錦江級巡邏艦;要靠這些小船在海上長時間跟蹤排水量4000噸乃至更大的解放軍作戰(zhàn)艦艇,無論是航行性能還是自持力都不允許。
“塔江”級(含原型艦“沱江”)巡邏艦如果說在面對“地動山搖”時的“拼死一搏”中尚有一定威脅,那么在這一時刻到來之前的其他“以武拒統(tǒng)”任務中則難稱“好用”
而如果說有什么對臺灣海軍更壞的消息,那就是解放軍雖然將相當數量的056型輕型護衛(wèi)艦轉隸給了中國海警,但同時有越來越多的054A型導彈護衛(wèi)艦正在批量進入海軍序列。
在055型和052D型建造規(guī)模不斷擴大之時,054A型導彈護衛(wèi)艦對解放軍而言已是某種“二級兵力”,但在臺海軍看來,這仍是他們必須出動一級艦前往應對的“大艦”。隨著解放軍在臺海方向投入兵力的不斷增加,無論臺軍是改是造,還是買各類水面艦艇,都免不了被人民海軍拖殘拖垮的命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張魯寧 
-
軍事專家:殲-35或將首登福建艦,2026年底四川艦有望服役
2025-01-04 15:22 中國海軍 -
韓在野黨:放氣球,“軍方也干了”
2025-01-02 19:09 -
中方:將10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28家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2025-01-02 16:14 中美關系 -
全軍開訓!
2025-01-02 14:05 -
美卡爾·文森號航母??狂R來西亞
2024-12-31 10:56 -
美媒圣誕節(jié)也沒閑著:看看中美這對比趨勢…
2024-12-30 15:41 美國一夢 -
-
一周軍評:中國新機井噴,“美國正獲得全面后發(fā)優(yōu)勢”
2024-12-29 10:32 一周軍事觀察 -
渤海海峽黃海北部12月29日至1月5日執(zhí)行軍事任務
2024-12-27 16:29 中國航母 -
上海:長江口28日一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出口實施交通管制
2024-12-27 15:14 中國航母 -
四川艦來了!076兩棲攻擊艦首艦在上海下水
2024-12-27 10:15 中國海軍 -
國防部:駐日美軍若真走了,沖繩民眾會得償所愿
2024-12-26 19:20 -
國防部:菲方賣慘博同情不會得逞
2024-12-26 15:53 南海局勢 -
境外直播引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關注”,強迫其就范
2024-12-26 07:09 國家安全 -
緬甸下水新型護衛(wèi)艦,配備燃氣輪機和垂發(fā)系統(tǒng)
2024-12-25 21:37 -
菲防長發(fā)表涉華錯誤言論,中方駁斥
2024-12-25 20:03 南海局勢 -
白宮官員炒作:巴基斯坦研制洲際導彈可打擊美國
2024-12-25 10:36 巴鐵 -
400洲際導彈600核彈頭 今年中國軍力報告有啥?
2024-12-25 10:34 涼戰(zhàn) -
前摩薩德特工接受采訪,透露如何制造銷售“自爆尋呼機”
2024-12-24 18:08 -
“俄軍約60%的炮彈來自朝鮮 可能有500萬枚”
2024-12-24 15:33 朝鮮現狀
相關推薦 -
巴軍:擊落6架印軍機,含3架新銳“陣風” 評論 935商務部:中方決定同意與美方接觸 評論 408“指揮混亂!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評論 7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醞釀“獨立公投” 評論 130美財長賣力為關稅洗地,臺下高管們只關注中國 評論 57最新聞 Hot
-
巴軍:擊落6架印軍機,含3架新銳“陣風”
-
“辛杜爾”是什么意思?印度稱向這幾個國家通報了行動
-
巴軍方:印度襲擊已致26死46傷
-
結巴、顫抖、不知所云…美財長被徹底問崩了
-
繞開美國中間商,“找商品,直接和中國談”
-
巴方:印度已“越過界限”,當然會進行報復
-
“形勢變了,加拿大過去那么對中國,太蠢”
-
巴西豆農笑了
-
商務部:中方決定同意與美方接觸
-
特朗普拒不付錢,加州又扯中國
-
歐洲最后一家關鍵抗生素原料商@歐盟:讓你不打錢,我們去中國了…
-
黃仁勛:錯失中國市場,損失巨大
-
印巴交火,特朗普:很遺憾
-
“加拿大永遠不賣”“永遠別說永遠”
-
“指揮混亂!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輪投票通過,默茨正式當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