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柔柔:留學還是不留學,這是一個問題
關(guān)鍵字: 留學留學生中國留學生留學移民留學生活社交能力【文/ 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苗柔柔】
從十月起,筆者就陸續(xù)接到親戚朋友、乃至親戚朋友的親戚朋友打來的電話,內(nèi)容都是詢問他們的孩子應該留學還是在中國上大學?大部分孩子是今年剛剛進入高三,明年要畢業(yè)考大學,有兩個是今年剛進初三,詢問要不要明年去歐美念高中?甚至還有一個孩子今年剛剛進小學,當媽的就已經(jīng)開始操心考慮孩子將來要不要留學以及要去哪個國家留學的問題了,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碰到這種情況,筆者都是上來先問一個問題:“你們將來是想讓孩子在外國生活工作,靠外國吃飯,變成外國人,還是希望他們將來回到中國工作,做中國人,靠中國吃飯?”如果是前者,那么筆者建議他們盡快把孩子送出國,越小越好;如果是后者,那么誠心建議您,如果覺得孩子能夠考上一本的話,最好還是等他拿完本科畢業(yè)文憑,再去外國申請研究生。
先要確定目標,才能決定實行的手段,目標不同當然實行的手段也不同。家長的目的其實很簡單,都是希望孩子將來過得好,能有一份好工作,能有一份好生活。孩子本人的努力固然有著極大的作用,但是這個“過得好”實際上有很大程度是取決于孩子將來所生活的環(huán)境,也就是他將來所生活的那個國家的經(jīng)濟、人文等諸多狀況的。
其實這就是家長的一場賭博或考試,題目是等孩子長成以后是中國好還是外國好?考的是家長的眼光和判斷,賭注是孩子的前景,未來的生活。贏了,大家皆大歡喜;輸了,時間不會倒流,有的已經(jīng)沒有改變的可能了,有的雖然還有重來的機會,但代價是不會小的。
有人認為留學是賭博,也有人認為,不確定因素未必很大,是成竹在胸的棋局
如果孩子只是出去念本科和研究生,考慮的不過是六七年后在中國好還是外國好,甚至不用考慮,念完再說。如果是高中出去,那就是十年以后哪里好。如果小學就出去,那孩子還是安安心心當個外國人吧。
假如家長希望孩子將來當外國人,那當然是越早出去,越容易融入外國的社會生活,起碼語言就學得越快。但在這里筆者要提醒各位家長,孩子有多快接收外國的語言和文化,就意味著他有多快脫離家長的母語和母文華,和家長產(chǎn)生距離和隔閡。因為家長畢竟是在純中國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而孩子是在絕對外國的環(huán)境中成長,他將來是否能夠和家長保持同頻率同范疇的交流,很難說。
如果您的孩子中文只會說“你好,謝謝,對不起”,如果您不能和孩子在學習、生活上進行有效有深度的交流溝通,如果他的一切思維和習慣都和您不一樣,那你們基本就是生活在一起的陌生人,不要指望什么中國式的養(yǎng)兒防老或天倫之樂了,您的孩子不是為了您自己養(yǎng)的,他是您為了外國養(yǎng)的。都說留學是小別離,變成這樣就是永別離了,不是身體上的,也是心理上的。筆者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相信同樣的情況絕不會少。
如果希望孩子將來回中國,筆者建議,假如他能考入一本的話,還是拿完本科畢業(yè)文憑以后再出國念研究生的好。
理由有三:
第一,這是一個最省時省力省錢的辦法。
現(xiàn)在歐美都承認中國大學的文憑,如果學生沒有本科畢業(yè)文憑的話,到歐美大學多半要從一年級開始,念完碩士總要個五六年的時間吧。而一旦有了中國的本科文憑,可以在歐美直接申請研究生,最多會被要求重念大學本科的最后一年級,再進入研究生班,總共三四年時間就可以研究生畢業(yè)。不僅省了時間,學費生活費也能節(jié)省不少。
歐美大學越是低年級的課程越繁重復雜,越難合格,包含了相當多的基礎內(nèi)容,少不了大量的參考書和作業(yè),對非母語的中國學生是最吃力的,而且有不少內(nèi)容以后在中國工作用不上。當年筆者第一年有一門藝術(shù)史,實際上一大半都是基督教史,因為西方的藝術(shù)離不開宗教,十二使徒的圣績簡直讓人頭昏腦漲。而到了比較高的年級后,進入較多思考和自由發(fā)揮的階段,對學生的個人能力和經(jīng)驗要求的多,學校灌輸?shù)膬?nèi)容反而有所減少,課業(yè)負擔也會輕一些。
第二,中國的大學期間對學生了解中國、體驗社會有著很大的作用。
學生在中學大多過著家和學校、學校和家兩點一線的生活,注意力大部分集中課堂學業(yè)上,而且學生那時年紀尚小,很難了解中國社會所發(fā)生的種種現(xiàn)象并加以分辨和思考。如果高中后直接去了國外,念個幾年書再回國,那么他們對中國不了解,對外國也很難稱得上熟悉。一問兩不知,反而不如在中國本土深造的同齡人。這也是近年來海龜們身價大跌的原因之一,啥都不知道,要你干什么?
而中國本科的四年里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了解和認知中國這個社會,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人際間的各種信息交流都為學生將來的學習打下了基礎?,F(xiàn)在隨著中國實力的增長,世界渴望了解中國。就像不久前中國在美留學生說的那樣:“我的語言是有很多瑕疵的,我的觀點可能也很平凡,但即使是這樣的我,也能在課堂上永遠有一絲話語權(quán),因為他們覺得,中國很重要,中國學生的話,一定要聽?!边@一絲話語權(quán),也意味著學業(yè)的成功率,來自于學生的言之有物,來自于在中國的經(jīng)驗和積累。
第三,中國的大學生活對學生的情感生活和培養(yǎng)社交能力極其重要。
筆者在法國過了這些年,有一個感覺就是似乎西方年輕人很容易得抑郁癥,比例比中國高的多。自己經(jīng)歷的就不下三四個,聽說的也有七八個了,甚至最小的一個十四五歲就開始吃抗抑郁藥。
開始還甚為驚訝,后來慢慢也體會到,西方崇尚個人自由和權(quán)利,獨住獨吃的不在少數(shù)。就算有時參加個活動聚會,也遠遠達不到中國人之間的親密程度。雖然過分親密了不是好事,但過猶不及,人和人之間太疏遠了也不是好事。發(fā)生了事,有什么郁悶,都沒個傾訴發(fā)泄的渠道,時間久了難免憋出病來。
而中國大學生四五個人同吃同住三四年,早晨一塊跑個步吃個早餐,中午互相聊聊新聞和怎么去交女朋友,下課一起踢個球,到了晚上集體再去吃個烤串兒,想抑郁都抑郁不起來。而且一旦學生進入社會,你不可能保證所有人都喜歡你,也不可能保證你喜歡所有的人,如何同不喜歡自己以及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這都需要慢慢體會摸索,大學就是一個最好的鍛煉期。
另外筆者衷心地建議學生家長,如果您的孩子在國內(nèi)成績不好,沒有學習能力和習慣,尤其是沒有自律能力的話,您就不要指望他到了國外就能變好學成什么。國內(nèi)八九十分的孩子在國外基本還是八九十分,但國內(nèi)五六十分的孩子到國外很可能就是三四十分了。沒有家長的管束,手里又有了錢,放縱起來是很容易的。
筆者知道不少學生上個一個月的課,就成天悶在住處打游戲,還有曠課出去玩的,反正家長管不著,也不知道??荚嚥贿^關(guān),或者留級,或者換個地方接著混,留學生變成游學生或油學生的大有人在,鬧出事故乃至進了法院的也有。您若不能保證孩子出去會自覺自律地學習,花錢買個文憑都比送他出國強,至少省錢還放心。
法國的治安總體上其實還不錯,但惡性事件也時有發(fā)生。2008年3月16日,幾名中國留學生在中餐館吃飯出來后與當?shù)胤⒗税l(fā)生爭執(zhí),后被趕來的多名阿拉伯人圍毆,其中一名中國留學生身中四刀不治身亡。
現(xiàn)在暴力事件不斷增長,對人身的危害程度也越來越大。每年筆者接待新來的學生,都反復強調(diào),一定要遠離危險人群,碰到有挑逗或挑釁性的情況,盡快離開,不要糾纏。晚上八點以后,除非是本國的完全可信任的人之外,外國人、尤其是某些國家的男性,是絕對不能放進房間的,甚至連笑臉都要謹慎。因為對某些國家的男性來說,你對他們笑,就是你在勾引他們;晚上讓他們進房,就是默認他們的侵入。
何況現(xiàn)在西方各國遵循“政治正確”,保證“移民權(quán)利”,女性即使受到侵犯,法律都不一定支持她。前不久瑞典發(fā)生的移民性侵坐輪椅的殘疾女性,法官居然判為無罪,理由竟然是“該婦女沒有努力反抗,而且沒有試圖逃跑,無法證明她是被強奸”。西方遠不是他們自稱的和中國某些媒體宣稱的那么美好,留學生一定要小心再警惕。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guān)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苗柔柔:留學還是不留學,這是一個問題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shù)“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jīng)濟體地位不?!?/a>
-
流浪53年后,蘇聯(lián)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
?;鸬谝灰?,印巴互相指責
-
為什么選出美國籍教皇?梵蒂岡消息人士:還不是因為特朗普
-
普京提議:15日,俄烏直接談
-
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領導人訪問基輔,將與澤連斯基共同討論?;饐栴}
-
印軍否認S-400防空系統(tǒng)被摧毀
-
印度前高官:勸巴基斯坦,中國的話好使
-
空中爆炸!巴軍通報7日空戰(zhàn)細節(jié),含擊落“陣風”錄音
-
要松口了?印官員稱將“適時”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