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爾特·坎貝爾:美中兩國該怎樣在競爭中和平共存?
即便如此,把中國比作前蘇聯(lián)仍然是錯誤的。如今的中國是與美國勢均力敵的對手,比起當年的蘇聯(lián),中國在經濟上更加強大、外交上更加老練、意識形態(tài)上也更加靈活(more formidable economically,more sophisticated diplomatically,and more flexible ideologically)。此外,與前蘇聯(lián)不同的是,中國已經深深融入世界,中國經濟已經與美國經濟緊密交織在一起。冷戰(zhàn)的確是一場關乎美國生死存亡的斗爭。美國當初之所以對蘇聯(lián)奉行遏制戰(zhàn)略是基于一種預判:蘇聯(lián)終有一天會不堪重負自行崩潰。正如提出對蘇遏制戰(zhàn)略的喬治·凱南(George Kennan,1904-2005,美國外交家和歷史學家。結束職業(yè)外交生涯后,喬治·凱南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出版了17本著作,其中兩部獲得普利策獎——觀察者網注)所堅稱的:蘇聯(lián)的體制已經種下了“導致其自身衰敗的種子”。
我們在今天已經無法對中國做出此類預判。我們若以為中國最終會自行崩潰或將此作為目標來制定新的遏制戰(zhàn)略,那么美國將誤入歧途。盡管中國面臨著人口、經濟和環(huán)境等方面的諸多挑戰(zhàn),但中共面對新形勢已經表現(xiàn)出了非凡的與時俱進能力。中國也許會在國內問題上陷入嚴重困境,然而一項嚴謹?shù)膽?zhàn)略不應建立在對競爭對手自行崩潰的期待之上。即便中國在某一天崩潰,那也是它未能解決國內問題所致,而非美國施壓的結果。
把中國與前蘇聯(lián)進行類比,夸大了中國為我們帶來的生存威脅,卻低估了中國與我們進行長期競爭的能力。雖然亞洲熱點地區(qū)有爆發(fā)沖突的風險,但這種風險并沒有高到冷戰(zhàn)時期歐洲那種程度,沖突升級為核戰(zhàn)的威脅也沒有冷戰(zhàn)時期歐洲那么嚴峻。美中之間也不存在當年發(fā)生在柏林和古巴的那種核邊緣試探。此外,美中競爭既沒有把世界拖入代理人戰(zhàn)爭,也沒有讓各國根據(jù)意識形態(tài)分裂為兩個進行軍事對抗的陣營。
雖然爆發(fā)戰(zhàn)爭的風險較小,不過中國的確是一個非常難以對付的國家。在20世紀,美國的競爭對手(包括前蘇聯(lián)在內)的GDP無一達到美國的60%,而中國已于2014年跨過了這個關口。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GDP如今已經是美國的125%。中國已經在若干經濟領域成為全球領軍者。與前蘇聯(lián)相比,中國經濟更多元、更成熟而且更具韌性。
此外,北京還更善于把自己的經濟實力轉化為戰(zhàn)略影響力。與前蘇聯(lián)封閉而虛弱的經濟不同,中國積極擁抱全球化,如今中國已經是超過全球三分之二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經濟活動、人員往來和技術聯(lián)系定義了中國與美國甚至與全世界之間的關系,而這些元素在軍事色彩濃厚的美蘇關系中是缺乏的。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參與者,中國對我們的盟國和伙伴國家的繁榮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中國留學生已遍布全球各所大學的校園,中國游客已充斥全球各大城市的景點,中國工廠已成為全世界大量高科技產品的制造中心。在各國與中國進行如此密切交往的情況下,哪些國家與美國站在一起、哪些國家與中國站在一起已經難以確定。厄瓜多爾和埃塞俄比亞也許期待來自中國的投資或希望獲得中國的技術,然而這兩個國家不太可能將疏遠美國視為一個嚴肅的選項。
雖然中國是比前蘇聯(lián)更難對付的競爭對手,但中國同時也是美國重要的合作伙伴。一些全球性問題即便在美中聯(lián)手的情況下解決起來也非常困難,如果美中無法實現(xiàn)合作,問題獲得解決的可能性便不存在了。鑒于美中兩國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氣候變化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此外,經濟危機、核擴散、流行性疾病等大量跨國問題也需要美中兩國展開合作才有望獲得解決。然而在冷戰(zhàn)時期,并不存在像今天這么多的問題需要美蘇之間展開合作。
一些人提出了“新冷戰(zhàn)”的概念,這一概念意味著美國須對中國進行遏制;而另一些反對遏制戰(zhàn)略的人提出了“大交易”(grand bargain)的概念,他們認為美國應與時俱進并與中國達成交易。這里所說的“交易”不僅意味著我們與中國之間會實現(xiàn)美蘇之間曾出現(xiàn)的那種關系緩和,它還有更進一步的含義:在達成“大交易”之后,美國將在亞洲向中國做出讓步,承認中國在該地區(qū)的影響力。持這種態(tài)度的人認為讓步是必要的,因為美國國內問題重重而且美國已陷入相對衰落的狀態(tài)。他們認為“大交易”是一種務實的選擇,不過在我看來,“大交易”并不比遏制戰(zhàn)略更加可行。亞洲是當今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區(qū),將這一地區(qū)的主導權讓給中國會對美國工人和商界造成長期損害。此外,這樣做還將傷害我們的盟友和價值觀,我們在亞洲主權獨立的伙伴將淪為交易籌碼。當我們與中國達成“大交易”之后,我們還可能做出根本的永久性讓步,美國在亞洲的聯(lián)盟體系將走向終結,我們在西太平洋地區(qū)行動的權利也將被放棄。這一切對美國來說都是不可接受的,而且“大交易”也是無法真正落實的:中國是一個崛起中的國家,當中國的實力進一步增強或想法發(fā)生改變時,它可能違反與美國所達成的“大交易”條款。
遏制戰(zhàn)略的支持者們傾向于把那些主張“管控競爭以實現(xiàn)美中和平共存”的人視為“大交易”概念的支持者,而“大交易”概念的支持者們則傾向于把那些主張“美中可持續(xù)競爭”的人視為遏制戰(zhàn)略的支持者。這意味著,人們并沒有意識到在遏制戰(zhàn)略和“大交易”兩種極端觀點之間其實還存在一條中間路線,這條路線并不是建立在中國向美國屈服(遏制戰(zhàn)略希望收獲的結果)或美中共治世界(“大交易”所主張的觀點)的基礎之上的。
與上述兩種極端觀點不同,中間路線的目標是:華盛頓在軍事、經濟、政治和全球治理四個領域實現(xiàn)與北京的和平共存,并致力于確保和平共存的規(guī)則框架有利于維護美方利益、確保美中兩國不會在和平共存狀態(tài)中感受到冷戰(zhàn)時期美蘇兩國曾感受到的那種威脅。華盛頓應該汲取冷戰(zhàn)教訓,不要誤以為美蘇冷戰(zhàn)邏輯在當今的美中關系中仍然有效。
打造可持續(xù)威懾能力
與冷戰(zhàn)時期美蘇之間全球性的軍事對抗相比,華盛頓與北京之間僅在印太地區(qū)有發(fā)生沖突的風險,其中有四個熱點:南海、東海、臺灣海峽和朝鮮半島。美中都不希望發(fā)生沖突,不過隨著雙方增加在該地區(qū)的軍事存在,隨著雙方在攻擊性軍事力量方面大筆投資以及兩軍近距離相遇事件的不斷發(fā)生,該地區(qū)的局勢正日趨緊張。華盛頓擔心北京會把美軍的勢力從西太平洋地區(qū)驅逐出去,而北京則擔心華盛頓正在試圖包圍自己??紤]到美國海軍和空軍在南海行使航行自由權利時曾多次遭到中國軍隊的干擾,一些程度較低的摩擦升級為大規(guī)模軍事沖突的風險是存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前司令員吳勝利上將曾發(fā)出警告稱,任何此類事件都“可能引發(fā)戰(zhàn)爭”。
然而,美中兩軍在印太地區(qū)實現(xiàn)和平共存并非沒有可能。美國必須接受一個事實:考慮到中國軍事力量投射的范圍,美國已經無法恢復此前在該地區(qū)軍事上的絕對主導地位。美國應該集中力量實現(xiàn)以下目標:對中國形成威懾,使其不能壓縮美國在該地區(qū)的回旋空間,使其不能用軍事手段脅迫美國盟友和伙伴國家。中國也必須接受一個事實:美國作為一個大國將繼續(xù)維持自己在該地區(qū)的軍事存在,美國海軍將繼續(xù)在該地區(qū)的主要水道執(zhí)行任務,美國將繼續(xù)在該地區(qū)維持自己的聯(lián)盟體系和伙伴關系。
- 原標題:庫爾特·坎貝爾:美中兩國該怎樣在競爭中和平共存?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馬力 
-
漏報特朗普感恩節(jié)行程 美記者被解雇
2019-12-02 23:01 美國一夢 -
拜登競選集會當眾“賣萌”,一口咬住妻子手指
2019-12-02 22:28 美國政治 -
一再拖延后,印國產航母終于有重大進展
2019-12-02 21:59 印度驚奇 -
東大“準教授”道歉了,但…
2019-12-02 21:20 日本右翼 -
特朗普拒出席彈劾聽證會:缺乏基本的公平
2019-12-02 21:17 美國政治 -
外交部:美國,孤家寡人
2019-12-02 17:11 美國政治 -
“黑五”過后,教皇:消費主義是腐蝕信仰的病毒
2019-12-02 16:55 消費 -
-
“沒必要再慶祝,北約活70年夠了”
2019-12-02 14:26 歐洲亂局 -
少女當面對峙IS分子:你毀了我一生
2019-12-02 14:21 打擊IS -
總理辭職后,伊拉克抗議者再次火燒伊朗領事館
2019-12-02 13:47 伊拉克局勢 -
倫敦橋恐襲兩名遇害者均為劍橋畢業(yè),曾想幫兇手融入社會
2019-12-02 13:10 不列顛 -
澳學者獲釋:不恨塔利班,離開前還擁抱守衛(wèi)
2019-12-02 11:47 阿富汗 -
應對氣候變化 新西蘭培育放屁少的羊
2019-12-02 11:09 -
歐盟首位女主席上任:將在氣候議題上挑戰(zhàn)中美
2019-12-02 10:35 歐洲亂局 -
“反腐”女記者遇難2年后 總理請辭
2019-12-02 10:23 -
韓國家情報院:金正恩叔叔金平日已返回朝鮮
2019-12-02 10:03 朝鮮現(xiàn)狀 -
美墨邊境血腥槍戰(zhàn):17名毒販、4名警察死亡
2019-12-02 09:19 薄荷四國 -
布基納法索一教堂遭武裝分子襲擊,至少14人被殺
2019-12-02 09:02 非洲之窗 -
“黑五”當天 巴黎示威者圍堵亞馬遜
2019-12-01 23:05 大公司
相關推薦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74“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52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評論 395“斷供”陰影下,國產操作系統(tǒng)的破局時刻 評論 128“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評論 203最新聞 Hot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
印度稱軍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襲擊,巴方否認
-
特朗普:可能找中國幫忙
-
大搞家庭式腐敗,甘肅省原副省長趙金云被決定逮捕
-
蓋茨怒懟:馬斯克就是在殺死兒童
-
微軟總裁瞎操心:不讓員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國與烏克蘭達成稀土協(xié)議
-
特朗普祝賀:歷史性時刻,美國的莫大榮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