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雷厄姆·艾利森:中國在新興技術領域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領導者
最后更新: 2021-12-21 08:27:58【文/格雷厄姆·艾利森 譯/觀察者網(wǎng) 由冠群】
中央情報局局長比爾·伯恩斯(Bill Burns)在10月宣布,該局正在建立兩個新的主要“任務中心”,一個專注研究中國,另一個專注研究前沿技術。這一動作反映出,他認為中國是“我們在21世紀面臨的最重要的地緣政治威脅”,中美之間的“主要競爭領域”將是先進技術。現(xiàn)在,美國人應該問的問題是:中國會贏得這場技術競賽嗎?
哈佛大學貝爾弗中心的最新報告《技術大競爭》解答了這個問題:中國會贏。該報告并非危言聳聽,而是實事求是地給出結論:中國已完成了驚人的跨越,現(xiàn)已成為美國全方位的競爭對手。在21世紀的每一重要技術領域——人工智能、半導體、5G無線技術、量子信息科學、生物技術和綠色能源,中國都會很快成為全球領導者。在某些技術領域,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了。
《華爾街日報》刊載本文
去年,中國生產了全球50%的電腦和手機,美國只生產了6%。中美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比是70:1,中國賣出的電動車數(shù)量是美國的四倍,5G基站數(shù)量是美國的九倍,網(wǎng)絡速度是美國同類服務的五倍。
人工智能技術是在未來十年有可能對國家經濟和安全產生最重大影響的先進技術,而中國已在人工智能的關鍵領域領先于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在2021年春天發(fā)表了一份人工智能報告,該報告警告說中國準備在2030年前取代美國成為全球人工智能技術領導者。美國本土出生的學生現(xiàn)在每年在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獲得的博士學位數(shù)量與1990年時大致相當,而中國每年畢業(yè)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shù)學博士數(shù)量有望在2025年時超過美國一倍。哈佛報告補充說,在人工智能實際應用領域,包括人臉識別、語音識別和金融科技,中國目前已明顯超過美國。
美國仍然主宰著半導體行業(yè),美國主導該行業(yè)已近半個世紀。但中國可能很快就會在兩個重要領域迎頭趕上:半導體制造和芯片設計。中國在半導體生產方面已經超過美國,其在全球半導體生產中的份額從1990年的不到1%上升到現(xiàn)在的15%,而美國的份額則從37%下降到12%。
五角大樓國防創(chuàng)新委員會報告稱,美國此前憑借自己在4G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獲取了經濟和軍事優(yōu)勢,中國正在5G領域復制這一模式。中國現(xiàn)已安裝了95萬個5G基站,而美國只有10萬個。截至去年底,有1.5億中國人使用上了5G手機,其下載平均速率是每秒300兆,而在美國只有600萬人用上了5G手機,速率是每秒60兆。美國的5G服務提供商把精力都放在了宣傳自身能力方面,而忽視了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共產黨毫不掩飾自己的雄心壯志:對于那些能夠塑造未來十年的技術,中國打算在這些技術領域成為全球領導者。黨的2013年經濟改革計劃強調技術創(chuàng)新是避免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途徑。著名的“中國制造2025”計劃旨在讓中國掌握新興技術,包括5G、人工智能和電動車輛。
中國還計劃擴大其在機器人領域的領先優(yōu)勢,以維持其世界工廠的地位。今年5月,中國領導人明確表示:“科技創(chuàng)新成為國際戰(zhàn)略博弈的主要戰(zhàn)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中國在實現(xiàn)其雄心勃勃的技術目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總而言之,盡管美國在航空、醫(yī)藥和納米技術等許多重要技術賽道上仍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但中國已成為美國不容小覷的競爭對手。幸運的是,美國人已開始認識到這一現(xiàn)實。6月,在兩黨的支持下,參議院通過了《創(chuàng)新與競爭法》,授權美國政府在未來五年向科技領域投資2500億美元。不幸的是,眾議院拖延通過這項法案,作為年度國防法案的一部分,它面臨著不確定的未來。
還有最近的國會支出提案,如1.2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法案和1.7萬億美元的社會支出方案,已涵蓋對綠色技術和能源儲存等領域的研發(fā)投資。盡管這些投資非常必要,但要想與中國競爭,還需要對戰(zhàn)略性技術投入更多的關注和投資。美國曾全民動員研發(fā)新技術從而打贏了二戰(zhàn),除非美國現(xiàn)在也這樣做,否則中國很快就會主宰未來的技術并拿走這些技術創(chuàng)造的機會。
(觀察者網(wǎng)由冠群譯自《華爾街日報》)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標簽 中美競爭- 原標題:WSJ - Graham Allison: China Will Soon Lead the U.S. in Tech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由冠群 
-
白俄駐英使館遭襲,一名外交官重傷
2021-12-21 07:48 -
對等回應,俄羅斯驅逐兩名德國外交官
2021-12-21 07:43 -
美國新增確診20.3萬例,新增死亡1293例
2021-12-21 07:3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中日海洋事務磋商:在臺海問題上日方應謹言慎行
2021-12-21 07:13 中日關系 -
她當選洪都拉斯總統(tǒng),曾表示將與中國建交
2021-12-21 07:12 -
劉曉明:中俄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立場高度一致
2021-12-21 07:06 朝鮮現(xiàn)狀 -
“中歐美凈零行動平臺”首次對話舉行,近40位重磅嘉賓線上相聚
2021-12-20 22:59 全球變暖 -
“牙買加接二連三地拒絕中國,而中國,既沒有暗殺,也沒有轟炸”
2021-12-20 21:30 -
他們將與民進黨再搞“黨派2+2”
2021-12-20 21:29 日本右翼 -
美國外宣喉舌,連波蘭都受不了了?
2021-12-20 21:18 歐洲亂局 -
“中國能讓違法商界巨頭承擔責任,美國行嗎”
2021-12-20 20:33 -
外交部:立陶宛背信棄義,絕不會有好下場
2021-12-20 20:28 觀察者頭條 -
紅酒+奶酪…英首相府:工作會議
2021-12-20 20:08 不列顛 -
臺風已致菲律賓375人死亡,國合署:中方愿提供援助
2021-12-20 19:51 菲律賓臺風 -
還未正式離任,已有企業(yè)請他救澳大利亞“鐵飯碗”
2021-12-20 19:34 -
他一句“不”,高盛迅速下調美明年GDP增長預期
2021-12-20 18:58 美國政治 -
特朗普要中國賠償60萬億美元,外交部回應
2021-12-20 17:38 中美關系 -
趙立堅現(xiàn)場“帶貨”阿富汗松子
2021-12-20 17:09 中國外交 -
尼日利亞政府再次辟謠:中國不會突然搶走資產
2021-12-20 15:50 非洲之窗 -
馬斯克豪言:今年要納稅110億美元
2021-12-20 15:40 美國經濟
相關推薦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評論 166特朗普故弄玄虛稱“和某大國達成協(xié)議”,就這? 評論 163巴外長證實:殲-10擊落印軍“陣風” 評論 714美財長:這些嬰童用品從中國進口,考慮降稅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印度稱軍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襲擊,巴方否認
-
微軟總裁瞎操心:不讓員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國與烏克蘭達成稀土協(xié)議
-
特朗普祝賀:歷史性時刻,美國的莫大榮耀
-
100多架飛機大戰(zhàn)后,印巴局勢怎么走?
-
美國又炒作“中國在古巴進行間諜活動”,我大使駁斥
-
美英談成了,“英國讓步”
-
沖突愈演愈烈,莫迪首發(fā)聲
-
“美國在歐洲的廣泛軍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兩座水電站已重新開閘
-
“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
夸大對華關稅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發(fā)!巴稱擊斃約50名印士兵,印稱摧毀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統(tǒng)
-
彈射座椅大廠泄露了印巴空戰(zhàn)戰(zhàn)損“天機”?
-
巴總理:關鍵時刻,感謝“親愛的兄弟”埃爾多安
-
日本地鐵出現(xiàn)隨機殺人事件,男子揮20厘米菜刀砍傷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