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tǒng)和摩根大通如何將巴拿馬塑造為避稅天堂
關鍵字: 巴拿馬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避稅天堂尼加拉瓜運河巴拿馬避稅故事要從很久前說起。20世紀初,巴拿馬最先就是代表富人群體和利己主義者——更精確地說,就是美國的祖先——行使職能的。
巴拿馬完全是美國自私追求商業(yè)利益的產(chǎn)物,正巧趕上歷史鉸鏈上重要的一個節(jié)點,英國作為一個全球帝國滅亡,而新美帝的統(tǒng)治,則像一顆新星般冉冉升起。
兩年前,作家肯·西沃斯坦因在為Vice雜志撰稿的一篇文章中,直截了當?shù)靥岢觯骸?903年,西奧多·羅斯福政府對哥倫比亞進行施壓,將當時還是一個省的巴拿馬獨立成國。羅斯福政府其實也是受眾多銀行集團挑唆,摩根大通就是其中之一。摩根大通當時被任命為美國的‘財政代理’,掌管美國投入到巴拿馬的1千萬美元援助。”
背后的原因,當然就是為了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1914年,穿越巴拿馬地峽的運河開通,世界兩大洋聯(lián)結(jié)為一體,美國獲得運河控制權,掌握了兩洋間不斷流通的商業(yè)機會與財富。
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精英們早就清楚地認識到,跟作為南美的一部分相比,容納那些“遠方的富人們”能給他們的未來帶來更大的收益。巴拿馬鐵路公司付給哥倫比亞國庫的年金遠遠超過巴拿馬從波哥大(哥倫比亞首都)得到的。要不是1902年9月,美國與哥倫比亞簽署了建造運河的協(xié)議,巴拿馬省最終可能也會脫離哥倫比亞,正如美國最杰出的歷史學家大衛(wèi)·布希內(nèi)爾所言,從沒有一個協(xié)約“能如此精準地反映出哥倫比亞在談判中的弱勢地位”。
哥倫比亞當時正被“千日之戰(zhàn)”所困擾,其自由黨與保守黨在內(nèi)戰(zhàn)中爭得不可開交。而戰(zhàn)爭后期,戰(zhàn)火也蔓延到了巴拿馬。
運河協(xié)議簽署后,緊接著就發(fā)生了“巴拿馬革命”,革命是由一個支持運河的法國人推動,并獲得“美國的明顯共謀”支持——得益于運河條約中的條款規(guī)定哥倫比亞軍隊不得登陸去鎮(zhèn)壓革命,以免他們阻礙商品的自由流通。
在建立新國上,羅斯福和摩根大通的聯(lián)系不言而喻。美國的文書工作是由共和黨律師威廉·克倫威爾完成的,他不僅與政府保持著密切關系,同時也是摩根大通的法律顧問。
摩根大通和其他美國銀行一起,逐漸把巴拿馬變成一個金融中心——避稅和洗錢的“天堂”——同時也是一條航運通道。自從巴拿馬開始為標準石油公司登記外國船只運輸石油,幫助公司逃稅以來,以上種種行為與功能就互相交織。
巴拿馬運河一覽圖
經(jīng)標準石油公司的慫恿,巴拿馬開始發(fā)展內(nèi)部復雜的免稅系統(tǒng)——尤其在船只登記這一塊——當時美歐陷入大蕭條,華爾街對巴拿馬提供了必要的指導與幫助。例如,禁酒時期,登記處也歡迎美國客船供應酒水。
尼古拉斯·薩克斯森的《有錢人這樣避稅》一書對后世的離岸管轄權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在書中引用了美國財政部長摩根索向富蘭克林·羅斯??棺h的一封信,信中表示“情況如此緊急,應立即采取行動”。摩根索抱怨避稅者在那些“稅率低以及公司法松懈”的地方,試圖尋求“一切方法”避稅,特別提到了巴拿馬和巴哈馬。
薩克斯森的書中之后記錄了美國對于藏匿錢財這件事逐漸開始監(jiān)管與發(fā)聲,“離岸擴張不斷加速,那么美國從內(nèi)部瓦解也將指日可待”。
所以20世紀70年代時,美國政府已經(jīng)抓緊逃稅漏稅的監(jiān)管以減少漏洞,巴拿馬則如我們上周所見,進入了全方位服務狀態(tài)。根據(jù)國際稅收公正網(wǎng)絡協(xié)會,巴拿馬的銀行存款從1970年的小額存款飆升至1980年的五百億美元。然而,這還僅僅只是開始,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變化而已。
同時,1977年簽署了兩份條約:一份條約賦予了美國軍隊全權保障運河的安全,另一份則同意于1999年將運河歸還給巴拿馬。
然而1983年,事情有點事與愿違:諾列加將軍開始執(zhí)政。多年以來,他一直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受益人與工作者,但是他逐漸意識到,巴拿馬的財富更適合與帕布洛·艾斯科巴領導下的麥德林集團(即毒品卡特爾組織)形成聯(lián)盟。因此,在1989年,美國再次武力回歸巴拿馬,與它八十年前做的如出一轍。正如西沃斯坦因所說,美國“再次返回去支援過去的銀行精英們,那些摩根大通遺產(chǎn)的繼承人們”。
摩根大通銀行
羅伯特·美諾將那段時期的故事寫成了回憶錄,取名《慕色拉行動》,令人印象深刻。美諾成功潛入艾斯科巴的卡特爾集團,并成功起訴了國際信貸商業(yè)銀行(BCCI),這家銀行掌握著他的很多資金。當與BCCI銀行的官員阿姆賈·德阿萬討論巴拿馬避稅問題時,德阿萬告訴美諾:“這么說吧,在巴拿馬,我們對于做任何事情都無所顧慮,因為這片土地的法律允許我們這么做。任何人都可以走進來,存1千萬美元現(xiàn)金——我們收下現(xiàn)金。這就是我們從事的業(yè)務?!?
德阿萬提及了幾家仍在主導華爾街的主要美國銀行,并說:“我們可能是以小規(guī)模進行,但每家銀行都是如此。”
盡管“巴拿馬是世界上最骯臟的避稅區(qū)之一,但它僅是全球體系中的一個部分而已”,薩克斯森說,“英國掌控了諸多海外領土與皇家屬地,形成全球性的聯(lián)結(jié)網(wǎng),其中包括了不少世界上最大的避稅區(qū)”。
約翰·克里斯坦森是國際稅收公正網(wǎng)絡協(xié)會主席,他表示:“要認識一點,就是那些諸如莫薩克·馮塞卡之類的離岸律師事務所從來不單獨運營;他們往往依靠于一些中介,有時是其他律師行,又或是銀行,借由中介去交接客戶以及給一些復雜的跨級機構(gòu)提供支持”。
歷史有其自身的方式略帶諷刺地重蹈覆轍,而21世紀初必將見證兩方面的歷史倒演,從而來呼應巴拿馬的起源。
威廉·法來喜二世是早期標準石油公司避稅時期的主席,他的孫子威廉·法來喜三世是布什政府極為重要的助手;芭芭拉·布什稱其“和親人一樣”,并且成為了她兒子喬治·布什駐倫敦的大使。(摩根大通也雇傭了一批出色的大使與顧問,有些甚至比托尼·布萊爾更加享有盛名。)
另一個例子是:對于20世紀的新帝國——美國而言,能輕易威逼哥倫比亞割讓巴拿馬運河因素之一是,如果巴拿馬沒有得到運河,尼加拉瓜就會緊隨其后,獲得運河。如今,一個世紀過去了,尼加拉瓜運河即將建成。
(青年觀察者網(wǎng)宋祎琳譯自衛(wèi)報)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嚴南
-
“徹底失望!進一步退十步,24小時不到就背棄我們” 評論 101硬搬新加坡組屋抹黑中國,美使館大翻車 評論 97“美國和剛果(金)這么談,會觸怒中國” 評論 207馬斯克:中國發(fā)電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國卻躺平了… 評論 133“特朗普將‘抵制’南非主辦的G20峰會” 評論 184最新聞 Hot
-
“徹底失望!進一步退十步,24小時不到就背棄我們”
-
巴外交部:以軍在杰寧向外交使團開火
-
俄軍宣布收復后,普京首次視察庫爾斯克州
-
印度還在宣傳“大勝”,外交官卻被打成“賣國賊”
-
硬搬新加坡組屋抹黑中國,美使館大翻車
-
“九成來自中國”,歐盟也要動手
-
“美國和剛果(金)這么談,會觸怒中國”
-
馬斯克:中國發(fā)電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國卻躺平了…
-
黃仁勛:他們希望我們永遠不要回中國
-
“美式腐敗,可比特朗普更早”
-
“沒有中國,我們真造不出來”
-
報告:韓國制造業(yè)GDP高度依賴美中等海外市場需求
-
“大民”悼念“云芳”
-
C919航線已覆蓋中國16城,“海外都在盯著”
-
印媒還在“贏贏贏”,《紐約時報》忍不住了
-
“美國情報顯示以色列計劃襲擊伊朗核設施”
-